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瞳-第9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法家军功授爵治下的秦朝就是一部严密的战争机器,她用五百万人口,支撑起了上百万的军队,并横扫六国,一匡天下,这在任何军事专家眼中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秦朝做到了!
  秦代堪称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朝代,也是一个你不服,我就打得你服的军事大帝国!
  所以,骄傲的秦人在收缴天下之兵铸造镇国之器的时候,形象只能是秦国人自己,从来不会考虑其他!
  就像现在刘东所见的高度将近14米,重量超过80吨,身穿铠甲,手按宝剑,神情肃穆的武将形象的青铜巨人跟咸阳秦兵马俑的形象有八分相似!
  不过相比秦兵马俑,这尊十二金人的铸造要更细致,形象更生动,当然价值也更高!
  除了这尊站姿的青铜人像之外,剩下五个大木箱中装载的同样是一个金人,不过这个同样做武将打扮,身上铭刻着内容相似铭文的十二金人之一,不同于前者,而是一个手持秦弩,半蹲做发射状的姿态!
  相比前者,它的高度只有9米,而且重量也相差近30吨!
  看着它们,刘东真是既激动又心痛,激动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国之瑰宝,心痛原本完整无缺的他们被孙殿英以及他手下的贼兵野蛮的“五马分尸”,让原本完整的秦代镇国之宝出现了残损!
  “好在一切还可以挽回!”刘东心道。
  尽管他的舍利元光无法让这些分开的金人重新成为一体,但是却能够把断口处弯曲和干瘪的青铜恢复原本的姿态。
  如果想要重新让这两尊金人站立起来,那就只能靠精通古玩修复,尤其是青铜器修复的专业人士了,刘东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不过他有些不明白的是秦代十二金人之二为何会出现在乾隆的陪葬品中。
  关于金人的下落问题存在着三种猜测:有人认为,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后,曾经火烧阿房宫。在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这12个金人也一起烧毁了。
  还有一些历史学者指出,这12个金人是毁在董卓的手上。东汉末年,董卓率军攻入长安,将其中的10个金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到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到洛阳。当成千上百的工匠们运到霸城时,由于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于是就停止了搬运。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虎又把这两个金人运到了邺城。后来前秦的苻坚统一北方,他又把这两个金人从邺城运回长安销毁。至那时,存在于世间约600年的12个金人全部被销毁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比较乐观的,他们根据史料记载认为,这12个金人并未被毁掉。因为12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宝一起随着秦始皇的死去被当作随葬品葬于陵墓中了。
  除了这三种猜测之外,正史《三国志》《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均记载董卓毁铜人铸成铜钱。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载“(董卓)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孝灵皇帝下》:“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铸之,由是货贱物贵,谷石至数万钱。”
  “悉椎破铜人”与“悉取雒阳及长安铜人”之“悉”是“尽、全部”的意思,也就是说十二铜人都毁于董卓之手!
  所以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无法完全取信于人,就算是刘东如今已经得到两个金人的情况下,他也不敢肯定,剩下的十个完全被董卓毁坏了!
  但不管如何,这两件金人都为他的收藏中再添了两件国宝!
  至于以后怎么把这两尊价值无可估量的国宝光明正大的拿出来展示,刘东暂时还没去考虑,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把所有的宝贝都看一遍,先高兴完了,头疼是以后的事!
  收起两尊秦金人后,刘东又看向了旁边一个长宽都在两米以上的大木箱!木箱并没有平方,而是竖了起来。
  等刘东把除了地面的箱板全部除去后,一尊身穿盔甲,作清代武将打扮的骑士出现在刘东的面前,骑士左手抓缰绳,右手按腰刀,马鞍上挂着弓箭,背后差着箭壶,双眼目视前方,神情严肃,仿佛正等待着君主的检阅!
  骑士胯下的战马,蹄大如碗,四肢修长,身躯雄健有力,脖颈高高抬起,张嘴做嘶鸣状,颈后的马鬃根根清晰可见,一切宛如真实!
  站在旁边的刘东,瞬间便感觉到这个跨马的骑士仿佛并不是一个死物,而是一位真正准备上战场厮杀的战将!
  “正黄旗吗?”看着通体黄金铸造的骑士,以及身上铠甲的样式,刘东心中暗道。
  紧接着,刘东又打开了骑士旁边另一个跟他差不多大小的木箱,同样又是一个骑在战马上的威武骑士!
  而且两者相同的是,无论战马还是骑士本身都是用黄金铸成的,如果加上战马脚下长两米,宽80厘米,高40公分左右底座的话,但这两尊高度超过250厘米的黄金骑士所用的黄金重量就将近10吨!
  当然第二个黄金骑士在盔甲的边缘用红色做装饰,当然这红色并不是燃料,而是一块块红宝石拼接,虽然这些红宝石中并没有鸽血红的存在,但也是仅次于鸽血红的一级红宝!
  从这个骑士的装扮上就可以看出它所代表的便是镶黄旗!
  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
  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彔。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八旗的军事组织制度是由满族的首领努尔哈赤所制定。努尔哈赤起初将自己的军队分编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颜色的旗帜作为识别,成为“正黄旗”等。随军队壮大,又将四旗加上边框,成为“镶黄旗”等,形成八旗。满人靠着这军事组织制度,于1636年建立清国。
  可以说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政治制度,就跟现在中国的共产主义制度一样,是国家最根本的政治方针,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
  代表八旗制度的骑士出现在清朝皇帝的墓葬中并不奇怪,只是通体黄金制作的它们让人惊讶于乾隆皇帝的奢靡。
  不过等看到第三个骑士雕塑的时候,刘东瞬间觉得前面两个黄金骑士其实已经算是保守了!
  因为第三个骑士根本就是用最上等的和田一级白玉,结合皇家如意馆的工匠们巅峰的琢玉技巧形成的国宝级工艺品!


第947章 九龙抬棺
  ……
  “恐怕也只有皇家才能够得到如此完整,而且巨大的顶级白玉!”
  看着骑士和战马练成一体的正白旗玉骑士,刘东心中暗自感叹!
  现在一克籽料和田一级白玉的价格已经超过了500人民币,几乎是黄金的三倍,所以这白玉骑士要远远超越了刚才的黄金骑士!
  第四个骑士同样也是和田白玉的骑士,不过相比第三个正白旗骑士,第四个镶白旗的骑士是组合的,战马和骑士是分开的两个个体。很显然,就算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家,也很难找到如此巨大而且顶级的和田玉料。
  因此,在保证玉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把战马和骑士分开雕琢,虽然组合起来两者相差无几,但这件镶白旗的骑士在价值上无形要落后于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
  后面代表正蓝旗和镶蓝旗,以及正红旗和镶红旗的四位骑士也一一出现在刘东面前,它们跟先前的镶白旗一样,马背上的骑士和战马都是组合起来的,并不是一体连制!
  不知道乾隆是出于区别“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地位,还是因为材料难寻,才会如此做,不过刘东倒是很愿意相信后者,因为代表正蓝旗和镶蓝旗的两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