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中央还是舍不得扔掉那些笨重的辎重,由成百上千的战士挑着抬着山炮、制弹机以及印刷机、文件档案、家具等,行动十分迟缓,距湘江100多里的路程竟走了4天。时机被贻误了,敌军十几个师从几个方面压了过来,形势急剧变化。
为掩护中央纵队、军委纵队和红军大部队渡过湘江,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红三军团进行了异常顽强、激烈的战斗。
11月27日,彭德怀命令红五师急速奔赴湘江、灌江之间的新圩,阻击桂军进攻,掩护红军大队人马前趋湘江。28日,桂军两个师向红五师阵地发动猛攻,红五师仅有两个团,坚守在没有坚固工事的十余里宽阔的阵地上,武器、弹药又不足,指战员知道,如果敌人攻占了新圩,红军将被拦腰斩断,后果不堪设想,个个英勇地与敌拼杀肉搏。苦战两昼夜,伤亡惨重,师参谋长胡浚,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在战斗中不幸牺牲。坚持到30日,终于完成掩护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渡过湘江的任务。红六师一个团为阻击敌人未及渡江,大部壮烈牺牲。
11月29日,红三军团在渡江点界首南光华铺打响了阻击战。光华铺距界首只有几里路,为一片较为宽广的开阔地,不利据守。为阻击由全州、灌阳出击之敌,保证红军大队人马继续渡江,彭德怀只得不惜一切,背水一战。他把红三军团指挥部设在湘江西岸离界首渡口仅几百米远的一座祠堂里,亲自指挥这场关系重大、异常严酷的战斗。
翌日清晨,敌人正面进攻被红四师十团拼死顶住,便沿湘江西岸向界首逼近,对红军实施迂回。十团团长沈述清指挥发起反击,中弹牺牲。彭德怀命杜中美接任十团团长。当日,杜中美又壮烈捐躯。1日之内,牺牲两位团长,此战是何等激烈!在红军和革命的生死关头,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四师在界首光华铺血战3昼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完成了阻击任务,中央红军大部渡过了湘江。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和红三军团十八团被敌围于湘江东岸,全军覆没,指战员大部分牺牲。红军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到渡过湘江,只剩下3万多人了。所带辎重,亦损失殆尽。
湘江战役蒙受重大损失后,自命作战一贯正确的李德一筹莫展,愁眉苦脸,博古也感到责任重大,痛不欲生。红军指战员对中央的指挥从怀疑发展到不满,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错误路线所致。随着红军的失利,这种不满情绪早已“日益显著,至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①。
当此危急关头,被排斥的毛泽东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他根据敌人大量集结,阻击红军去湘西,而红军又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大量减员的情况,力排博古等人坚持原计划的意见,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以甩掉敌人,使部队有个休整补充的机会。这一主张,并没有被中革军委接受。但是,中央红军由通道进入黔境,奔向黎平,使蒋介石在湘江以西围歼红军的盘算落了空。
第二节 支持毛泽东
彭德怀正在前方指挥作战,收到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作出的《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议》。决议否定了红军按原计划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意见,使他心情为之一振。对如何执行黎平会议决议,他和杨尚昆向中革军委提出建议:野战军到黔中后,在川、湘、黔敌人中,川军可能成为正面的主要敌人,阻隔我与红四方面军的联系;湘敌将在东面构成封锁线,威胁我右翼;黔敌会钳制我左方。为能迅速创建新根据地与休养生息,野战军可先赤化遵义及其西北桐梓等6县。以乌江为右支撑点,控制娄山关,凭据娄山山脉、乌江地势扼制敌人,首先给黔敌以痛击。可命四方面军沿嘉陵江向重庆方面发展与中央红军呼应;湘西的二、六军团从川黔湘3省交界处西进,封锁乌江,防止湘军和中央军入川,使新老苏区连成一片。这一建议显示出彭德怀已从能征善战进而具有纵观全局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
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分左、右两纵队,以破竹之势长驱直上,连克十余座县城,进抵乌江南岸。乌江又称黔江,是黔中一条大水,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入四川,在涪陵注入长江。乌江流域甚广,支流较多。沿江两岸大都是悬崖峭壁,江水湍急,又多滩险,非在渡口,绝不能渡。因此,乌江素称天险,其渡口为兵家所必争。
红军入黔,黔军慌忙在乌江沿岸严密布防,控制了所有渡口,修筑防御工事。黔军侯之担夸口说,共军远征,长途跋涉,疲惫之师必难飞渡。
然而,红军锐不可当,直指江岸。1935年1月5日,彭德怀和杨尚昆率红三军团从桃子台、茶山关首渡乌江,进驻遵义南边之尚嵇场。随后,中央红军渡过乌江,分3路纵队北进。
1月7日,红二师和干部团智取了黔北重镇遵义。中央红军进入遵义城,将十数万追敌甩在乌江以南以东,争得时间,进行休整。
1月15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等。
彭德怀和杨尚昆从前线赶到遵义参加会议,住在会址(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住宅)堂屋的楼下,这是彭德怀第一次参加中央的会议。他非常激动,深感任重而道远。
会议开始,由博古作《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总结的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张闻天做了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毛泽东做了重要发言。接着,会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与会者绝大多数对博古在报告中强调客观,为其错误辩护,推卸责任不满,并对他的《总结报告》进行了批评。同时,还批评了博古尤其是李德的飞扬跋扈,独断专横的领导作风,指出他们独揽军委大权,拒绝听取军事上的不同意见,压制民主,发展惩办主义,否定红军过去对敌作战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毛泽东的发言,受到与会者大多数的支持。从革命战争的严峻实践中,从胜利和失败的反复对比中,大家终于认识了毛泽东代表的正确路线。
彭德怀在会上发言批评李德在军事上的严重错误,拥护毛泽东的讲话。
开会期间,毛泽东给彭德怀介绍了一个举止稳重的高个子战友,说:“这是刘少奇同志,很早的党员,中央委员,党内著名的工人领袖。”①彭德怀很高兴,伸手与他早已闻名的刘少奇紧紧握手。不久,刘少奇被派往三军团任政治部主任。
会议在进行中,红三军团五师在遵义城南刀靶水、乌江沿岸执行警戒任务,突然遭到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部的袭击和轰炸,形势十分紧迫。彭德怀离席奔回前线军团司令部指挥战斗,保护遵义会议继续进行。
遵义会议纠正了军事上的错误,撤销了博古、李德等的军事指挥权,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不久,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指挥红军的作战活动。
第三节 遵义大捷
当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开会期间,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和湘、川、滇等省数十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逼近包围,阻止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和二、六军团靠拢,企图在乌江西北、长江以南的川黔地区围歼红军。
在国民党重兵云集,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形势下,按黎平会议的设想在黔北地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根据地已不可能,毛泽东等遂决定放弃遵义,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1月19日,红军撤出遵义城分3路纵队向习水、赤水方面进发,准备夺取土城、赤水。
土城位于黔西北,是赤水河东岸的重要渡口。夺取土城,对于实现中央“赤化四川”的战略计划具有关键意义,而且这是遵义会议以后的第一仗,关系到全军的士气。1月25日上午,红一军团一师向土城攻击前进,与守土城的黔军侯之担部发生战斗,仅半小时,侯军主力便向古蔺方向溃去,一小部退往赤水。一师主力向赤水方向追击。随后,一军团开进土城地区,红三军团在后面跟进。
这时,川军封锁了长江,同时进入黔境,自赤水、习水、温水分进合击。章安中旅先头团到达赤水对岸;郭勋祺师攻占了习水县城,向土城逼近。
1月27日,川军王牌郭勋祺师尾追红五军团,于当日下午抢占了土城北面青杠坡和石恙咀东南端,截断红五军团与红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