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煮酒话太宗-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栽诶瘢科人柿煺庵Ь优崖摇E丫芸旃タ粟迹谱谂沙龃蠼星照蜓梗匆淮ゼ蠢#坏靡阎缓门沙霰疽焉钌罴傻拇筇@钏迷绰示稣健

李嗣源原名邈佶烈,无姓氏,被李克用收为义子,排行老大。李嗣源勇猛作战数十年,浑身上下体无完肤,外号李横冲,是仅次于唐庄宗的猛将。唐庄宗登基后对大将们猜忌较重,李嗣源甚至也差点被冤杀。李嗣源或许也很想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取回三弟的信任,但时代没有给他当忠臣的机会,刚抵达邺都前线,他的部下也发生哗变。赵在礼是被部下逼反,底气不足,他将两股哗变的叛军合为一处,要求李嗣源在河北称帝。这些叛军其实并不是多有野心,也是怕被唐庄宗杀才叛变,无数人围着李嗣源,哭声震野,求他一定要拯救大家。李嗣源很不愿意背叛三弟,也哭着对叛军说:“我理解你们的处境,但我不会带你们造反,我自回京师去了。”最后叛军亮出兵刃,逼李嗣源就范。李嗣源无奈,只好率这支叛军南下,路上他还有思想斗争,想回到洛阳就向三弟请罪,以保清白。女婿石敬瑭向他做了很多工作,阐明道理,如果不推翻唐庄宗的残暴统治,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悲剧。最终李嗣源下定决心,率军攻向开封。

估计唐庄宗对李嗣源的叛变并非没有思想准备,但他的战将杀的杀,叛的叛,现在他只好重操旧业,提枪上阵,那些宠爱的伶官竟成为他最后的倚靠。唐庄宗集结部队,出援开封,将财物赏赐给部队。但士卒拿到钱骂道:“我们的妻儿都已经饿死了,你现在才给钱有个屁用!”唐庄宗只好一边赔好话,一边带着他们往开封拖。拖到半路接到消息,开封已被李嗣源攻占,唐庄宗的部队立即逃亡了一大半。唐庄宗连忙带剩下的人逃回洛阳,到了城下却发现留守洛阳的卫戍部队从马直都指挥使郭从谦叛变了。

唐庄宗本来特别宠爱伶官郭从谦,尽管他是皇弟李存乂的养子,并拜郭崇韬为叔父,这两位都被唐庄宗无故冤杀,但唐庄宗依然用他率领京城卫戍。说不清楚这到底是心胸太宽广还是智力太低,他怎么就对影星痴迷到这种程度,就算现在这个娱乐时代,玉米对春哥的痴迷也不过如此吧?

其实郭从谦也不是一开始就想叛变,他应该还是对唐庄宗的信任心存感激,但唐庄宗随口说了一句话,吓得他小心肝儿差点跳出来。唐庄宗临走前,从马直一位军士王温谋刺唐庄宗被捕,唐庄宗就对郭从谦笑嘻嘻地说:“你跟李存乂、郭崇韬一党,他们都背叛了我,现在又教王温来杀我,然后还想怎样?”从后来的事实看,这确实是句玩笑话。但药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呀!五代十国是什么年代,容你开这种玩笑?郭从谦认定唐庄宗也开始猜疑他了,那就没办法了,反吧!

郭从谦趁唐庄宗出征,给从马直做好思想工作,等唐庄宗狼狈归来,就在京城伏击他,唐庄宗忙率侍卫亲军黄甲军迎战。五代第一战神岂是浪得虚名,唐庄宗一人就斩杀上百名叛军。但毕竟寡不敌众,叛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将唐庄宗乱箭射倒在地。所谓患难见真情,见皇上被射倒,皇后毫不犹豫,立即带众人逃窜。诗云:“在天愿为比翼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隋唐连绵三百年这一大串边恩爱边戴绿帽子的爱情神话,到此终于交待。战神重伤倒地,但既没人去救也没人敢去碰他,从早晨一直挨到中午,终于自然死亡。唐庄宗死后无人收尸,只有几个有良心的伶官拿一些他生前最喜爱的乐器,堆在他身上点火焚烧。这位浴血而出的五代战神,竟然死于这样一种方式,被后人视为五代最出众的一个笑柄。

李嗣源入主洛阳,在群臣拥立下即皇帝位,即为唐明宗。

其实,唐明宗生于战火之中,没有机会读书,都当皇帝了居然还不识字,好像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文盲皇帝。乍一看似乎很符合五代的风格,但恰恰是这样一位没文化的皇帝,却在这个乱世深渊中闪耀出一星温暖的人性光辉。

唐明宗不识字,所有文件都要由枢密使安重诲诵读,他顺便学习文化。唐明宗还坚持汉唐以来大学士开筵讲授儒家经典的传统,尽管基础太差,而且过了读书识字的年龄,学习收效甚微,但这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态度,和唐庄宗沉溺于声色、优伶形成了鲜明对比。

唐明宗痛感唐庄宗的奢靡浪费,首先捕杀了为祸的宦官和伶官,把剩下没做坏事的也大部分遣散,偌大的皇宫只留下一百名宫人。最有趣的是唐明宗把年轻漂亮的宫女都遣散回家,只留一些中老年妇女承担宫务。有道理!宫女本来就是做家务的,要那么漂亮干什么?能够还政于民、还富于民的君主颇为不少,但能还靓于民的皇帝就相当罕见了!这个男人太伟大!

唐明宗虽然不怎么识字,但也喜欢吟诵点诗词。那这位十三太保排行第一的悍将最爱吟什么诗呢?唐朝留下无数豪情四溢的边塞诗和武将诗,但都不是他的所爱,他最爱的是聂夷中的这首《伤田家诗》: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秋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如果不能理解这首诗中的悲天悯人情怀,或者说不认识聂夷中这个人,那可以再看看他《悯农》系列中更著名的这首《田家》(也有人认为是李绅作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位以武勇立于乱世的猛将,内心深处追求的价值却并非以武力建功立业,而是非常痛惜百姓在乱世中遭受的苦难。唐明宗出身部族,但不是这个部族的奴隶主贵族,而是一介平民,更成长在汉人的环境中,带着一种纯真质朴的平民意识。所以唐明宗当上皇帝不求享乐,甚至在乱世中也没有急于大发统一战争,而是想用手中的权力为正在苦难深渊中呻吟的百姓做一点实事。当一个仁君其实并不复杂,大致就是精简机构、减免赋役、休养生息等。唐明宗在位七年,是五代在位最长的皇帝,这七年相对安定,物价下降,可以说是中国人民难得的一次喘息之机。除他之外,五代的其他皇帝就只有两种:打输的是暴君,打赢的是战神,反正都不愿给百姓哪怕片刻的休息。

不过,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毕竟不是文盲可以治理的,尤其在五代这个组织结构很不规范的乱世。唐明宗最为倚仗的左右臂是宰相任圜和枢密使安重诲,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但他居然不能协调好这两人的关系,两人经常争权夺利甚至在朝堂上公开争吵。此二人不和,朝政也就不可能和谐。唐明宗虽然仁爱,但心胸也说不上多宽广,不是很听得进反对意见,晚年就因不满任圜的忠言直谏而对他怀恨在心,最终免了任圜的官。而唐明宗最大的缺陷仍在于子嗣问题,他当皇帝时已经六十岁,但一直没有确定储君。他的儿子中最能干是次子秦王李从荣。又见老二!又见秦王!这是一个好兆头吗?

李从荣非常善战,官至守尚书令兼侍中,加河南府尹、大元帅,位在宰相之上。但他为人凶残暴虐,人缘极差,文武百官都不愿他继位。李从荣也感觉到压力,长兴四年(933),六十七岁高龄的唐明宗卧病在床,骄纵的李从荣认为可以趁机夺权。说他骄纵,他还不是一般的骄纵,事先将这个计谋告诉枢密使朱宏昭、三司使冯赟,先给他们个机会投诚。但几位重臣没有接招,李从荣大怒,率河南府步骑千人占领宫门的天津桥,准备强行攻入。

近臣们赶紧把消息告诉唐明宗,唐明宗本来以为自己眼看就要死了还没被篡位,大有希望在五代乱世出淤泥而不染,创下一个善终的纪录,结果临死前还是被这个逆子破了,气得指天大哭。

所幸事先已经有很多人知道李从荣的计划,在宫内设置了防备。控鹤指挥使李重吉是唐明宗义子潞王李从珂之子,正在禁宫值守。唐明宗对他哭着说:“你父亲跟我冒矢石定天下,多次救我于危难。李从荣这个逆子算什么东西,我准备把军权交给你爹,你给我顶住了!”尽管没说传位给他爹,但授军权也是很大的诱惑了,李重吉率军死命顶住宫门,更兼李从荣事先约定的内应康义诚临阵腿软,不敢打开宫门,叛军一时无法攻入。

政变这事儿,成败就在须臾之间,只要坚守片刻,等主力部队赶来,叛军也就完蛋了。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率大批骑兵赶来,剿杀叛军,将李从荣夫妇及其幼子杀死在床下。李从荣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