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回忆录-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师,他们的出现却使拉希德·阿里和他的僚属惊惶失措,于是拉希德·阿里等就在当日偕同其他祸首,如德国和意大利的公使以及耶路撒冷的前伊斯兰教法典解说官等逃往波斯。次日,5月31日,停战协定签字,伊拉克的摄政复位,新政府就职。我们不久即以陆空部队占领境内所有的重要地点。

  这样,德国要想在伊拉克鼓动背叛并想以些微的代价控制这一广大地区的图谋,遂功败垂成。印度部队一个旅于4月18日在巴士拉登陆是及时的。这迫使拉希德·阿里在尚未布置就绪之前就开始了行动。即便如此,我们的为数有限的部队也曾经与时间竞赛。航空学校奋勇保卫哈巴尼亚,是我们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当然,德国人手中有一支随时可以调动的空运部队;这支部队这时本来可能使德国人囊括叙利亚、伊拉克、波斯以及它们的宝贵的油田。希特勒的手本可以远远地伸向印度,并向日本招手示意。但是,正如我们行将见到的,他所选择的却是把他的最优秀的空军使用在另一方面。

  我们时常听到军事专家谆谆教导人们,优势兵力要用于决定性的战场。此话确实大有道理。但是在战争中,这一原则同所有其他的原则一样,是受着事实与形势的支配的,否则战略就太容易了。它将变为一部军事操典而不是一种艺术了;它所依据的就只是些条条框框,而不是通过审度变化万端的局势而作出的明智而恰到好处的判断了。希特勒的确失去了以些许代价在中东取得巨大战利品的机会。我们在不列颠,虽然窘迫万分,却得以藉着有限的军队免于遭受影响深远或难以弥补的损失。

  我们必须记住一点,中东的极其紧张局面使韦维尔同时受到各方面的压力,而伊拉克的背叛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而已。其他方面的问题有如:德国即将对克里特岛发动的进攻,我们在西部沙漠进攻隆美尔的计划,阿比西尼亚和厄立特里亚的战事,以及急需在叙利亚预先防止德军的入侵,等等。同样,整个地中海的局势,从伦敦看来,也不过是我们面临着的世界问题中的一个次要部分而已;在这些世界问题中,德国入侵的威胁、潜艇战和日本的态度则是其主要特征。只有战时内阁发挥力量,紧密团结,政治与军事首脑之间互相尊重而又看法一致,以及指挥作战的机构工作顺利,才得以使我们克服了这些艰难险阻,当然免不了要受到严重的创伤。

  读者当会觉察到,英国战时内阁和三军参谋长,同他们驻在开罗的任务艰巨但仍英勇奋斗的总司令之间的关系在日趋紧张。由我主持的国内领导部门从白厅直接推翻了现场负责人的决策。我们从他手里把事情揽过来,自己负责下令驰援哈巴尼亚,并拒绝所有同拉希德·阿里进行谈判或接受曾经一度提起由土耳其出面调停的想法。结果迅速而圆满地获得成功。虽然说,觉得最高兴、得到最大慰藉的人莫过于韦维尔自己,但是这一段插曲不能不在他的心中和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一道暗影。同时,奥金莱克将军按照我们的愿望并在印度总督真挚的同意下,那样迅速地把一个印度师派往巴士拉,并毫不迟疑地答应提供印度援军,这种热心任事的态度,使我们感觉到他是一个生气勃勃、个人才能至今还没有发挥出来的人物。这些印象的结果,在事件进一步发展时将可以看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伟大的同盟……第十五章 克里特岛:危机临头

第十五章 克里特岛:危机临头

  克里特岛的形势——防御力量薄弱,部署也不恰当——开罗的指挥机构担当着极重的任务——国内和战地一致同意保卫克里特岛——我们的精确情报——韦维尔于4月30日视察克里特岛——伯纳德·弗赖伯格出任司令——我于5月1日致坎宁安海军上将电——设法增援我们的空军——韦维尔与弗赖伯格不抱幻想——弗赖伯格致韦维尔及致新西兰政府的电报——韦维尔于5月2日发来的电报——新西兰为自己军队的处境担心——我于5月3日致弗雷泽先生电——弗赖伯格毫不畏惧——德军对克里特岛进行空中封锁——我们可怜的空军力量——德军的进攻计划——“科罗拉多”和“灼热”作战计划——屏息以待的时刻——韦维尔的幽默——我把情况告知史末资——濒临战争的边缘。

  论证和事态的演变已经表明,克里特岛在我们的地中海各项事务中有着极大的战略上的重要性。英国军舰如能以苏达湾为基地或在那里补充燃料,便能够给予马耳他岛以极其有力的掩护。如果我们在克里特岛基地的防空设施巩固,则我占优势的海军将发挥充分的作用,并可击退任何由海路进犯的敌军。但是,仅在一百哩以外就是意大利的罗得岛要塞,该岛机场广阔,设施巩固。自从今年年初以来,罗得岛就是我们夺取和占领的目标,我们已从英国把海军基地机动保卫队派往中东,以便根据形势的需要进驻罗得岛或苏达湾。海军基地机动保卫队是一支优秀的部队,受过极其严格的训练和良好的装备,共计有五千三百余人。此外,在莱科克上校指挥下的突击队约二千余人也已经绕航好望角到达中东;这支突击队连同即将在埃及编成的英国第六师,可构成足以夺取罗得岛的进攻部队。事态发展的压力迫使我们延缓了这一行动;在此期间,如果德国派遣飞机前往罗得岛,那么克里特岛便岌岌可危了。派往中东的海军基地机动保卫队留在亚历山大港待命,以应付紧急事件,并未派去协助攻取并据守罗得岛,也未派去建立苏达湾的防御设施并充实其守卫人员。

  在克里特岛当地,各项设施在断断续续地进行。读者当已见到我一再发出的关于在苏达湾设防的指令。我甚至曾用过“第二个斯卡帕湾”①这种说法。我们占领该岛已近六个月,但是至今只能在该港配备一支稍强的高射炮队,而且还是在牺牲其他更迫切的需要的情况下才办到的。而中东指挥部也无法在当地或其他地方觅得劳工去扩展飞机场。当希腊还在盟国手中的时候,根本谈不到派遣大批驻军前往克里特岛,或在该岛的飞机场上驻扎强大的空军。但是,现在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能够容纳到来的援军或在必要时容纳派来的部队。但是,既没有制定计划,也没有设法推动。在六个月之中,换了六位司令官。中东指挥部本来应当更仔细地研究足以使克里特岛防御海空袭击的条件。事先谁也没有想到在该岛南面的斯法基亚或廷巴基设置港口,即使这点做不到,至少也要准备一些登陆设施;谁也没有想到应筑成一条由此通往苏达湾和飞机场的公路,以便从埃及增援克里特岛西部。对问题研究不透,对命令执行不力,这些责任应由开罗和白厅双方分担。

  ①位于苏格兰北部,为英国的重要军港。——译者

  一直到在昔兰尼加、克里特岛和沙漠地区败北以后,我才体会到韦维尔将军的机构担负了多么重的担子,而得到多么少的支持。韦维尔是尽力而为的;但是他手下的作战机构,力量却过于薄弱,因此他难以应付四五个同时进行的战役加在他身上的一大堆事务。

         ※        ※         ※

  德国征服希腊后,克里特岛便成为希腊国王和政府最后的立足之地,以及各兵种部队的重要收容场所。我们确实知道德国正在虎视眈眈地盯着这个岛屿。对于我们说来,它是埃及和马耳他岛的一个重要前哨据点。我们现在正处于失败与遭难的混乱局面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负责人之间,无论是国内或战地的负责人之间,在据守克里特岛的问题上,并没有意见的分歧。韦维尔来电(4月16日)称,“我认为应据守克里特岛。”次日又来电称,“我们正准备[从希腊]撤退,据守克里特岛。”

         ※        ※         ※

  我们早就知道,戈林一直在努力建立和发展一支能够进行大规模着陆的强大空降部队。这正投合德国那班热心、忠诚的纳粹青年的心意。德国伞兵师是一支精锐部队,我们在研究如何防御德军进犯本土的问题时曾考虑过它的作用。但是,德国的所有这类计划至少需要暂时取得日间的制空权。德国在不列颠的上空没有得到这种制空权。克里特岛的情形却不同了。敌人在巴尔干和爱琴海享有充分的而且看来是持久的空中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