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5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了淮南与苏中、苏南的联系,维护了淮南抗日根据地和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联系。

此外,被俘日军10多人经过教育,组成了淮南反战同盟,帮助我搜集情况,管教日俘,散发传单,进行反战宣传。在一次反“扫荡”中,还识破了化装民工向我偷袭的一个日军大队,为淮南人民抗日斗争做了有益的工作。

(五)动员青年参军,壮大主力部队1944年12月至翌年初,在华中各抗日根据地逐步巩固和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为准备执行新的作战任务,我师四旅恢复了3 个团的建制;五旅免兼路西军分区,准备渡江南进,后因情况变化,南进计划没有实现;重建第六旅并兼路西军分区,旅长兼司令陈庆先,政委黄岩,副司令兼参谋长饶守坤,政治部主任汪少川。辖十八团、巢北支队、淮西独立团和定远、定凤怀、凤定嘉、滁全、定合等县总队,6 月又组建了第十七团。

为了壮大主力部队,1944年底和1945年初,淮南地区掀起了大规模参军热潮。路东、路西地委和军分区动员青年参军,模范队(基干民兵)上升为主力部队,仅参军的青年就有1。5 万余人。到1945年底,二师主力部队发展到3。5 万余人,地方武装为1。5 万余人。

两年多来,我淮南抗日根据地军民,经过艰苦努力,积极对敌作战,日伪被我压缩到津浦、淮南两条铁路沿线和一些孤立据点。顽军的不断进攻被我粉碎,部队得到了加强和发展,根据地得到了巩固与扩大。这一系列的胜利,为迎接战略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参加战略反攻,夺取和保卫抗战胜利果实1945年8 月,抗日战争的局势发生急剧转折。8 日苏联对日宣战。9 日苏联红军开进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我党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最后一战》的文告,10日日本发出乞降照会,同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军民向日伪军发起进攻。新四军军部指示我师向津浦铁路南段和淮南铁路沿线出击,迫使日伪军向我投降,并与第三、第四师共同占领津浦线。17日,我二师集中路东部队,组成淮南独立旅,加强反攻力量,旅长罗占云,政委李世焱,副旅长兼参谋长谭知耕,政治部主任王敬群。

为了反对蒋介石垄断受降权利,夺取和保卫抗战胜利果实,根据军部的命令,我师一方面向日伪军开展政治政势,发出限期向我投降的通牒;一方面积极对日伪军采取军事行动,各部队分别向津浦、淮南两条铁路和长江北岸的日伪据点进击。四旅向滁县、全椒进击,攻克了陡岗、腰铺等10余处据点。五旅向蚌埠及其外围刘府、炉桥等据点进击,直逼蚌埠城下,歼敌200 余人,缴获山炮一门。六旅向淮南铁路沿线进击,攻克了朱家巷、柘塘街等据点,逼近了水家湖,歼敌100 余人。独立旅向长江北岸进击,收复了水口镇,消灭日军30余人,缴获步兵炮一门。三师第七、第八旅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率领下,进到淮南津浦路西定远地区,与我师部队会合、准备与企图向我东犯的桂顽决战,后因情况变化,三师部队又回师苏北作战。各县地方武装向本县境内日伪据点出击。我淮南部队先后收复了来安、定远、盱眙、嘉山、六合、天长等6 个县城,拔除了日伪军的村镇据点,使淮南的广大地区连成一片。8 月13日,争取了伪警卫三师师长钟剑魂率部3000余人在六合起义。我师还组织了南京支队,曾兵临南京城下,准备配合一师接管南京。我师部队反攻持续了半个月,作战200 多次,歼敌(合起义)9000多人,在蒋、日、伪合流的情况下,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蒋介石为了抢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在美帝的支持下,调集部队迅速向被我解放区包围的大中城市开进,并不断进犯我解放区。在淮南地区,1945年8 月,桂顽第七军3 个师进占津浦、淮南铁路沿线的蚌埠、合肥、滁县等城市。1946年1 月,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五十八旅攻占长江北岸的我六合县城,另两个旅进占南京到龙潭一线的长江两岸。因此,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1945年9 月19日,党中央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总方针。中央军委遂决定,山东大部主力调赴东北,新四军大部主力调赴山东。我二师师部和第四、五旅于1945年10月由罗炳辉师长率领,北上鲁南,与四师九旅合编为新四军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罗炳辉,副司令员韦国清,参谋长詹化雨,在津浦铁路中段作战,打击北犯之敌。同月,淮南行署分建为华中苏皖边区政府的第三(路东)、第四(路西)两个行政区。二师主力北上后,淮南区党委和淮南军区于1945年12月重新组建,周骏鸣任军区司令,肖望东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梁从学任副司令兼参谋长,余立金任政治部主任,朱云谦任副参谋长,胡弼亮任供给部部长,阮汉清任卫生部部长。辖六旅、独立旅和华中第三(路东)、第四(路西)两个军分区。1946年1 月,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韦国清,政委赵启民,参谋长詹化雨,政治部主任邓逸凡。同年5 月中旬,国民党调集桂军9 个团的兵力,侵占了我淮南津浦路西地区。6 月,内战全面爆发,为准备反击蒋介石对路东地区的进攻,我师五旅于7 月初由山东回师淮南,组成新二师,师长周骏鸣,政委肖望东、副师长成钧,副政委赵启民,副师长兼参谋长梁从学,副参谋长宋云谦,政治部主任余立金,下辖五旅、六旅、独立旅、特务营和路东、路西两个军分区,共3 万余人。7 月中旬,国民党集中第七十四师五十八旅和新五军等部队大举进攻路东地区,我淮南部队经半个月的奋勇抗击后,于7 月底奉华中军区电示,除留下少数部队坚持淮南敌后斗争外,分别转到苏中、淮宝地区作战。

淮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到抗战胜利,淮南根据地拥有人口330 万,面积3 万平方公里,建立了17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我二师在巩固和发展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主力部队从其前身算起,由一个支队的3100余人发展到4 个旅11个团共3。5 万余人;地方部队以一部分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为基础发展到两个军分区15个县总队(独立团)共1。5 万余人;民兵20余万人。此外,二师还调给七师一个红军团,抽调了一个旅的各级干部到东北地区工作。二师在坚持淮南敌后抗战的斗争中,牵制和打击了军事上占优势的敌人,保卫了淮南人民。据不完全统计,二师(包括其前身)在抗战中,对日、伪、顽军作战大小3400多次,共歼日、伪、顽军6。1 万余人,并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与物资。二师和淮南人民在抗战中涌现了大批的英雄人物,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共伤亡2 万余人,其中先后牺牲和病故的县团以上干部就有高敬亭、文明地、徐庚、桂蓬洲、田丰、曾昭铭、刘树藩、王少香、何结荣、顾士多、徐世奎、刘景胜、高昆、漆承宏、凌云、纪正、方和平、郑行郯、林英坚、程式、汪立斌、余海青、陈世新、王枫、吴师孟、浦风、汪心泰、王凤岐、陈宗胜、李秉初、童汉章、陈之道、许言希、郑维发、朱茂绪、徐康明、刘述叙、许午阳、何于庆、王福生、桂本奎、梁明伦、王胜凯、彭济五、周传学等同志,他们用血汗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史章。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远激励后人奋勇前进。

淮南二年 邓子恢淮南抗日根据地是鄂豫皖红军改编的新四军开辟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先后长征后,鄂豫皖红军成立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任军政委,领导整个鄂豫皖边区党政军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红二十八军和豫南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辖七、八、九3 个团,高敬亭担任四支队司令员。

新四军成立后,党中央的意图是要新四军到敌后去建立根据地,江南新四军向上海(京沪铁路两侧)挺进,江北新四军向津浦路东挺进。但高敬亭消极执行中央命令,坚持将部队留在皖中舒城、无为地区,中央派董老、郑位三去说服都说不通,1938年底,军部又派军参谋长张云逸率2 个连过江到江北,沿途见了高敬亭部下林维先(支队参谋长)、詹化雨(九团长)等干部,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他们都赞成中央路线,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