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天,一座碉堡上发现由村子那边过来一支送葬行列。如此大殡实在少见。当行列走近碉堡旁时,分队长等人完全不假思索,放下吊桥,武装整齐地走出碉堡。刚刚来到行列近旁,突然送殡人群大乱,许多手枪一齐射击,分队长等应声而倒,随后冲入碉堡,残兵均被消灭。”
专门对付中共的日本情报机关“黄城事务所”曾给冈村送来一份新获得的中共北方局刊物,上面登着彭德怀的重要报告,彭德怀在报告中提出,要用两面政策来对付他的自首政策。冈村警惕起来:怪不得最近对冀中“扫荡”时有人出来自首、“维持”,原来是共产党的策略,休得上当。冈村马上下令把出来“维持”的人抓起来杀掉。实际,“两面政策”在冀中尚未实行。冈村这一杀,却把一些畏敌、投敌的人杀反了,杀抗日了。冈村老奸巨猾,暗知吃亏,表面不动声色。
诡计多端的冈村,在经过对八路军战略战术的半年多研究之后,学习八路军的游击战术,直接指导制定了一套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计划,其重点是对居于华北心腹地区、号称华北粮仓的冀中开刀。冈村认为,冀中是太行山八路军的“兵站基地”摧毁了冀中,就可置八路军总部所在的太行区于死地。
从4月开始,敌人开始散布假消息、假计划,声东击西。先以万余兵力进攻冀东,再以万余兵力“扫荡”冀南。当冀东冀南吃紧之际,5月1日,日军以5万余兵力对冀中区实行“铁壁合围”。冈村亲至石门(石家庄),设临时指挥所坐镇指挥,意在一举摧毁冀中抗日根据地。
日军将冀中首脑机关压缩在小范围内,正图一举而歼之,不料冀中主力部队和首脑机关仍跳出重围。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主力暂向太行转移,八路军各部奉总部命令向华北各交通线发动广泛出击,支援冀中的反“扫荡”作战。冈村琢磨着他那些和八路军已打过数年交道的幕僚的意见:“破坏中共组织,中枢机关乃为至要,应尽量逮捕其主要人物。”于是,冈村将目光从冀中义转向了太行山。冈村要求他驻山西的第一军好好研究八路军的游击战法,革新自己的战术。第一军司令长官岩松义雄,费尽心机,制定了一个“C号作战计划”。决定集中第一军所属各兵团主力3 万余人,从5月15日开始,进攻太行、太岳,对八路军和一二九师首脑机关实行“捕捉奇袭”。
岩松从日军第三十六师团挑选了两个联队,组成两支“挺进杀人队”,在日军主力的进攻中执行特殊任务。一支叫“益子队”,其任务是破坏八路军总部,刺杀彭、左等;一支是“大川队”,破坏一二九师师部,刺杀刘、邓等。
“挺进队”行动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人员身着便衣,自带粮袜和雨衣行囊,不许宿村住店。
为掩护作战意图,在发动进攻前,日军以部分兵力向正太路和平汉路东发动“扫荡”,转移八路军的视线。
5月中旬,日军第一军司令部在长治设立指挥部,印刷了彭德怀、左权、罗瑞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等人的照片、简历,发给挺进队和特工队员。
第四节 突围
当冀中军民和日本侵略军展开生死搏斗之际,错综的消息涌向武军寺村八路军总部:大批日军在河北、山西间频繁调动,冀中、晋西北发现敌四十一师团番号,浓云滚滚,扑朔迷离。5月以来,八路军总部日夜注视着冀中的形势,部署各部在平汉、津浦、正太各线出击,牵制日军后方,减轻日军对冀中的压力。此时,日军的动向是真的要增兵冀中呢?还是“扫荡”晋察冀呢?还是别有企图呢?……
5月22日,情报表明,从太原向和顺方向,从邢台向武安方向,从襄垣到潞城方向,都有日军活动的迹象。
当晚,又获悉,敌四十一师团主力从晋西北乘大批汽车,连夜经太原向辽县、和顺方向开来。彭德怀和左权慎重商讨后,决定八路军主力立即转移到外线,准备反“扫荡”作战,第二天开始行动。
向部队下达命令后,左权连夜计划第二天总部转移的具体事项。
除了作战科值班人员,左权常常是总部院子里最后休息的人。曾随八路军总部转战数月的作家刘白羽写道:
“在这掌握半个中国战场的八路军总指挥部里,左权同志的确是最忙的人了。”
这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曾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年仅 36 岁,学识丰富,久经战阵,身体因积劳而瘦削,却总是以过人的精力和惊人的效率工作着。彭德怀对这位寡言深思、机敏沉毅、文武兼备的战友和助手十分敬重,凡重大军事问题都与左权共同研究决策。从朱德回延安以后,“彭左”就代替“朱彭”成为八路军指战员对自己前方最高指挥的亲切称呼。
有一件事使彭德怀深为不安。左权在1931年王明”左”倾路线时期,曾被指在苏联期间有托派嫌疑,问题一直未澄清,使左权因负历史的委曲,不能一展担任方面指挥之雄才。经过5年的并肩战斗,艰难与共,1942年的春天,彭德怀决然给毛泽东、张闻天写了一封信说:“左权同志对党忠诚,富有才干,实为我党好同志,望中央解除对他的怀疑,给予完全的信任。”
左权并不知道彭德怀写信之事,他也永远地不会知道了。在总部开始转移的第二天,24日午,总部在郭家峪得报,日军增兵辽县、和顺。下午陆续得报,武乡、襄垣、潞城日军也增了兵。不出两个小时,各地续报:平汉路方面,武安、涉县、内邱、邢台,敌同时增兵,辽县敌己分路出动。
以往,日军大“扫荡”前两三日,总部即可准确侦知,唯这次事先没有确切信息。而此时,日军的两个挺进杀人队,于日军出动前,化装成八路军,已从潞安(长治)潜入太行区。杀人队昼伏夜动,假冒八路军番号“敌采取鱼目混珠,亦打扫房屋,帮助春耕,买物给钱,俨然与八路军一样”。挺进队虽曾引起根据地军民一些怀疑,因伪装巧妙,未受阻挡。
24日夜,北方局总部机关、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党校、报社2000余人,根据总部命令,分路继续向麻田以东隐蔽转移,准备敌人接近其预定的合围圈时,'奇·书·网…整。理'提。供'从敌人的合围缝隙分散突围,这是八路军在敌后总能脱出敌人合击的成功经验。其诀窍在于掌握“利害转换线”,即掌握敌人在运动中进至最有利于我突围的位置。敌人分进合击,我突围行动过早,转不到敌后;突围迟了,敌空隙小,突不出去。突围成功的保证,则在于八路军的情报的准确及时,指挥员的沉着决断,和队伍成员的勇敢坚定、高度自觉。无论何等艰难,何等危险,突围后都分而能合,散而复聚。然而,这一次情报工作不利,敌人的伪装使八路军广泛的群众耳目,一时失灵。
这天夜里,云幕低垂,星月无光,总部和北方局大批人马,翻山越岭,在崎岖狭窄的山路上摸黑移动,后勤部门包括被服厂等的骡马驮着辅重,一夜只走了20多里。至25日拂晓,总部、北方局和野战政治部与后勤部门的队伍,不期同时进入南艾铺、窑门口、偏城地区。而敌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主力,独立混成第一、第八旅团之一部和第三十六师团主力共万余人,已根据挺进队的报告,从四面八方迅速奔进,对该地区构成合围。窑门口、偏城、南艾铺地区,位于山西辽县与河北涉县界上,紧靠太行制高点峻极关西南,大山连绵,方圆不过10余里。一条大岭东西横架于呈南北走向的众山之上,状如十字,故名十字岭。岭东南一道大沟约10余里,可到南艾铺村,岭西北一道大沟直下数里,通往北艾铺村。
日军袭击八路军机关,多在白天,以发挥其武器优势。总部决定上午隐蔽,于25日午后敌合拢前穿插突围。然而2000余人马,挤在十字岭下,若被敌发现,施以轰炸,后果将不堪设想。左权把各路负责人找来,指出这个严重情势。由于人马较多,决定后勤部队单独一路,往东北羊角、黄泽关先走突围,其余听候命令。近午时分,果然有敌机前来低空侦察,接着敌机数架轮番扫射、轰炸。掩护部队也与地面敌人接火,枪声一阵紧似一阵。彭德怀、左权、罗瑞卿等在南艾铺村外树丛中紧急碰头,20分钟后,彭德怀下令开始突围:总部和北方局由左权率领向西北方向突出,从和顺、辽县间通过公路转入外线,野战政治部由罗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