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国十大将军传-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驻地,黄克诚协助战区农运委员会很快查出了红枪会破坏交通的真相,使问题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不久,黄克诚升任三十六军二师四团政治指导员。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时候,国民政府内部危机四伏。

1927年4 月12日,蒋介石终于暴露出其假革命真反共的狰狞面目。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

5 月21日,驻守长沙的许克祥独立团发动叛变,捣毁省总工会等革命组织和机关,释放被关押的全部土豪劣绅,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横遭捕杀。

中华大地风云突变,东南各省鬼蜮横行。

已经迁都武汉的国民政府正面临严重危机。6 月10日,汪精卫集团与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密谋“分共”。远在河南前线的黄克诚虽然不了解后方一系列事件的详情,但是在震惊与愤慨之余,也隐约嗅出了不祥的气息。

部队中共产党员纷纷离去,连党员会也没人开了;听说长沙发生了许克祥叛变,有一万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被杀,唐生智口头上声称惩办许克祥,但一直未有动作……

黄克诚不禁有些迷茫,自己应该何去何从?留下来会不会出问题?即使离开,又该到哪里去?党组织又迟迟不见来人与他联系。左思右想之后,黄克诚决定请几天假,到武汉找上级党组织请示。

这时,武汉空气异常紧张。

黄克诚来到武汉,找到了第二师政治部主任曹壮父,请求指示。

曹壮父问明了黄克诚在团里的各项情况后,认为黄克诚一时还没有什么危险,便要他先回去,三个月内,一定派人与他联系。

黄克诚奉命返回驻地。

恰在此时,一封家书传来,令黄克诚陷入悲伤中。原来,他的好友黄庭芳被反动派杀害了!黄庭芳是他学生时代的好友。想当年,两人筹组“永兴旅衡学友互助社”,一同寻找共产党,一同加入党组织,后来一同进入中央政治讲习班。如今,故人逝去,心痛不已。

形势在不断恶化。

7 月15日,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疯狂叫嚣“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南国天昏地暗,血雨腥风。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黄克诚对于唐生智的旧军队完全失去了信心。

三个月很快过去了。黄克诚望眼欲穿,党组织仍然没有派人与他联系。

黄克诚真有些担心失掉党组织关系了。10月的武汉,雾霭低垂。

街上行人稀少,军警荷枪实弹,来回走动。整个武汉已经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黄克诚离开部队,来到武汉,已经有许多天了。寻找党组织,是他再返武汉的惟一目的。

这些天来,他不顾危险,天天在街上“闲逛”,希望碰上熟识的党员同志,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好在他身着唐生智部队的军装,不致引起敌人的注意。

共产党员被杀、脱党的消息天天出现在大小报纸上,但黄克诚丝毫不为所动。

在一个雾气弥漫的傍晚,他又来到街上,四处“闲逛”。当他走到江汉关附近时,迎头而来的一个过路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此人似曾相识!

突然,一道灵光闪过,他记起来了,此人叫何家兴,是四川人,留法勤工俭学时加入共产党,后来他还去莫斯科学习过。黄克诚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紧走几步,一把拉住了那人的衣袖:“家兴兄!”那人先是一惊,猛抬头,认出了黄克诚。但是,他稍犹疑片刻,一言未发。

黄克诚知道,他对自己有所顾虑,非常时期嘛。于是,黄克诚悄声道:“我是专为找党组织而来武汉的,你知道不知道党组织的下落?”

黄克诚开门见山。

何家兴听完,下意识地往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人注意他俩。他顺手从身上掏出个小本子,撕下一页,匆忙抽笔写了一行字,然后迅速塞到黄克诚手里,一扭头走开了。黄克诚趁四下无人,展开纸条一看,上面写有一个地址。黄克诚明白,这是接头地点。

第二天,黄克诚赶往纸条上写的那个地点。

在武昌长江边的一条小街上,黄克诚终于找到了接头人。相互一见,大家不禁喜出望外。原来,接头人黄克诚认识,是他在中央政治讲习班的同学刘镇一、朱国中夫妇。在喜悦的重逢里,黄克诚接上了组织关系。

几天后,党组织派人来到黄克诚的住处,交给他一封组织介绍信,派他到长沙,与湖南省委接洽联系,参加湖南地方党的工作。

黄克诚离开武汉,径赴长沙。

然而,黄克诚来到湖南后,一切并不顺利。

黄克诚先在长沙与省委接上关系,等待省委分配工作。几天后,省委介绍他去衡阳,找湘南特委。

在衡阳的一个小商店里,黄克诚按预定接头办法前去接头时,对方不肯与他接头。

黄克诚十分纳闷,回到住处仔细一想,不禁笑了:自己身穿一身国民党军装,谁敢轻易相信自己,与自己接头呢?!如今,这副行头,不像在武汉,派错了用场。黄克诚便几次三番去接头处,与对方搭话,但人家不理不睬。

黄克诚真是没了办法,现在自己该如何是好呢?黄克诚最后决定,先回家乡永兴。那里熟人多,说不定能找到当地党组织,然后再设法与上级党取得联系。

一生刚正耿直、严以律己的黄克诚在回顾大革命失败前后自己的表现时,用朴实而率真的笔触剖析道:回顾大革命失败前后这段历史,深感自己的政治水平大低,思想幼稚,在许多问题上都带有盲目性,更不懂得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革命运动的曲折性。因而,我对大革命失败,对蒋介石、汪精卫、唐生智等相继叛变革命,毫无思想准备。当时,我曾对陈独秀颇为迷信,以为此人很有本事,在党内很有威望。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陈独秀所推行的右倾投降路线,正是大革命失败得如此惨痛的原因之一。……而我自己当时好像蒙在鼓里一样,在武汉国民党公开叛变,到处捕杀共产党人的时候,还不知道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已经失败了。①第二章战湘南上井冈壮志终不移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倒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刀之下。

1927年8 月1 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8 月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从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9 月9 日,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爆发。不久,起义队伍奔赴井冈山地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

全国各地武装起义风起云涌……

1927年秋。新谷刚刚登场。

黄克诚步履匆匆,回到了家乡永兴县油麻圩下青村。故乡的山山水水已经近在眼前,久违了的稻谷香味不知不觉扑入鼻孔,黄克诚内心深处不禁生出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自从踏上革命征程的那天起,他已经将整个身心交给了党,交给了所有的劳苦大众。革命活动的繁多,北伐战场上的拼杀,使他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想家,想念家中的老父老母、兄嫂小弟。如今,看到母亲那瘦削的身影,那喜极而位的表情,看到父亲虽一言未语,但眉宇间掩藏不住的关切与探询,看到兄嫂、小弟笑逐颜开的样子,黄克诚的眼睛湿润了,他心里感到是那么的歉疚与不安。

一切很快安顿下来。农村的生活是平淡而又清苦的。

亲情纵然让人感伤难忘,但是黄克诚并没有忘记回来的初衷:寻找当地党组织,设法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

因此,短暂的休息之后,黄克诚井没有沉迷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里,他开始频频出没于县城、村落间,一边详细了解家乡党组织的情况,一边设法联系一些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革命积极分子,以期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后,迅速开展革命活动。

白色恐怖也笼罩着永兴这座偏远小城。

黄克诚的好友,永兴县共产党的创始人、县农民协会委员长黄庭芳就是在这里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残酷杀害的。

县农民自卫军负责人尹子韶,这位黄克诚读高小时的老师,则被冠以“暴徒头子”,正遭敌通缉。

永兴县党组织受到了严重破坏。

很多在外地读书的青年学生,其中不乏共产党员、青年团员、革命积极分子,但苦于无法与党组织联系,都暂时躲藏在家乡。

黄克诚了解到这些具体情况后,首先与外地返乡的学生刘申、邝振兴、李卜成、刘木等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