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生活实录-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龄的原因,所以说以后有可能所在的工作岗位不会是那么的重要了,当然外出的机会也就必然少了。

第十章 十七 启发

1991年8月24日这一天早晨,我们刚起床妻子董瑞兰她就叫喊着说肚子有些疼痛。说时迟那时快,她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开始上吐下泻,于是我立即将她送往最近的县中医院。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我都很熟悉,他们立马进行了打点滴针等的处理,很快止住了吐泻。然后医生开了一些西药,让回到家中去调理慢慢就康复了。

“咳嗽没好又添气喘,一宗未了又来一宗”,真的是“祸不单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午2点多,儿子王秉承他也是感到肚子疼痛,同样不一会儿就开始上吐下泻,又立即送往县中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肠炎,于是马上进行输了液,可是刚输上液儿子就休克了,经过医生紧急抢救总算脱离危险,恢复了过来,这下可把我下出了一身的大汗。

俗话说:“好汉经不住三泡稀屎”,更何况瘦如干柴的儿子哪个身体!这时躺在病床上的儿子不仅大小便失禁而又开始抽筋,抽筋使儿子疼得大喊大叫起来,出现这样的情景让我的心如刀剜的那种难受法。这时候心里更是急的如火烧,于是不顾一切的就用双手抱掉拉在床单上的稀屎,接着又赶快用双手搓揉儿子抽筋的双腿。

经医生半个多小时紧急处理,儿子终于稳定了病情。当时在场的同事他们一口同声都对说我说:“王科长,看你在平时是那样的干净,又那么的讲究,可是今天在你儿子的身上你就什么也不讲究了,什么也不忌讳了,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11月6日我的三伯父王英他突然来到县人民医院,通过医院大夫通知我,说是要动白内障手术,可是他自家中却没来一个人,作为侄儿的我,当然是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为三伯父跑前跑后办好了住院的一切手续,并提供了一切住院的生活用品。而且一直在陪同照顾三伯父动完了手术,然后才交给他后来才来的小女儿王世翠侍候。

之后,虽然我工作很忙但还是每天都要抽时间去医院看一回三伯父。三伯父同病房的人还以为我是他儿子呢,后来得知我是侄儿,大家赞扬说我这个当侄儿的如同他的亲子一般关心照顾他,甚至比他亲子还要好,真看不出来有这样好的侄儿。

之所以三伯父同病房的那些人这样赞美我,是因为听我三伯父讲述,他有两个亲生儿子,可是他们一个都没来看望他的父亲,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大家才赞美我。

不知是何原因,令我非常想不通的是三伯父从住进医院一直到出院,仅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两个亲生儿子王世哲和王世福,他们为什么就连一个都没来医院看望一回自己的父亲呢?这太让人有些不可思议想不通,他们做的也太不应该,不象话了。

这种情况就验证了人们常说的“父母心在儿女上,儿女心在石头上”那样的一句俗话。我记得的《红楼梦》第一回中有这样一首诗“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1992年7月8日这一天我怀着孝敬老人的一片心意,把我的岳父从山里他家接到县上我的家中来,其目的是想让岳父大人享几天清福,他一辈子辛辛苦苦在山区的商业柜台上。在来到我家的第二天,我就和妻子还有我女儿我们三人陪同岳父去兰州市,准备好好逛一逛名胜古迹,有名气的景点,让岳父散散心。

我们的第一站是先到“五泉山公园”旅游景点,刚进去走了不多远岳父就提出说:“你们去逛去吧!我不想逛,想在这里休息一下等你们下来我们就走。”

言下之意岳父是不想再向前走了,无奈之下我就把女儿留下来陪着她外公,我和妻子匆匆转了两个地方就赶快回来。

然后准备陪同岳父进到城里面转一转逛逛大商场,可是岳父又说:“我也不想逛商场”。

我就说:“那我们就去悦宾楼吃有名北京烤鸭去吧!”岳父他也没表什么态。于是我们就到悦宾楼,在悦宾楼要了一只很大的北京烤鸭,又点了几道菜,可是岳父他只吃了几嘴烤鸭就放下筷子,我们再劝吃,他说什么也一嘴都不吃了。我看岳父今天的情绪不太好,于是我们马上乘车回家。

一回到家中,岳父的情绪马上就好了起来,有了笑脸,有了话说。这时他才对我们说:“我老了,现在不象我年轻时过去那么喜欢游逛熙熙攘攘的城市,人老了就特别的烦那种纷扰嘈杂的闹市生活,喜欢的是安静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不想吃什么香的好的,喝什么辣的有刺激的,没了那个胃口,我只觉得蹲在家里安安静静就好,随便吃点家常便饭最舒坦最舒服。”

通过今天我亲眼看到发生在岳父身上的这一些事,不由得就让我深思起来,同时给我以很大的启发,人老了就是这样子。说真的对我思想触动很大,可以是给我上了一堂老年课,从中受到了一次非常大的启发教育,也可以这么说,让我提前领悟到了人到了老年时的那种心情。

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好多事,当我们年轻的时候的确无法懂得它;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在年轻。在我们年轻的时候生活五彩斑斓,生命鲜活亮丽,人生丰富充盈,可是一到了老年那就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了!

看来呀!的确年轻时有年轻时的天地,也就是说年轻时什么都可以什么都行。那么当老了,当然那就有老年人的天地。总而言之按一般规律来说,当一个人进入花甲之后,对吃、喝、玩、乐等什么样的东西都不那么的太感情趣。

唉!其实人呐!就活着个年轻呀!

岳父的今天其实也就是我的明天。所以说我要在我还没有进入到花甲之前,也就是说在我还有条件的时候,就要善待自己,就应好好的过好每一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享受生活,否则,你是会后悔莫及的。

我这样的想法是不是就是一种利己主义思想呢?对此我也说不好。但是,我总认为,我的这种想法最起码可以说明当一个人活到了老年,那么究竟他这一生过来,活得清楚呢?还是活得不清楚呢?

第十章 十八 用知识弥补缺憾

对我的女儿丹珠来说,一个让她自己无法选择,也终生难以改变的,而且还受到当今社会歧视的,那就是她比较娇小的身材。这对她一个女孩子的一生前途来说是个非常不利的方面。

可是,我的女儿当她一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就似乎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思想上意识到了自己这一点,且她没有去埋怨自己的爹妈,而是懂得了怎么样去获得知识,用知识来弥补父母给自己的不是高大个身材女孩子的缺憾。

当她在高考落榜时,她没有气馁放弃继续求学的志向,而是依然决然的去报考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终于被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录取。

唐·杜甫诗句“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女儿继续求学,坚持刻苦用功完成了3年的学业。这三年让使她学到了不少方方面面知识,这学来的知识首先就为在她后来找工作打下了文化基础。

之所以由于有了丰富的知识这个条件,毕业之后就很快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工作岗位。同时也在后来的选择对象中,已经因有了好条件所以也同样找到了一个德、才、貌都非常好的丈夫。

由此看来,给人以启迪,让人们清楚的认识到,也看到了知识就是一个人的素质,一个人的前途,一个人的财富,甚至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尤其,处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竞争相当激烈的社会市场经济的时代。

实践证明一个人你要想弥补自己的其一方面缺憾,那就得求知识、学知识、有知识,这样的一个选择那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而且如果你想着要比同龄,所谓先天条件好的人而生存的更好一点,或者说生活的不比他们差的话,那么你就必须得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作基础。否则,你就是遇到再良好的机遇它也会不接纳你的,而且会被那良好的机遇所淘汰,因为机遇只垂青那些真正付出辛辛苦苦有准备有条件的人。

因此,当时我们全家人对女儿的继续求知的明知选择,给予了鼎力相助大力的支持。

为了女儿的前途,我对她在智力投资方面是舍得花钱的,从来绝不吝啬一分钱,可以说不惜一切代价让她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并学有所长。

知识可以弥补一个人方方面面缺憾,这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这不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