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6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卿请韩先楚将郭兴福教学法的影片拿来看了,也觉得不错,他即向林彪报告,并于1 月下旬到南京军区召开现场会,对郭兴福教学法的推广进行具体的组织和研究。

现场汇报表演开始了。

信号一发出,模拟战场上霎时炮声轰鸣,硝烟滚滚,郭兴福带着他的小分队冲了出去。一切假设的物体在郭兴福眼中都活了,他们把坟包当成了正喷射着火舌的碉堡,把草人当成了穷凶极恶的敌人。他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扑向敌人的阵地,摸爬滚打,左右开火,逼进“敌人”了,肉搏开始了,他们大声喊着“杀——”,明晃晃的刺刀凝聚着阶级仇恨,直刺敌人的胸膛。

罗瑞卿此时正患着重感冒,咳嗽不止。但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紧紧跟上郭兴福小分队的运动。小雨变成了大雨,一脚下去一个泥坑。小分队在郭兴福带领下奋勇拼杀,罗瑞卿深一脚浅一脚地紧随其后。这场维纱维肖的模拟表演,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汇报表演结束后,罗瑞卿握着郭兴福的手,激动地说:“郭连长,我谢谢你!军委谢谢你!你把兵带活了。”

郭兴福抹去脸颊上的汗水和雨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与会的领导纷纷与郭兴福和小分队战士握手,表示钦佩和赞许之情。

接着,又举行了在学习郭兴福教学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分队的军事表演,又使人们大开眼界。

在看了一个班的防御表演后,副总参谋长张爱萍说:“从红军起到现在,还没有看过一个班的防御搞得这么好。”

当看到一个侦察分队表演飞檐走壁的功夫,连指导员也上了房时,罗瑞卿兴奋地说:“这要拿到北京去卖票,也会满座的。”

在总结大会上,罗瑞卿号召全军学习郭兴福,赶上郭兴福,掀起一个练兵热潮。

会议结束后,罗瑞卿怀着极大的兴奋,在1 月到10月的时间里,不辞劳苦,不畏寒暑,先后十三次跑遍了全国许多地方,深入部队,了解情况,观看表演,极大地推动了这一群众性练兵热潮的发展,各部队也涌现出了许多技术能手、技术尖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罗瑞卿这种热情与敏锐,来自他对这件工作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他担任着总参谋长,军队的主要任务是保卫祖国,不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自然是他的职责。他认为在我们的军事装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改观的现实面前,我军传统的练兵方法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决定的作用。何况,他本能地感到,林彪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在突出政治上已经做了不少文章。但突出政治不能光是一句话。他在1963年到某岛考察设防情况时,就针对那种动辄给戴上单纯军事观点的帽子,空喊政治口号的情况说过这样的话:为了党的事业不要避嫌,不要怕人家说单纯军事观点,政治不挂帅。政治挂帅不是空头的,是有具体内容的。首先觉悟要提高,要忠于党的事业,忠于个人的职守。光嘴上喊政治挂帅,没有实际行动,战备工作就一事无成,那叫什么挂帅?大寨所以好,就是因为生产出大量的粮食;大庆所以好,就是因为生产出了石油。余秋里同志独臂,他住在牛棚里指挥油田会战,你说他政治不挂帅,哪有这么大的干劲?他就不怕人家讲政治不挂帅。

政治里面也包括军事,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嘛!军事里面也有政治。我们党说完成一项任务具有政治意义,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军事就是政治。

1964年6 月15日至16日,北京西郊射击场和十三陵水库。

在这两天中,罗瑞卿亲自组织了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尖子分队在北京西郊射击场和十三陵水库的军事表演,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汇报群众性练兵运动的成绩。

这次“大比武”的起因是这样的:从5 月15日至6 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5 月20日到21日,罗瑞卿与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一道、陪同周恩来、彭真、陈毅、贺龙等在杨村观看了北京军区各尖子分队的军事表演。表演结束后,周恩来高兴地对杨勇说:“好!兵就是应当这样练。

政治上强,再加上过硬的技术,军队练成这个样子,那就什么敌人也奈何我们不得。“5 月24日上午,在天津俱乐部召开的北京军区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和交流夜间训练经验现场会上,罗瑞卿称赞北京军区后来居上,比南京现场会议又有新的发展和创造,尤其是在夜战近战和打得准方面。他提出,训练要做到红、硬、活,又红又专;红第一,专第二,但一定要红专结合。之后,6 月初,他到济南军区观看济南军区先进分队和优秀民兵的军事表演,未出席中央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贺龙元帅汇报了北京杨村军事表演的情况,毛泽东听了很高兴地说:”有这样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告诉我也去看看?“会后,贺龙立即打电话将毛泽东的话告诉了正在济南的罗瑞卿,并说已通知北京军区准备迎接毛主席的检阅,通知罗瑞卿回京筹备。罗瑞卿建议增调济南军区的几个分队和民兵参加表演,得到贺龙的赞同。

6 月15日下午四时,天气晴朗。

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彭真、陈毅、贺龙、聂荣臻、李先念、李井泉、谭震林、乌兰夫、陆定一、康生、薄一波、李雪峰、刘澜涛、杨尚昆、萧劲光、许光达及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委负责人来到了西郊射击场。按照毛泽东的吩咐,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几位大姐和郝治平、王光美也来观看表演。后两位还被通知,毛泽东将在十三陵水库游泳,邀请她俩也参加。

毛泽东兴致勃勃,领导同志们也一个个兴意盎然。

比武汇报开始后,罗瑞卿,还有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可以说是场上最活跃的三个人。罗瑞卿的情绪非常高,不时地回答着领导同志的提问,如数家珍地向他们介绍着那些特别优秀的选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罗瑞卿始终不离开毛泽东左右,由于这些表演他都看过,便主动向毛泽东作介绍,同时兼顾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他们提问什么问题,他便去作解释。

“叭、叭、叭……”随着清脆的枪响,两位半自动步枪手对一百五十米外的八十个钢板胸靶进行速射,枪响靶落,弹无虚发。

两位山东女民兵打汽水瓶,一枪打碎一个,十个汽水瓶一扫而光。

接着是精度射,单臂射击,双枪射击……

每进行完一项,毛泽东和刘少奇都高兴地鼓起掌来,周恩来、邓小平则连声称赞“打得好!”

当济南军区战士宋世哲表演完毕半自动步枪速射后,罗瑞卿走下主席台,把那支枪拿来给毛泽东、刘少奇看,并向毛主席、刘少奇介绍说:“这是我们自己造的半自动步枪,打得快,打得准,性能很好。我们打了几十年仗,都没有用过这样好的枪。”

毛泽东放下手里的望远镜,饶有兴致地接过枪瞄了瞄,满意地点点头。

一位摄影师摄下了这珍贵的历史镜头,上面有四个人,毛泽东、罗瑞卿和两位杨司令。

当山东省两位女民兵打五十发子弹,分别命中四十九发和四十七发后,罗瑞卿又走下主席台,把弹孔密布如蜂窝的靶子拿上来给毛泽东、刘少奇看。

毛泽东、刘少奇都十分高兴地回过身来向看台上的观众鼓掌。

当济南军区的双(手)枪表演结束后,罗瑞卿忙向毛泽东、刘少奇介绍说:“这都是些侦察兵,用的是我们自己造的手枪。”

说完,又吩咐人下去拿来几支手枪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看。

在冲锋枪、机枪射击表演后是八二迫击炮无炮盘、无瞄准具简便射击,罗瑞卿告诉毛泽东说:“这是赵章成的发明。当年,领导抢渡大渡河,他就是用这种办法三发炮弹支援十七勇士过桥的。”

看完射击比武后,毛泽东对领导同志们说:“兵是练出来的。子弹可以多打些,要多打,多练,平时多用一些子弹,打起仗来就省子弹,打得准嘛。”

接下来是汽车驾驶员表演过铁轨桥,当看到车又顺着铁轨倒回来时,毛泽东笑眯眯地说:“谁说不能开倒车?这不是开倒车嘛!”

周围的人都被毛泽东的幽默逗笑了。

在第二汇报表演场,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兴奋地观看了侦察分队的捕俘技术、搜索表演,以及攀登高大建筑物和夜间课目的表演。

侦察兵们在一座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