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不下了,一万多人马都出了城。
华州城中本有两万神策军,虽然兵力不少,但除了杨钦义的数百亲兵和兀元实带来的一千多人马外其他都是刚从长安市井之上和京畿附近征发来的新兵,战力极差。兀元实本还打算抽空好好操练一番再让他们上阵,但现在这火烧眉毛的关头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唯一还可以令他稍微宽怀的就是扣去城内留守的两千人马和不能上阵的火头军,这次一共调集了一万五千兵马,兵力上还算充裕,想要在和鹰扬军的野战中取胜固然是希望渺茫,但把敌兵绊上一时半刻倒非难事,反正杨钦义严令的只不过这些,所以兀元实看到那些兵士那毫无章法的样子时,虽然颇有些忧心忡忡,但也还没有绝了希望。不过如何才能激励起那些乌合之众的斗志,防止发生一旦受挫就全军溃败的事情发生,倒是令人颇费脑筋。
兀元实毕竟不是纨绔之辈,等大军在他面前集结好之后就已经想到了法子。不等兵士们都静了下来,他就高声道:“张逆鹰扬叛军已经绕城向着长安而去,眼看战火就要燃到西京了,大伙都是京畿人士,断不能看着叛军蹂躏家乡,所以枢密使大人命本将统领大伙前去追击,必要一战成功,让叛军知道咱们的厉害。”
他扯开嗓子大吼,说的倒是气势昂扬,但听着的那些军士却是静悄悄的没有反应。这也难怪,鹰扬军自起兵之来一路攻城略地,攻必取、战必胜,讨逆大军连连惨败的消息早就传遍了长安,想到要和这样的对手交战,有谁不心惊胆战,任凭兀元实说得多么慷慨激昂,毕竟自己性命才是最紧要的。
军士们怎么想的兀元实岂有不知之理,但他却另有良策,那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也不管下边有什么动静,紧接着高声道:“枢密使大人说了,这次追击咱们是从背后偷袭,胜算很大,因此他为大伙准备下了重赏,凡斩敌兵首级者,每个首级给十贯的赏赐,斩敌兵首级十个的,更可升官阶一级。”
这可是了不得的重赏了。当时一户人家辛勤耕种一年,所得也不过七八贯,而军中阶级之法森严,能得升迁一级,非但可以将平素的同袍给压下去更可添上不少其他的好处,那些兵士这时心不禁有些痒痒了。要说打败鹰扬军,他们是不敢想的,但要杀敌一名,这却不是办不到的事情,要是事后再偷偷从那些死尸上砍下几个首级,说不准就可以升官了。想到这里那些兵士胆气顿时壮了,不经意间,原本萎靡不振的军容悄悄振奋了起来,更有杀气隐隐传了开来。
兀元实冷眼看去,精神一振,暗想果然是人为财死,鸟为食忘。想到这里心中不禁冷笑一声:暗道:“可惜这些重赏你们多半是拿不到的了。”
他这么想倒不是要起心昧下这许下的赏赐,虽然先前的许诺只是灵机一动编出来的,但鹰扬军总共不过万把人,最多破费上二三十万贯也就解决了,若是真的就此能把鹰扬军给灭了,想来京中的那些权贵们弹冠相庆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吝惜这点赏赐,所以他这么说也是有把握的。只是他太清楚眼下这些乌合之众的本事了,打仗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没有经过严格操练和上阵历练的,在像鹰扬军这等劲旅的眼中,一万多人真和一万多只蝼蚁一样,最多费点劲,终究可以一网打尽。兀元实知道这次出兵最好的结局也只不过是拖住鹰扬军一天并保住一部分人马,他才不会像那些新兵一样不知天高地厚。不过这不知天高地厚也是靠苦心给激励起的,他只会推波助澜,绝不会去泼冷水。所以一面在肚中冷笑,一面却诈作精神振奋地大呼道:“大军出发。”
随着一片呼应声,华州神策军一万五千人马踏上追击之路。
鹰扬军行军并不是非常快,那是因为张淮深考虑到华州守军可能会出城追击的缘故,毕竟走得快阵形就会乱掉,容易在被偷袭的时候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离华州四十里的地方就被兀元实的人马给追上了。不过兀元实知道此行关系重大,所以行事非常谨慎,看到敌兵的阵形就知道对方有所防备,所以他只是增派斥候前去侦察对手的情况,而自己却领着人马在后面遥遥缀着,保持着四五里的距离,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有耐心地等着最合适的机会。
鹰扬军似乎没有察觉已经被敌兵给盯上了,还是不紧不慢地向西进军,但兀元实却知道敌军绝不会这么松懈大意,所以一路跟来,终究不敢动手。
当离开华州五十里的地方时候,机会终于来了,因为乔谷水挡在了鹰扬军的面前。
乔谷水是渭水的支流,并不算宽阔,但也不是可以涉水而过的,鹰扬军在河东岸寻找到一个渡场,停下了脚步,开始搜寻船只架设浮桥准备渡河。
兀元实从斥候那里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兴奋不已,觉得机会终于来了,他想虽然鹰扬军骁勇善战,但如果半渡而击之,说不定还能如淝水之战一样,以劣胜强。想到这里只觉得热血沸腾,招呼身后的大军放轻脚步掩上前去,在离河一里多地的地方停了下来,并藏匿于附近的树林中和山丘后,然后自己带着十来名亲兵悄悄接近河边亲自查看敌情。
登上附近的小丘,隐在山石之后,兀元实向着河边探望去,只见那里喧闹不已却又井井有条,鹰扬军已经征集来了十多条小船,将小船在河中摆开,用绳索相连,上面铺设木板,架起了两座浮桥。辎重和军械不停地从浮桥上向河对岸运送而去。
兀元实看得吃惊不已,心中暗赞鹰扬军果然了得,这样短的时间内竟然能办好这么多事情,而正在渡河的大军也毫无混乱的样子,不禁想到自己率领的那些兵士和眼前的人马比相差得实在是太远了,若是易地处之的话还不知道要多混乱费多少时间。
看着看着他眉头皱起了,他发觉鹰扬军先行过河的竟是辎重粮草。按理来说,应该是最精锐的人马先行渡河,将渡场守住才会开始运送其他人马,最后才是辎重,这是防着河对面可能会有敌兵来偷袭。但鹰扬军这次渡河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辎重先行,精兵殿后。兀元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从华州到长安除了渭南还有一点人马外一路坦途,只有华州还有些兵力可以会他们背后虎视眈眈,鹰扬军当然要重点防着背后了。
“也许他们已经知道我军紧随其后了。”兀元实是这么想的,心里有点忐忑,但他适才下的决心却没有改变,因为这里恐怕是唯一的机会了。若是放过,神策军出发之时并没有带渡河的器具,敌兵过河之后恐怕是追不上了,而且若是对方在对岸留下一支人马,就足可将渡口封锁,到时候自己只能是望洋兴叹。
想到这里兀元实有些紧张却更生兴奋,捏紧了拳头他喃喃道:“就算知道又怎么样,张淮深,我也不会比你差的,等会儿就让你知道我的本事。”
话音方落,他转身下了小丘,回到军中传下令去:“等我号令,准备进攻。”
乔谷水水流平缓,从南向北缓缓流动。天空很蓝,浮桥很平稳,张淮深的帅旗在河西的空中飘扬,他是同第三批兵马一起渡过乔谷水的。第一批过河的是前锋开路的一千精锐牙军,他们渡河之后将渡场团团守住,第二批过河的是大军的全部粮草辎重,第三批是部分步军和马军,接下来第四批过河的应该是剩下的马军,最后过河的是殿后的步军。这种过河方法完全是一种随时准备交战的架式。所防备的当然是鹰扬军的身后、在乔谷水东岸密林深处的华州神策军了。
其实兀元实兵马刚出城的时候,张淮深就得到了斥堠传来的消息,当确定神策军已经决心要追击之后他就开始布置,所以一路上鹰扬军全军戒备,只等着敌兵从背后扑来。但敌兵不紧不慢地缀在后面并无动手的意思却是令人意外,张淮深立刻意识到对手并非易与之辈,定是很有耐心地在等待最佳的时机,所以当乔谷水挡在鹰扬军面前的时候,他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在此处将敌兵诱出,一举解除后患。
当然,在渡场交锋既是背水一战又是半渡受击,对于鹰扬军非常不利,但张淮深有信心能在这劣势的情况下照样取胜,另外,这里开阔的平地也正是最合适野战的战场,鹰扬军最悍勇的马军在这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强大的冲击力,更快地击溃和围歼敌兵。所以张淮深还是决定把这里作为战场。当万事具备之后,就只等着猎物上钩了。
但这猎物并非只知道蛮干的匹夫,耐心也出奇得好,从鹰扬军一开始渡河直到现在都只是静静地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