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完美人生-第1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还是因为明湖文化初期只预备了3300个拷贝的缘故!
  当天,绝大部分院线安排给《红高粱》的拍片场次,即便不是满座,上座率也普遍超过九成,只在一些个别的、比较偏僻的或口碑不好的电影院,上座率才会比较偏低,可即便是那样,据可靠统计,也不低于60%!
  等到午夜场结束之后一统计,今天全天,《红高粱》在全国范围内一共放映了17438场,日排片率历史性地达到了这部电影截至目前的最高,46。4%!
  而在全国观众旺盛的观影需求之下,如此高的排片率,使得今天一天的全国总观影人次高达167万多人,平均上座率高达93。4%!
  其单日总票房,也高达3528万!
  票房占比高达88。7%!
  第二天,三月十八日,周日,全国各大报纸都在自己最为重要的头版新闻上报道了《红高粱》创下的惊人的单日票房!
  这个票房一出来,再经过各路媒体的报道和适度夸张,一时之间,全国轰动!
  《红高粱》这个名字,简直热到烫手!红到发紫!
  一部文艺电影,没有大场面,没有华丽的布景,也没有什么动作戏,更没有那些绚烂的特效画面,又是在三月份这样一个传统的票房淡季,却愣是拿下了单日超过三千五百万的票房!
  国内电影市场三月份历史上最高的单日票房!
  而且,即便是放眼国内电影票房的历史,排在《红高粱》这个单日票房数据之前的,也仅仅只有寥寥几部国产电影而已。
  2001年暑期档,刘承章的仙侠巨制《剑仙》上映首周的第一个周六。
  2001年年底2002年年初的贺岁档,赵美成的《我叫吉祥》,赶在电影票涨价之前拿到了一个历史性的首周票房破亿,那部电影首周的周六。
  2002年四月,李谦的《黄飞鸿》的首周周日。
  2002年五月,秦渭的《生死门》的首周周六。
  现在,《红高粱》是历史第五高!
  前面的四部电影,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商业片!
  乃至于往后看,在《红高粱》的这个单日票房纪录的身后,一眼望去至少到二三十名开外,一水儿的商业片。
  《红高粱》作为文艺片,绝对是蝎子拉屎——
  独一份!
  然而,这还不算完。
  《红高粱》本就已经热门之极,本就已经让很多人都确定自己肯定会去电影院看一下了,得益于周六的票房大爆,和全国范围内媒体的报道,以及观众们纷纷的热议和讨论,尤其是借助着发达的网络,使得人们相比于以前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与朋友交换意见,也就使得《红高粱》的口碑经过了前几天的酝酿和周六的爆发之后,以一种惊人的速度,迅速地爆发了开来。
  于是,三月十八日,周日,迎来了自己首周最后一天的《红高粱》,罕见的拿到了全国范围内23100场的排片,排片率高达58%!
  按照常理,排片率的提升,必然导致上座率的下降,因为理论上来说,一部电影在短时间内的观众就是那么多!
  但是这个规律在《红高粱》身上,却显得并不是那么适用!
  相比起昨天那高到惊人的93。4%的上座率,来到周日,排片率再次增加之后的《红高粱》,上座率却是不降反升!
  虽然只是从93。4%提升到了94。1%,升幅极其有限,但升了,就是升了!
  尤其是在本就已经异常之高的93。4%的基础上,在昨天的票房已经惊人大爆的基础上,上座率居然还能再奋力地上升0。7%,就更显得这0。7%的微不足道的上升,显得极其的难能可贵!
  于是最终,整整一天的时间,23100场的放映,迎来的是高达224万多的观影人次,而当午夜场结束,它的单日全国票房被统计出来,就连负责统计数据的工作人员看到那个数字,都被吓了一跳!
  三月十八日,周日,《红高粱》单日票房4622万!
  首周票房13465万!
  次日,消息一出,举国震惊!


第181章 它怎么就破亿了呢?
  说全国震惊,是真的全国震惊!
  消息灵通的各路媒体,一直都在关注着《红高粱》的周日票房,半夜的时候,票房在这边一统计出来,不到半个小时,各路媒体就都已经掌握了票房的信息。
  大吃一惊之后,一边抓紧时间把给他预留的排版级别往上调整,一边抓紧时间写稿子,同时呢,各路媒体,尤其是各家报纸,都不会忘了抓紧时间连夜通知与自己合作密切的影评人和专栏撰稿人们。
  作为新闻媒体,当然会选择在第一时间报道《红高粱》票房大爆这个新闻事件本身,但与此同时,仅仅只是报道新闻本身,再加上吹嘘吹嘘,能占多少版面?
  说到底,从新闻里挖出话题来,才是提升报纸关注度和销量的不二法门。
  至于这一次的话题,很好挖!
  因为《红高粱》的票房突然大爆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话题度十足了!
  在各路媒体收到消息不过半个多小时之后,《红高粱》首周票房高达13465万的消息,就已经被消息灵通者发布到了网络上。
  然后,各大论坛飞速地就传开了。
  李谦的粉丝和影迷们,固然是鼓掌叫好,大声称赞,但各路媒体的编辑和撰稿人们,却在第一时间就把目光落到了另外的一些帖子上。
  身为一部文艺片,《红高粱》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票房?
  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了很多人的心里!
  尤其是在很多多年从事报道电影文娱类新闻的记者和编辑那里,也是第一时间就被网络上的这部分讨论,给吸引了目光。
  是的,一部文艺电影而已,它怎么可能票房爆发到这种程度?
  所以……话题来了!
  ……
  第二天,三月十九日,一大早,各家报纸纷纷出炉。
  《红高粱》的票房爆发,13465万的首周票房,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今天各大报纸或头版头条或文化娱乐版的头条。
  而在报道的稿件里,几乎所有的报纸,要么惊叹连连,极力地称赞《红高粱》作为一部文艺电影所取得的历史性的票房成绩,要么就是纷纷发出质问:作为一部文艺电影,《红高粱》怎么可能、是怎么做到票房高到这个程度的呢?
  然后,优势被一一列举,又被一一推翻。
  柏林电影节的三座银熊奖和一座金熊奖?
  是的,这个肯定有加成,而且加成明显!
  但光靠这个,别说首周13465万的惊人票房了,能过五千万,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部注定了不会太大众化的文艺电影!
  而且,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柏林电影节也好,戛纳电影节也好,还是威尼斯电影节也好,因为多年来国内的媒体并不太怎么报道,所以,虽然作为最著名的欧洲三大电影节,他们的逼格高高在上,但其实呢,国内的老百姓和电影观众们,对这逼格很高的三大电影节,都并不怎么熟悉。
  秦渭在威尼斯拿奖了,国内当然赶着报道一波,一下子把秦渭给捧上了至高无上的大师宝座,李谦得奖了,大家又赶紧科普一下柏林电影节是怎么回事,科普一下什么叫金熊奖,什么叫银熊奖,还有这两个奖过去到底都是怎么发的,发给谁了,以此来印证和说明,《红高粱》的这次获奖,是多么的牛,多么的了不起——但说到底,只是临阵磨枪而已!
  之所以还需要这么介绍、这么科普,正是因为你不科普一下,大家压根儿就不明白兴奋点在哪里!
  这种情况下,单纯就吹牛逼说某部电影拿了国际大奖,回国来老百姓就一定会跑去电影院买票?
  别逗了!
  然后,李谦的票房号召力惊人?
  这个肯定是有道理的。
  李谦自身的人气就不用说了,国内娱乐圈、演艺圈无人可比,而且……国内的第一位国际电影节影帝哦!
  这个逼格,等于是在李谦本就已经无人可比的强大人气上,又给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外壳,看上去简直金光四射,无人能比!
  但是,一部文艺电影,仅凭一个明星,就能挑起首周破亿的惊人票房?
  别说中国了,就算是在美国,在好莱坞,你让杰里卡伦去主演一部电影,他也没那么牛——压根儿没有过先例!
  至于女主角……秦晶晶本人,倒是以她出众的、罕有匹敌的美貌,在中国的影视圈和娱乐圈有那么小小的一席之地。
  毕竟,人家可是演《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出道的!
  但是你指望她这么一个过去多少年了都没拍过什么正经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