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粉店公司化后,王勃在八月份对公司的人事进行了相应的改组。
他先把为米粉店的扩张立下汗马功劳的元老田芯正式提升为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由他暂时兼任。董事长,呃,占缺。公司的财务总监为自己的干姐姐曾萍——别人他也不放心。然后就是五家分店的店长,这个基本不变。王勃让田芯在四方街上找了间办公室,约莫五十个平方左右,作为他自己,田芯,曾萍,以及公司新聘的一个出纳的办公之地。当然,他这个总经理办公室十天有九天都是空的,看不见人影。
这个办公室只是暂时的,蜀都才是“曾嫂米粉”需要重点发力的目标,以后集团的总部肯定是要搬到蜀都去的。田芯在德市的几个县市开发完成之后就想进军蜀都,王勃却让她缓一缓,先查缺补漏,练两个月的内功再说。省城在未来的一两年都将是“曾嫂米粉”的重中之重,核心之所在,把省城拿下,“曾嫂米粉”才有底气和说服力进行跨省作战,开遍口味都差不多的大西南。
田芯一开始有些不解,感觉王勃这个“甩手掌柜”在拖自己的后腿。经过王勃一番连哄带吓,透彻的说理之后,才明白制度建设的重要,以及盲目扩张的危害。
“是啊,现在的小勃已经不是一般人了,而是全国知名的‘大作家’,百年不遇的大‘音乐家’!‘曾嫂米粉’一旦没做好,被人抓住漏洞,就很可能被某些人利用,成为他的软肋,对他的名声造成负面的影响。”
田芯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不再认为那个“甩手掌柜”在拖自己的后退。在后面的一两个月中,她自己开始认认真真的按照王勃的指示,加强了各个分店巡视的力度,以一个挑剔的食客的角度,挑毛病找刺,鸡蛋里面挑骨头,然后该奖励的奖励,该惩罚的惩罚,该加强学习的加强学习。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田芯甚至亲自开车,把几个分店的店长,几位预备店长分批拉到成市的肯德基,麦当劳去学习,取长补短,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如何为顾客服务的,与之对比的“曾嫂米粉”又有什么优劣,有什么值得改进之处。
总之,在整个八月,由总经理王勃定方向,由副总田芯亲自带头执行,对五家直营店,和臊子工厂开始了拉网式的“整风运动”,凝聚了人心,加强了警惕,在杀鸡儆猴,开除了两位作风懒散、疲沓的服务员后,也杜绝了不少人混日子的心理。
第789,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王勃事业的第三块拼盘则是“时空部落”的四家连锁网吧。他在里面占有25。45%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停止了扩张步伐的“时空部落”目前已经处于守势,但这也意味着五位股东不用进行投资了,每个月的流水除了一应开支外全部可以瓜分掉。
目前,四家连锁网吧,总计150台机子每月可以给五人带来近30万的纯利,按照王勃所占的股份,他可以获得七万多近八万的分红。
相当的可观!
就是不知道这种暴利还能持续多久。随着四方网吧的逐渐增多,为了争夺客源降价那也是必然的,单位利润也会越来越低。而且现在的电脑更新换代快得很,一台电脑也用不了几年。
但是……管他的呢,能赚几年赚几年,等实在赚不了什么钱的时候再想办法干其他的吧。
王勃事业的第四块,也是最新的一块拼盘,则是由程文瑾掌管的两个工作室:
王子安音乐工作室和王子安文学工作室
文学工作室最简单,就他一个员工,而且目前也就只有一本书,事情不多。
不过,虽然只有一本书,但是这本书实在卖得太好,在华夏大陆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销售狂潮,已经有好几个国家的出版社和书商盯上了他的这本畅销书,目前正在跟程文瑾商量版权代理的问题。
走在最前面的,则是通过香港的小超人李凯介绍的一家香港的出版社。经过前期的接触,双方已经签订了出版合同,《流浪地球》的繁体版很快就会通过这家实力雄厚的出版商向港澳台三地,乃至全球华人见面。至于卖出的繁体版版税,有小超人面子和该书在大陆的销量打底,肯定是按照一线作家算了。王勃也没签什么一次性买断价,而是和作家出版社一样,直接签的版税分成。同文同种,都是华人,随着他王勃王子安“书歌双绝”,“百年难出,千年不遇的跨领域大才子”的广泛传播,想必销量也差不到哪里去。
对于把自己的小说翻译成其他文字,推向全世界王勃倒是不急,只是让程文瑾多打听,多了解合作方的信息,非实力雄厚者不合作。而且,对于说瑞典语和英语的国家,他还另有要求,需要由他来指定译者。王勃上辈子学了十几年的英语,念的也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各种中外名著看了几百本,十分明白译者对于一本优秀小说翻译的成败,那绝对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两个例子:
第一个,大陆首位诺奖获得者莫言。
莫言能够得诺奖,不是因为他是中国最优秀的小说家——当然也是一流的了,但肯定不是什么最优秀——,而是因为他有一个优秀的御用翻译陈安娜女士。这位全名叫安娜?古斯塔夫森的女士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瑞典人,浸淫汉语几十年,真正的精通两国文化,能够把华语的精髓最大程度的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而和莫言同一水准的其他作家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被一些二刀子翻译人把自己的作品翻译出去,哪怕原作再优秀,翻译人的水准不够,也是一种糟蹋。
第二个,便是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刘迟新。
刘迟新能得雨果奖,也要感谢他的译者美籍华人刘宇昆(ken/liu)。刘宇昆8岁随父母移民美国,从此接受双语教育,汉语和英语已经深入到了他的血液和骨髓,转换之间,毫无任何的问题。更难能可贵的是刘宇昆自己就是一位作家,而且两个短篇两次荣获雨果奖。由他来翻译刘迟新的作品,那简直是中西合璧,绝代双骄!
事实的结果也证明了刘宇昆的优秀,由他翻译的刘迟新《三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地球往事》便一举荣获了雨果奖,为亚洲获次殊荣的第一人!而比第一部《地球往事》更精彩,叙事更宏大,脑洞更大开的《黑暗森林》因为译者不是刘宇昆,而是一位不太精通汉语的纯美国人。那美国人只是纯译者,非作家,不像刘宇昆一样又写又翻,文笔不到位,结果在第二年的评选中便名落孙山,一根毛都没有摸到。王勃当时还特意去看了亚马逊上面的读者留言,好多老外反映第二部《黑暗森林》晦涩难懂,和第一部比起来简直就像换了个作者。在老外们的眼中,由ken/liu翻译的《地球往事》完全看不到翻译的痕迹,感觉就像是一位美国作家写的一样;而第二部《黑暗森林》则是满满的翻译腔,生涩,读起来毫无流畅感。
什么诺贝尔文学奖王勃是不敢想的,他倒不是认为刘迟新的《三体》和那些得诺奖的传统小说相比差劲,而纯粹是那帮诺奖评委的口味问题,人家更偏重人文关怀,更接地气,更“说人话”立足于过去和现在的小说,而非科幻那种描述未来,脑洞大开,动不动一去几光年,未来几千年的东东。
但是,雨果奖这个科幻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王勃却志在必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人已经拿过好几次了,印度人,日本人都拿过,重生一次的王勃不拿则已,要拿就要拿一个全亚洲人都没拿过的奖,为中国人,乃至黄种人争光长脸!
而要拿雨果奖,刘宇昆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被上辈子的经验证明过的事!
几家外国出版商目前都在跟王勃的工作室谈,但是还没什么结果,不是感觉王勃这边对版税要价过高,要求直接比照一流大作家来,就是对他指定译者的奇怪要求颇有微词。王勃也不慌,对程文瑾的指示是谈得拢就谈,谈不拢算球,反正他也不缺钱。大家慢慢熬吧,看谁熬得过谁。等他把方悠捧成世界级歌星,他自己也随着方悠的歌声成为世界级知名词曲人,“书歌双绝”的名气传遍全世界的时候,到时候就不是现在这个价了。
王勃的音乐工作室成立最晚,但现在在他手里的几个事业中却有后来居上的苗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前途远大的景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程文瑾最终选定了一家实力雄厚,在大陆,港澳台和东南亚都有很强发行能力,囊括了天后王非,未来还将囊括传奇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