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更有效果。
特别是几个关键人物,在这关键的时候,给了他关键的支持。
冯异提醒他注意结交的左丞相曹竟、曹诩父子,作为更始的重要干部,就时时处处帮着刘秀讲话。
还有刘赐,大家也都熟悉,他是刘玄的堂兄,职务是光禄勋、大司徒。他不仅所处位置重要,更重要的是与刘玄有血缘亲情,还对刘玄有生死之恩。刘赐一直都很喜欢刘秀这个本家兄弟,加之刘秀有意联络,他也自然处处帮着刘秀说话。
在目前极端复杂、困难的政治环境中,刘秀成功地处理了跟所有人的关系:该蒙的被蒙住了,该安抚的被安抚了,该争取的被争取过来了。
同时,刘秀也给自己预留了后路:一旦宛城形势恶化,立即抽身另起炉灶!
绝大部分史料在介绍刘秀这一段艰难岁月时,只是说他主动谢罪以图生存。其实刘秀在从前线回宛城谢罪的同时,就作好了必要时抽身动武的周密部署!
刘秀的短期具体打算是:先来文的,不提报仇,光检讨自己的错误,争取顺利把“复兴汉室”的大旗拿走,这是上策。一旦文戏演不下去,绝不能坐以待毙,立即抽身动武,这是中策。没有下策。
他的文戏可以说表演得很好,大家都看到了。
刘秀前不久拿下父城、收降冯异之后,对冯异的能力和忠诚十分满意,就安排他继续处理包括父城在内的颍川郡五县的军政事务。
冯异打仗、理政都很内行,本来就是新莽颍川郡郡掾,职责就是巡守这五个县,现在铁下心来跟着刘秀干,决心把这五个县打理成刘秀的可靠的根据地。
所以,刘秀在抵宛作检讨的时候,已经布好了局:安排冯异好好经营这五县,作为他随时跟更始翻脸、立即抽身动武的可靠根据地。
刘秀在宛城时,刘玄一伙儿有的似乎看到了刘秀的这步棋,就派其他将士进攻父城等地。
冯异只忠于刘秀,率众坚守抵抗,未曾让对方得手。
刘玄一伙儿在背后琢磨人、玩阴招还行,大多不擅长干重活儿、打硬仗,先后派出十几拨人马都没有把父城等地拿下。
刘秀不仅为自己准备了另起炉灶的可靠根据地,而且还悄悄部署自己的势力向纵深发展:安排若干得力亲信回家乡发展力量,随时策应自己!
他们是铫期、王霸、祭遵。
这几个人在追随刘秀的征途上赤胆忠诚,做出卓越的贡献,均名列“云台二十八将”。
铫期,是颍川郡郏县(今河南郏县)人,身材魁伟,容貌端庄,威严有度,注重信义。他本出身新莽官宦之家,父亲铫猛曾任桂阳太守。老爸去世时,铫期服丧三年,其孝义很受家乡人敬重。
刘秀拿下颍川时,经冯异推荐,召来铫期,委任他为“贼曹掾”。
“贼曹掾”的职责是缉捕盗贼,是个很重要的职务。刘秀刚认识他不久就委以重任,可见对他的信任。
刘秀果然没有看走眼。后来刘秀独立发展时,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铫期对刘秀的忠诚从未改变。
铫期作战勇敢机智,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手刃敌人,虽自己负伤也在所不惜;他治军严谨,手下将士纪律严明,每每攻城拔寨,从不发生掳掠老百姓的事情,这在当时已经十分难得;他对刘秀至忠至诚,除很少时间被派出差或者担任地方大员外,一生忠心耿耿地护卫在刘秀身边,生死不离。
这样一个优秀的铫期,刘秀在抵达宛城向刘玄作“检讨”时,安排他回家乡“待命”。
王霸是颍川郡颍阳(今河南许昌市西)人,出身书香门第和干部家庭,祖父当过诏狱丞,父亲当过郡决曹掾,他本人也做过狱吏。
王霸很有抱负,平时言行举止慷慨有大志,老是嫌做狱吏无所作为,他的父亲较为开明,就安排他游学长安,寻找发展机会。当刘秀最初起兵路过颍阳时,王霸返乡,率领亲朋好友前去拜谒,表示愿意追随刘秀建功立业。
他诚恳而谦逊地说:“将军您兴起义军,我不自量力,仰慕您的威望和德行,很想跟随您行军打仗,以身效劳。”
刘秀见他气宇轩昂,也待之以礼,诚恳地说:“我做梦都希望得到贤能之士的帮助,让我们共同成就一番事业,坚持不懈,努力到底。”
从此,王霸开始追随刘秀南征北战。
刘秀对王霸也没有看走眼。昆阳血战中,王霸紧随刘秀身边,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刘秀最困难的时候,跟着王霸一起来的亲朋好友实在受不了那份苦,一个个离开了,他则坚定地追随刘秀不改初衷。
刘秀对他的忠诚很感动,说:“当初从颍川追随我的人都走了,只有您留下来,真是疾风知劲草,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疾风知劲草”这句对人的忠诚可靠的形象比喻,就是出于刘秀给王霸的评价。
眼下,这样一个忠诚可靠的王霸,也被刘秀安排回家乡颍阳发展力量。
还有一个祭遵,也是颍川郡颍阳县人,与王霸是老乡。
他从小喜欢读书,虽然家庭富裕,本人在县衙上班,但他生活十分节俭,待人接物谦恭有礼。
母亲去世的时候,他亲自背土筑坟。
有一次,一个地方基层干部欺负他,他积极结交侠士,把这个干部杀了。原先县里的人都认为他是个软弱、怯懦的读书人,打这个事儿以后,大家都畏惧他的胆识。
刘秀在昆阳大捷后回军经过颍阳,祭遵以县衙干部的身份数次求见。刘秀欣赏他的气质修养、风度仪表,就收留并任命他为门下史。
后来,祭遵作为刘秀的儒将,纵横疆场,屡战屡胜;他执法如山,不避亲仇;他克己奉公,一生尽忠。祭遵一生对刘秀忠心耿耿,加之品格高洁,能力出众,功勋卓著,自始至终都得到刘秀的高度重视和信任。
现在,同样忠诚而优秀的祭遵,也被刘秀安排返乡“待命”。
好了,有冯异的五个县为可靠的根据地,有这样一批与冯异一样出色和忠诚的铁杆粉丝策应,刘秀并不孤独。所以,刘秀抵宛城作自我检讨,绝非束手就擒,送上门让刘玄一伙儿收拾。恰恰相反,他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目的是为了向刘玄和更始王朝借“光复汉室”的旗帜。
当然,这是上策,也是一个险招。
他成功了!
在宛城被冷藏的这几个月,既险象环生,又令人窒息,刘秀终于成功地度过了!
在这些艰难的日子,他的新娘阴丽华也给与了他宝贵的支持。
这些天来,阴丽华始终伴随在刘秀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的生活,陪他伤心,陪他落泪,陪他思索和憧憬将来的日子,使他在虎穴里、冰窟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直到再次被刘玄派去出差,刘秀才再次安排娇妻回新野娘家去。
实习洛阳——真正的机会只要一次就够了
公元23年9月,也就是王莽被各路起义军和长安居民切成碎片儿不久,刘玄等人打算就近迁都到洛阳,到大城市去发展。
到大城市去发展,是大家起事的一个梦想,但大城市是个什么样,大家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大家本来出身于山野草泽,根本没有任何大城市生活经验,在王莽逼迫下,大家才拎着脑袋闯荡,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对不起,大家说不准。
经过反复考虑,刘玄等人觉得这活儿非刘秀莫属。因为只有刘秀在长安上过大学,有文化,还会打仗,也就是说,刘秀有城市生活经验。
于是,他们派刘秀以代理“司隶校尉”的身份,打前站,先去洛阳整修办公场所,做好前期准备。
这应该说是刘秀韬晦之计的重大成功。
这说明刘玄等人对刘秀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因为迁都不是小事,做前期准备显然是个重活儿,“司隶校尉”也是个十分重要的职务;同时,他们对刘秀又不完全放心,正是因为这个职务重要,不能让刘秀干长,先让他代理一阵子。
既要他干活,又要能够卡住他,这是刘玄一伙儿的既定方针。
“司隶校尉”是前汉武帝晚年时开始设置的监察官,秩禄二千石,负责监察中央各级干部及京畿七郡的地方干部,纠察缉捕各类重大案件,后来还兼有类似刺史一样掌管京畿地方政务的职责,职权重要而庞大。
所谓“行”“司隶校尉”,即代理此职。“行”是前汉时期任用干部的一种方法,就是说某个职位出缺未补,又一时没有合适人选,暂时由某个干部代理行使职权,也是一种临时措施。
更始王朝为了标榜自己继承西汉政权的统续,不仅有的官职沿用前汉官名,而且干部任用方法也比照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