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埋在心底的野心开始一点点地复苏,如同森林里的野草,疯狂地生长开来。
他其实不姓李。隆庆二年,他出生在河北肃宁的一个普通人家,家里不算富裕,但也并不贫穷,就像是大明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一样,平静地生活着。
在这个时候,他叫魏四。
波澜不惊的生活很快就让他感觉到了厌倦,家境的不错也让他在衣食无忧的同时总觉得缺少了点一些。他对什么都感兴趣,唯独对读不感兴趣,家里也给他请了西席,可他就是不愿意读,看到头都是晕的。跟当年的刘邦一样,在当地,他是标准的地痞流氓,危害一方,喝酒打架斗殴无所不为。父母渐渐地对他感到失望,可他一点都不在乎。
为了让他能够走正途,家里费了不少钱财花了不少功夫,从河北搬到了京师,原本以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这个从小就不学好的孩子会改正过来,可是没有想到,他却渐渐地迷了一种运动:。在的过程中,魏四终于地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赢个几十两银子,最起码够自己吃饭喝酒了!可是他灵活的头脑却不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不仅没有靠着发家致富,反而欠了一屁股的烂债。
父母终于彻底绝望了,为了能收住自己儿子的心,他们给他找了一房姓马的老婆,还给他生了一个水灵灵的女儿。可惜,有了妻室子女的他还是不能改变自己好赌的个性。当他再一次地怀揣着借来的银两打算最后赌一把,赢了就收手不干的那天,灾难降临了。
突如其来的地震却让他一下子失去了所有的亲人,而且在地震之前他也输干了身所有的银子。一下子一无所有的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办了。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难不成就和其他人一样在街头流浪么?一无所有并没有把他击垮,恰恰相反,却让他心里充满着不甘!失去才知道珍惜,所有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魏四也不例外,他在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没有任何依靠可言。人,一定要靠自己!可是自己还有什么?
彷徨之下,魏四决定做出一个人生最大的:进宫当太监。
当然,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贸然地挥刀自宫,而是在打劫了赢走自己钱财的那几个人之后,花钱请人很专业地解决了生理问题,然后又通过认识的熟人进了宫,从此迈进了紫禁城的大门。
当然,进宫之后的路是非常难走的,不过很快魏四的性格优势便显露出来:一个街头混混的水平当然不是普通太监可以比拟的,很快就混的风生水起,与生俱来的果敢和义气使他成为了太监中极受欢迎的另类。尽管不过是混迹于底层太监的行列,但他乐观豁达的性格却使他一次次躲过别人的明暗箭,而且渐渐地受到了东厂提督大太监李杰的欣赏。
和其他人一样,魏四进宫之后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生存下来,对于他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不过这难不倒他,在敏锐地判断出李杰对自己抱有很大好感之后,毫不犹豫地便投靠过去,成了李杰而干儿子之一,也是最受李杰喜爱的一个干儿子。从此之后,魏四改了姓名,叫李进忠反正自己的爹娘都已经死了,想来他们也不会骂自己数典忘祖。
但是好景不长,李杰突然被李莲雄关进了大牢,自己作为李杰的干儿子当然也跑不了,于是就被扔进了这东厂的深牢大狱。李进忠曾一度以为自己这辈子算是完了,一点没有了翻盘的希望,可是朱一刀的到来却又让他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尤其是当听到朱一刀绘声绘色地讲述三国演义的时候,司马懿那机缘巧合的升迁让他心动不已。但他不是没有担心,那三姓家奴吕布的悲惨遭遇,让李进忠从头凉到脚:这说的不就是自己么?不过再仔细想象,那是因为吕布这个白痴空有一身武勇,哪有自己这么灵活的脑袋?若是把自己的脑袋装到吕布的身,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命丧白门楼!
朱一刀是讲的口干舌燥,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却看见李进忠目光呆滞地不知道在想些啥,他有些好笑,这个小太监,明明大字不识一个却偏偏喜欢听故事!而且听的这么津津有味!于是他拍了拍李进忠的脑袋:“想什么呢?说来听听!”
小太监这才反应过来,嘿嘿地笑道:“我在想,那曹操英明神武了一辈子,却让司马懿把自己儿子给篡位了!这也未免太……”老朱惊讶不已,看不出他竟然还能想到这一层,对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来说可是非常难得的!于是他也肃容道:“曹操再怎么英明神武,却不能保证自己儿子和自己一样英明神武啊,他的想法倒是很简单,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能不能把曹魏给延续下去,还得看他儿子是不是那块料!司马懿却不一样,他自从了位之后,做梦都想坐到那个位置去:我不去也得让我儿子去,皇帝轮流做,早晚到我家!”
小太监乐的哈哈大笑,却再次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当最有权势的太监!
第130章
万历听着狼群汇报朱一刀的光辉事迹,脸色有些发绿。这个朱一刀还真是受人欢迎啊,在大理寺的牢里一点苦头没吃不说,到了北镇抚司的大牢还能这么舒坦!也就是让他在东厂牢里受了点皮肉之苦,可他居然一点都不当回事!难道他就不知道这朝廷都快因为他翻了天?
朝野确实快翻天了。言官们闹腾的不亦乐乎,却发现事件的主角却似乎人间蒸发了一般这个人承受力也太强了?我大明朝的言官们谁不怕?连皇都不敢把咱们怎么样,一个小小的千户竟然不理不睬,岂不是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不过始终没人出来与言官们对抗,大家的也一天天地消散下去。弄了半天自己跟街那被耍的猴子一样,敢情让人给看了热闹?
不过最先表达出不满的,却是万历。
原因也很简单,当初他给王家屏下了口谕,而不是给群臣发的圣旨,可这厮却弄得满朝皆知,让自己很没有面子。他开了这个头,那岂不是以后谁要是对口谕不满,都能对外公布?自己还有何威信可言?反应过来的万历,急火攻心地派出狼群去质问王家屏。
可王家屏的回答却让万历再次想吐血:“册立太子是件大事,我一个人又怎么定的了?之前已经有不少大臣因为而被责罚,我又已经被他们误会,所以也只能把陛下的旨意向大家公开,以解大家的疑惑。”万历知道他想干什么,王家屏知道自己的意思,却不当,为了不让百官骂他,就把皇给拉出来背黑锅。这叫什么事情?从来都是臣子替皇背黑锅的,哪有皇替臣子背黑锅的?
这个时候万历就又不自觉地想起了黑锅专业户朱一刀。还是他好,有什么事情都能替朕扛,哪里像这些老狐狸!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了,旨意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也只能将错就错。万历万般不情愿地下发了一道圣旨:“关于立皇长子为太子的事情,朕已经定了。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等皇长子长到了十七岁,朕自会下旨。到时册立太子出阁读的事情一并解决,众官员无需再多言。”
皇长子十七岁,也就是明年,皇的意思再清楚不过,最多一年,就让大家都满足,现在就不要再闹腾了,让朕耳根子清净一年!文人小说下载
这下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内阁的几位兄台也都极有默契地回朝办公,处理政务,各种各样的状况一下子也没有了,除了王锡爵,他老娘的身体真的有病,不得已只能回去探望。朝野间的争吵怒骂也随着皇帝的一纸圣旨顿时平静了下来。
不过大家不骂皇帝了,一时之间还觉得不过瘾,不是还有个朱一刀嘛,就骂他了!皇帝轻松之后,朱一刀就惨了,众言官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变着法子骂他。可老朱现在人在北镇抚司大牢,当然听不见外面的怒骂,而且耳不听为净,他该怎么过日子还是怎么过日子。但是百官们很不爽,因为皇帝不能骂了,还不能骂一个锦衣卫千户?
可朱一刀的始终不现身也让大家觉得拳头打在了棉花。要说骂皇,骂出了水平,皇责罚了自己,自己还能扬名立万,能在同僚前得意洋洋地吹嘘:咱骂了皇,皇责罚了咱,咱光荣!可骂这个朱一刀,自己累死累活还捞不着好处,这可不是个事儿啊!
于是大家的奏疏又飞向了内阁,万历有气无力地回复道,朕已经把他关进了北镇抚司大牢,等待秋后处理。可言官们不干呐,你把锦衣卫千户关进锦衣卫的大牢,那跟放假有什么区别?不行,必须要把他拉出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