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歌-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立刻明白了,顿时兴奋地击节高声道:“好,好一个借刀杀人。”

忽然他又担忧地道:“此计可行否?”

张淮深得意地道:“所以说臣一定要说动李相出面,李相和两枢密使交情非常,仇士良固然会不悦,但绝不会想到其实是臣在暗中捣鬼,也就不会有提防之心而誓死反对。若陛下再以国事温言抚慰,此事大有可为。”

皇帝仰天长笑,许久才止住笑声道:“太好了,朕没看错人,你果然能省时度势,因势利导,太好了。”

张淮深这才又道:“为恐仇士良想到这计策和臣有关,臣明日回奏时将赞同主和。”

“朕知道了,不过要是这样,将来泽潞平定,朕无由加功与你啊。”皇帝惋惜地道。

“陛下的信任才会令臣感激不尽,官爵于我就如浮云一般。”张淮深淡淡道。

他这淡泊名利的态度令皇帝赞赏不已,又勉励一番这才准许他退下。

第二天早朝过后,皇帝在宣政殿召集诏三省和御史台四品以上大臣会议泽潞之事,张淮深散官和职事官的品级都不到,不能与会,这也是皇帝体谅他,担心今后或许事泄,不欲令他被讥诮为阳奉阴违的小人而特意安排的,所以张淮深只能在殿后冷眼相观这次朝议。

这次朝议气氛极为紧张,殿上近百名大臣分成了两派,几乎所有人都主和,只有李德裕一人主战,他上朝前已经得到张淮深传来的音讯,心中有了底,胆气也壮,所以单枪匹马舌战群儒,针锋相对,毫不退让,直争论到中午。双方都不能折服对手,就恭请皇帝圣断。

皇帝早就胸有成竹,问李德裕道:“卿有何术可制泽潞,果可克否?”李德裕道:“刘稹所恃者河朔三镇。但得三镇不与之同。则稹无能为也。若遣重臣往谕王元逵、何弘敬,以河朔自艰难以来,列圣许其传袭,已成故事,与泽潞不同。今朝廷将加兵泽潞,不欲更出禁军至山东。其山东三州隶昭义者,委两镇攻之。兼令遍谕将士,以贼平之日厚加官赏。苟两镇听命,不从旁沮桡官军,则稹必成擒矣!”皇帝喜曰:“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遂决意讨稹,主和群臣唯有叹息,不复再言。

朝议结束,群臣鱼贯而出,张淮深此时已早一步出来,和其他舍人守在中书门外,迎候本省长官回衙,他的资历最浅,所以排在六舍人之末。

中书省两宰相到了门口下了马,眼光一扫看见张淮深在队中,陈夷行哼了一声看也不看他就拂袖而去,李绅则走到他面前端详了良久这才长叹一声进了门。两人的举动不禁让张淮深暗暗心惊,寻思着难道自己阳奉阴违的举动被他们知道了吗,可此事只有皇帝和李德裕知道,这两人又怎么可能了解,但要说不是,那他们的举动又如何才能解释。想到要是这事被众人知道,自己就犯了众怒,变得两头不是人,心中有些上下不安,虽然自己为了国家大计无所畏惧但也不愿意就这样成为世家士子的共敌,阻碍了今后的大计。所以到底他们只不知道这件事事关重要,张淮深下了决心一定要弄明白。他私下里盘算了一下,从今天的样子来看,陈夷行比较难以接近,还是李绅这里有可能,因此张淮深决定视时向他试探一下。

机会很快就来了,宰相们在商议讨伐的细节之时,翰林学士已经起草好了讨伐刘稹的制书,门下省也审核过了,皇帝就命张淮深入宫将制书带回中书发布。陈夷行此时恰好不在衙中,张淮深就先交给李绅署名。李绅见了诏书连声叹息,手上的笔怎么也落不下去。张淮深就劝道:“刘稹跳梁小丑,朝廷大军一发泽潞指日可下,大人不必过于担忧。”

李绅放下笔,看着张淮深冷笑道:“指日可下?就算两镇为了山东三州奉诏起兵,但他们阳奉阴违怎么办?”

李绅把这“阳奉阴违”四个字说得极重,张淮深心想机会来了,佯装没注意到他的言外之意,微微笑道:“山东三州地遏河朔门户,两镇无时不刻想夺到手中,诏书一下他们就有了起兵的借口,断不会放过这良机,怎会阳奉阴违。”

他也把“怎会阳奉阴违”这六个字说得极重,暗示自己并没有这样。

李绅瞪着他良久,终于叹息了一声,拿起笔来重重地在诏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交给张淮深,同时语重心长地说道:“朝廷既然给了两镇厚赂,但愿他们不会两面三刀,嘴上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否则的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将来必遭世人唾骂。”

李绅说话的口气很像是长者在对弟子进行谆谆教导,张淮深觉得不妨把事情摊开来说,小心收起诏书,诚恳地道:“卑职初入官场,有许多规矩不明白,还请大人不弃,明白地教诲卑职。”

李绅见张淮深言语间极有诚意,就说道:“我知道你胸怀大志,但一个人行事不能不择手段,若想成为一个济世名臣,这‘诚信’两字还是断不可少的,否则或可成为能臣、权臣,但决不会会是是名臣、贤臣。”

张淮深笑笑道:“请问大人,卑职哪件事令大人认为是失了诚信?”

李绅拂然道:“何必明知故问,这次泽潞之事你既已答应主和为何又在陛下面前极力主战,还在李相哪里献计献策?”

张淮深这一惊非同小可,本以为可能是李德裕那里露了风声,但现在听李绅的口气显然是来自皇帝那里,可当时殿中总共只有两人,那会是谁泄漏了出去,他一时怔住了。

难道是有宦官在偷听?

想到这里,张淮深不由得出了身冷汗,急急问道:“请教是何人在大人面前分说卑职?”

李绅以为他在辨白自己是被诬陷,不满地道:“崔相怎会胡说,你不必抵赖。”

哦,是崔珙,张淮深略略松了口气,脑子也恢复了灵活,想了一下道:“卑职不敢对大人说谎,先前卑职翼附大人主和时未曾想出可以平定泽潞的计策,后来见到李相,卑职大胆说出来,他觉得可行,卑职这才一力主战,至于说为什么卑职没有明白地说出来实在是另有苦衷,还请大人见谅。”

“诏命两镇讨伐刘稹是你想出来的计策?”李绅没有理会别的话,追问道。

“是卑职起的念头,李相大人赞同的。”

“原来如此。”李绅沉默了半晌,才道:“那你到底有什么苦衷,不妨说出来,你是个有潜质的少年,我不希望你今后为此再落这种骂名。”

张淮深淡淡道:“卑职入仕以来一直饱受白眼,世家子弟嫌我身份低微,士子儒士认为我毫无学识,要是这次出头恐怕更惹非议,所以才不得不如此。不过这倒是小事,卑职也不怎么在乎,其实卑职另有苦衷,只是不便说出来。”

李绅叹息了一会儿,才道:“也罢,今后你自己小心点,我想只要自己行得正,也不怕别人议论。中书这里有我,你不必过于担心。”

张淮深颇为喜悦,长鞠道:“多谢大人关照。”

李绅挥挥手也不再说什么了。

出来后,张淮深擦擦头上的汗,这次也算是万幸,有了李绅的见谅想必能够化险为夷,但回想起来仍不禁有些心惊。定下心来,忍不住就猜测为何崔珙会知道这事,因为自己十分小心,要泄漏出去也只可能是另外两处,皇帝这里想来不大可能,为了不让自己卷进这场争论,他特意限定四品以上才能参与朝议,又怎会和崔珙说,看来最可能的还是李德裕这里,想到这里,张淮深心里不禁有些恼火,心想自己如此尽心帮助他,他却不在意自己苦衷,实在是过分,何况今后这种事还会很多,所以一定要好好提醒他一下。

因此在几天后,他应李德裕之邀去门下省敲定削减神策军衣粮军饷的诏书时毫不掩饰地提了出来,不想李德裕目瞪口呆之余,分辨道:“绝无此事,这种要紧的事情,怎会和别人提及,我就算不理会你的处境,但就不怕被人说受你操纵么。”

张淮深想想也有理,抬手揉揉自己的鼻子,满怀疑惑地道:“难道是陛下那里,那更不可能啊。”

正当两人绞尽脑汁思考时,这事的元凶祸首已匆匆赶进门来,高声道:“李兄,出事了,出事了。”

出了什么事,竟然可以让崔珙这样慌慌张张全不顾宰相的风度,两人心中都是惊疑不定。

李德裕立刻道:“崔兄,不要急,出什么事了?”

崔珙似乎没见到房中还有人在,看都不看张淮深一眼,急急道:“你是不是打算草诏削减禁军衣粮?”

李德裕有些不自然了,反问道:“怎么回事?”

崔珙叹道:“适才我在中书门下和两位侍郎议事,兵部郎中郑亚匆匆来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