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狡猾的敌人急忙调整了兵力,除一部分火力对付侧后外,集中了全部力量,从正面向我们发起了更疯狂的进攻。面对着穷凶极恶的敌人,徐海东副军长的两眼放射着愤怒的光芒,他沉思了片刻,和团里领导同志商量了一下,转过身来对通讯员命令说:“命令一营从右翼反击!”
“命令二营从左翼反击!”
“是!”通讯员行了个军礼,踏着泥泞的小路,向一、二营的阵地跑去。
我军形成了对敌夹攻之势,三营和重机枪连在正面打,一、二营从两侧打,大家无不佩服徐副军长的指挥艺术。密集的子弹从几个不同方向飞向敌群。他们一看骑在马上目标太大,一个个从马上跳下来,伏在地上向我射击,敌我双方互相对峙着。
这时,一个通讯员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徐海东同志跟前,喊了声“报告!”。
“什么事?”徐海东问。
“吴政委负伤了”。
“啊!……”徐副军长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焦急而又关切地问:“伤势怎么样?”
“很重。”通讯员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回答。
原来战斗打响后,军长程子华和政委吴焕先听见枪声,迅速研究决定:程子华同志留在南岸,吴焕先同志和军干部教导队前去支援。吴政委带领一百余名同志,冒着被急流卷走的危险,涉水过河,绕到敌侧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烈开火。愚蠢的敌人连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自己的背后出现一支部队。敌人受到了沉重打击,急忙抽调一部分兵力对付军教导队。子弹呼啸着落到阵地上。吴政委伏在机枪旁,拿着望远镜观察,亲自指挥两挺机枪向敌人射击。敌人一次又一次冲锋都被打退了。忽然,一颗子弹飞来,吴政委的头部中弹负伤,伤势非常严重,医生正在抢救……。
吴焕先同志是鄂豫皖边区早期革命运动领导人之一。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他作为省委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参加重建红二十五军和领导红二十五军各个阶段的斗争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在部队中享有崇高威信。徐海东和吴焕先一九二七年秋一起参加黄安暴动,尔后,又一块坚持斗争好多年,转战万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互相支持,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是最亲密的战友。现在,徐海东真想马上去看看老战友的伤势,但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着。全体同志多么需要他继续指挥打退敌人的突然袭击啊!他只好含着眼泪说:“一定要全力抢救!”他又详细地询问了教导队的战斗情况,通讯员一一作了汇报,他语重心长地说:“告诉同志们,坚决配合二二三团把敌人消灭掉,为吴政委报仇。”通讯员说声“是!”便消失在风雨中。
干部战士听到吴政委负重伤的消息,心里象刀绞一样难受。
此时此刻,徐副军长把悲痛都集中到对敌人的仇恨上,他说,我们要以牙还牙,彻底消灭这股敌人。
他的话音刚落,“坚决消灭敌人,为吴政委报仇!”的口号声响在阵地上空。愤怒的火焰在每个人心中炽燃地燃烧着。泪水模糊了视线,大家迭擦眼泪,向敌人射出了一颗颗仇恨的子弹。
徐副军长见全线出击的时机已到,便命令司号员吹起了冲锋号。
顿时,口号声、冲杀声响成一片。干部战士手中的各式轻重武器又更加愤怒地吼叫起来。敌人死的死,伤的伤,人仰马翻。敌团长马开基见势不妙,慌忙从地上爬起来,想骑马逃跑,可是,刚上马,“叭!”的一声,他从马上一头倒栽下来,一命鸣呼了。蒋介石的这个忠实反共走狗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匪兵们见团长被击毙了,都纷纷抢马逃命,有的马失去控制,张开蹄子四处奔跑,人马互相拥挤着、践踏着。我们一边追、一边打。四挺重机枪又发挥了威力,敌人逃到哪,机枪子弹就象炒豆似的“噼噼啪啪”跟到哪。在我猛烈的火力的扫射下,敌人逃进了一深沟。这条沟三十多米深,约六十米宽,几公里长,一头通往塬上,一头通到(氵内)河边。敌人妄图顺着沟避开我火力,从(氵内)河方向逃跑。可是,进了沟,就陷入了灭顶之灾:沟里积了水,马蹄陷在泥里拔不出来,敌人想弃马逃跑,但泥很暄,跑不动,他们连滚带爬,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浆,狼狈极了。顷刻间,敌人的骑兵成了泥兵,活马成了死马。我们一下冲到沟沿上,用机枪封锁住两头,敌人真是插翅也难逃了。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失败。有的还躲在马肚子底下负隅顽抗。这时,徐副军长赶上来了。他把牙一咬说:“狠狠打!”又是一阵子弹、手榴弹。有的同志一边往下扔手榴弹,一边叫着:“叫你尝尝红军的厉害!”硝烟弥漫了战场,破片四周飞迸。炸得敌人血肉横飞,鬼哭狼嚎。爆炸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敌骑兵团覆灭的哀乐。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敌骑兵团全部被歼灭了。
战斗结束后,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吴焕先政委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了。干部战士无比悲痛。夜幕降临了。大家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沉默着,哭泣着。徐海东,这个使敌人闻风丧胆、无比刚强的军事指挥员,在鄂豫皖革命根援地游击战争最困难时期,在长征路上,全军被困、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都从没掉过一滴泪;而今自己最亲爱的同志牺牲了,他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一颗颗滚落下来。
第二天,(氵内)河的水位下降了。部队过河后,在南岸的一个村庄附近,军首长把全军同志集合起来,沉痛悼念在反突袭战斗中牺牲的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程军长、徐副军长先后在会上讲了话。他们号召全军同志,继承吴政委的遗志,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致,多打胜仗,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央和一、四方面军,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将革命进行到底。
部队要出发了。我们不时地回过头来,默默地向北岸眺望,再看一看永生不能忘怀的四坡村,再看一看吴政委的坟墓,向敬爱的吴焕先同志告别:吴政委,反突袭战斗胜利了,敌骑兵团消灭了,我们为您报了仇,请安息吧!
红旗招展,军号嘹亮,我们在程军长、徐副军长的带领下,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徐海东“雪中送炭” 陈兴陕北的冬天,比鄂、豫、皖和陕南来得早,冷得多。
11月中旬就下了场雪,结了冰,寒风刺骨。从鄂皖革命根据地万里长征来到陕北的红军指战员,有的穿着薄薄的棉衣,有的还穿着单军装,普遍感到难以抵御北方的冬寒。徐海东、程子华等军团部领导人多次研究,要供给部想方设法给部队添些衣服,加厚被絮,买此羊肉,买些山药蛋,使指战员能过个温暖的冬天。
就在徐海东筹划如何解决红15军团度过冬天这个难题时,一天傍晚,中央红军负责后勤工作的杨至诚来找他了。他们互相问好之后,杨至诚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递给徐海东说:“这是为这件事来的。”
徐海东接过纸条一看,是毛主席写给他的,要向红15军团借2500元钱,以解决中央红军当前的吃饭、穿衣问题。徐海东看完信,心里十分不安。他深深责怪自己只想到红15军团过冬问题,没有想到党中央、中央红军的困难,现在倒要毛主席亲自写信借钱,这太不应该。他羞红了脸,自责地拍了下脑袋,说:“哎呀,我怎么没有想到!”
杨至诚看见徐海东脸红了,以为他有难处,连忙说:“你们转战一年多,一定也有不少困难,更是没有钱,就不要为难。”
“你说到哪里去了!”徐海东有点难为情说,“我们有钱,请你先回,明天我一定派人把钱送去!”徐海东平时很少过问经济帐目,不清楚红15军团现在究竟有多少钱,他只知道原先有七八千元,不知道现在还剩多少。送走杨至诚后。他急急忙忙来到供给部窑洞前,听到里面传来噼噼啪啪的算盘声,便走了进去,只见会计正在油灯下算着帐。
“给部队的钱发了没有?”徐海东问。会计抬头一看是军团长,连忙站起来,以为徐海东是来催促他们快给部队发钱,便答道:“我正在赶着算分配账,明天,最迟后天,就把钱发给部队。”
“还没发就好。”徐海东接着问,“还有多少钱?”
“只有7000块钱多一点。”会计皱着眉头说。
“哈哈,还有这么多哪,真是大财主!”徐海东高兴地说,“怪不得有人说,供给部是‘守财奴’呢。”
“首长,这点钱算什么哪,我算来算去还不够分配,要是再有三五千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