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海军部代表团团长
庞德海军元帅,爵士 第一海务大臣兼海军参谋长
萨默维尔海军上将,爵士 东方舰队总司令
西弗莱特海军中将,爵士 H舰队司令官
托维海军上将,爵士 本土舰队总司令
皇家澳大利亚海军
罗伊尔海军上将,爵士 澳大利亚海军委员会第一海军委员
皇家加拿大海军
内尔斯海军中将 海军参谋长
美国海军
哈尔西海军上将 美国驻南太平洋海军总司令
休伊特海军中将 美国驻地中海海军总司令
英格索尔海军上将 大西洋舰队总司令
金海军五星上将 美国舰队总司令兼海军作战司令官
李海海军五星上将 总统府参谋长
尼米兹海军上将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
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 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部参谋长
斯塔克海军上将 美国驻欧洲海军司令官
英国及自治领陆军
亚历山大上将,爵士 缅甸总指挥官;中东总司令;
北非战场副总司令
安德森中将,爵士 第一集团军总指挥官
奥金莱克上将,爵士 中东总司令
布莱梅上将,爵士 帝国澳大利亚部队驻中东
总指挥官
布鲁克上将,爵士 帝国总参谋长
迪尔元帅,爵士 驻华盛顿英国联合参谋代表团团长
多比中将,爵士 马耳他总督
弗赖伯格少将 第二新西兰师师长
戈特元帅,子爵 直布罗陀总督;马耳他总督
哈特利上将 印度总司令;印度副总司令
赫顿中将,爵士 缅甸总指挥官
伊斯梅中将,爵士 国防部参谋长
麦克诺顿上将 本土部队加拿大军军长
蒙哥马利上将,爵士 第八集团军总指挥官
奈中将,爵士 帝国副总参谋长
佩吉特上将,爵士 本土部队总司令
珀西瓦尔中将 马来亚总指挥官
普拉特中将,爵士 东非总指挥官
波纳尔中将,爵士 远东总司令;美、英、荷、澳战
区参谋长;锡兰总指挥官;
波斯及伊拉克总司令
里奇中将 第八集团军总指挥官
韦维尔上将,爵士 美、英、荷、澳战区最高司
令官;印度总司令
威尔逊上将,爵士 波斯及伊拉克总司令;中东总司令
美国陆军
克拉克中将 美国第五集团军司令官
艾森豪威尔上将 盟军北非战场总司令
麦克阿瑟上将 菲律宾总司令;西南太平洋最高司令官
马歇尔上将 美国陆军参谋长
巴顿中将 美国第七集团军司令官
比德尔·史密斯少将 北非战场参谋长
皇家空军
阿瑟·科宁厄姆空军少将 西部沙漠地区空军总司令
道格拉斯空军上将,爵士 战斗机司令部总司令
哈里斯空军中将,爵士 轰炸机司令部总司令
朱伯特·德拉费尔泰
空军上将,爵士 空军海防总队总司令
利—马洛里空军中将,爵士 战斗机司令部总司令
劳埃德空军少将 马耳他空军司令
皮尔斯空军上将,爵士 美、英、荷、澳战区空军总司令;
印度空军总司令
波特尔空军上将,爵士 空军参谋长
斯莱塞空军中将 空军海防总队总司令
特德空军中将 地中空军总司令
美国陆军的空军部队
阿诺德上将 陆军的空军部队司令官
埃克上将 美军第八轰炸机司令部司令官
斯帕茨上将 美国第八集团军空军司令官
西北非空军司令官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小说下载网。。
《二战回忆录》卷五
作者:'英'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紧缩包围圈(温斯顿·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紧缩包围圈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英〕
译:李进之 卢继祖 等校 校:张自谋
本卷的主题
纳粹德国是怎样被孤立和围攻的
志谢
序言
上部 战胜意大利(1943年6月——10月)
第01章 制海权 瓜达卡纳尔岛和新几内亚
第02章 攻克西西里岛
第03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04章 向西去啊!① 人造港
第05章 魁北克会议:“四分仪”
第06章 意大利:停战
第07章 对意大利的进攻。 重访白宫
第08章 萨勒诺战役。归航
第09章 忙于国内事务
第10章 与戴高乐将军的紧张关系
第11章 支离破碎的轴心
第12章 失去胜利良机的岛屿
第13章 希特勒的“秘密武器”
第14章 第三战场的僵局
第15章 北极运输船队的复航
下部 从德黑兰到罗马(1943年11月——1944年6月)
第16章 莫斯科外长会议
第17章 三国会议的产生。 最高统帅问题
第18章 开罗
第19章 德黑兰:会议开幕
第20章 谈话与会议
第21章 德黑兰:难题
第22章 德黑兰:结论
第23章 重访开罗。最高统帅
第24章 在波太基古城遗址。安齐奥
第25章 在马拉喀什。疗养时期
第26章 铁托元帅和南斯拉夫
第27章 对安齐奥的突击
第28章 意大利:卡西诺
第29章 日益增强的空中攻势
第30章 希腊的苦难
第31章 缅甸及其外围
第32章 对日作战的策略
第33章 “霸王”作战计划的准备工作
第34章 罗马
第35章 前夜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第五卷序 紧缩包围圈
上部 战胜意大利
(1943年6月——10月)
轴心国势力在北非被彻底肃清后,英、美军队就能跨过地中海向希特勒在欧洲的下腹部进攻了。7月,英、美军队在西西里登陆,9月8日意大利投降,希特勒失去了一个主要的盟友。
为在法国登陆进行大规模的两栖作战,必须准备数量巨大的军火、物资和装备,这就要以海、空军的联合兵力,控制横跨大西洋的生命线。1942年,盟军方面被德军击沉的舰船几达八百万吨之巨。由于美国造船能力的成倍增长,到1943年年底,英、美新增舰船吨位数已经超过了海上损失数。
同时,击沉的德国潜艇的数量也超过了它的补充能力。盟军越战越强、敌军越战越弱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下部 从德黑兰到罗马
(1943年11月——1944年6月)
在即将对敌人展开大规模战略进攻的前夕,同盟国方面举行了两次极为重要的会议:英、美、中三国首脑的“开罗2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会议”和英、美、苏三国首脑的“德黑兰会议”。
丘吉尔对于中国这个盟国在战争中的作用从来是不很重视的。1943年5月,他在美国访问时,曾傲慢地拒绝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