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珍玉食-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香香听了他这话,就忍不住笑了起来。“我这不是觉得咱们家孩子吃亏么?”
  说着就忍不住抬了抬腿,抱怨道:“好痒。”
  谢三被她不小心踢了一脚,倒也不生气,只是拍了拍她的腿叫她不要乱动。
  “不给你揉开了,晚上你又抽筋了怎么办?痒痒你也先忍着吧。你不是很能忍么?抽筋疼醒了,也不知道叫我一声。”谢三不高兴地说。
  董香香就说:“你不是已经买了牛奶给我喝了。喝了牛奶抽筋也就会好了。”
  谢三却说:“那也得揉开了。”
  两人又闹了一会儿,才躺在一起睡了。
  董香香还不忘把谢三的大手放在她肚子上,两人睡熟了之后。一侧身,就成了谢三抱着董香香和孩子们一起睡了。
  九月里的天气虽然还有些热,一家人却睡了很香甜。
  
  由于许母不能亲自过来,所以拜师的事干脆就由谢三做主了。
  由于白师傅也是老派人,谢三也足够尊重她,这事办得十分正式得体。事后,谢三还请了亲友过来吃饭。
  常薇薇也曾想过拜白师傅为师,只是她到底年轻,心性也不定,现在又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面。她自然也知道白师傅大概不太可能收下她。只是细想想,她给董姐当徒弟似乎也不错了。所以,常薇薇也挺为董香香高兴的。
  除此之外,拜师当天,最开心的要算白师母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她这个师母也算董香香的半个母亲了。她本来就很喜欢董香香,这也算是得尝所愿了。
  自此,她更是以母亲的方式待董香香了。董香香自然也很珍惜她这份情谊。后来越发拿师母当做母亲看了。
  白师傅自然也愿意她们相处得好。只是,自从拜师之后,他就待董香香严格了不少。
  要不是看在她肚子里的孩子的份上,估计这会儿已经开始上辈子那种魔鬼式教育了。
  董香香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心生感叹。
  到头来,有些不好的事情变好了。可是,有些事情并没有改变。比如,师傅的教徒方式。
  只是,就算在接受一次严厉教育,董香香也是打心里愿意的。只为成全这份师徒情谊。
  
  事实上,从1979年开始,国家就允许向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者发放营业执照了。董香香这家小糕点铺子,自然也很顺利地拿到了营业执照。
  为了这事,他们还特意花了1000块钱,添置了一台冰箱。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王恒帮忙,他们的执照下来得还算顺利。
  到了1980年10月的时候,京城第一家餐馆正式开业,作为先进事迹模范人物进行了报道。
  有的记者一查,竟发现早在1979年底的时候,就有一家小糕点铺子也申请了营业执照。
  记者顺藤摸瓜找到了狗尾巴胡同。就发现那家八珍斋的铺子看上去虽小。排队卖饼的人却一路排到了街面上。
  这生意也太红火了些。他们家的饼真有那么好吃么?
  中年记者连忙跑过去,准备进行采访。却被那些排队的大爷大妈喝止了。
  “八珍斋有八珍斋的规矩,你想吃点心,就早点来排队。”
  “这样插队加三怎么能行呀?前面的人7点就来排队了。”
  记者被骂得脸都红了,只得解释说他是记者,特意来采访八珍斋的店主的。
  那些排队的人这才点头道。“原来是记者呀?这八珍斋还真是挺值得报道的。”
  遂又给他指了条道出来:“前面那个大肚子的小媳妇就是董香香。八珍斋就是她靠着卖糕饼开起来的。她的手艺好得很,只不过怀孕后就不做点心了。对了,近来,她还拜了一位很厉害的大师傅。现在大家都是来买白师傅做得点心的。”
  记者顺着方向往那边一看,就见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小媳妇,正笑容满面地跟大妈们聊天呢。那小媳妇年岁不大,可说得都是些家常里短的话题。她却很自然地能跟大家聊了下去。
  中年记者连忙走上前去,开口问道:“请问你是董香香么?”
  董香香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是呀,我就是董香香,请问您有什么事么?”她没说话的时候,嘴角就带着一抹笑意。说起话来,就跟透着一股和气了。
  中年记者又说道:“是这样的,我是华成报的记者,想采访你一下。”
  董香香听说他是记者,整个人都懵了。
  “我就是一个嫁进城里的乡下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跟邻里相处得都不错。这有什么可采访的?”董香香满脸疑惑地问。
  那记者就笑着说道:“你误会了,我不是采访那些,我是来采访你这个京城第一家私营糕点店店主的。”
  董香香听了这话,半天才想过味来。
  “我这八珍斋原来是京城第一家私营糕点铺呀?”
  仔细想想,1978年改革开放,1979年开始发放私营营业执照。搞不好她这糕点铺子还真是抢占了先机。只不过母亲的瓜子厂比她还早些,所以董香香一时间就没想到那么多。
  “可不是么?你就是第一家私营糕点铺子,所以我特意来采访你的。”记者看她这样,也忍不住笑了。


第77章 记者来了
  董香香突然意识到上了报纸,对她的八珍斋可是一个难得的打广告的机会。于是; 连忙把这位中年记者请到了院里; 又把白师傅请了出来。
  大家都坐好了,又到了一杯水; 中年记者才问董香香:“当初; 你是怎么想起开糕点铺子的?”
  这年头; 做个体户是会遭人白眼的。一般都是家里实在过不下去,才会走上这条路。可一看董香香面色就好,家境也算不错。更难得的是; 她做者糕点还得到了街坊们的认可。
  所以,这位负责经济报道的中年记者对她的经历还是很好奇的。
  董香香想了想; 也没说那些需得; 就直接说她外公就是白案厨师; 她小时候就有一种糕点情结,很小母亲就手把手教她做过饼。后来; 母亲和外公都去世了。她被养母收养,这些年养母对她很好。可是,传统的中式糕点就成了她很宝贵的童年印记。
  后来,到了京城独自闯荡的时候; 董香香首先就想到靠着自己拿手的传统中式点心养活自己。于是就开始摆摊,也幸亏那些和善的大妈一直在照顾她的生意。
  她就这么一路走了过来。从一无所有,到足以养活自己。后来,也有了这段感情,有了这么一个家。
  后来又在亲戚的提醒下; 她才知道应该开个铺子正正经经地做买卖。所以就申请了营业执照。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记者又问:“你一路走下来印象深刻的事情?”
  董香香想了想,开口道:“印象深刻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简直无从说起。好像我遇见了很多好心人,在我孤立无援的时候肯信赖我,帮助我。包括我现在的先生也是。
  让我觉得做人也好,做买卖也好,都要实诚,也就是厚道。你待人真诚厚道,好运气自然就来了。”
  这时候,谢三刚好回家了,董香香看着他面上就是一红。很快她就笑着说道:“我先生也好,师傅也好,包括那些热心的顾客都是我的缘分。”
  董香香心里到底是有几分成算的,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往对自己有利的那方面带。
  就这样她在记者面前,树立了一个朴实厚道的乡下姑娘形象。还有她童年时代的糕点情结,经过董香香一润色也变得光彩过目起来。
  经过这次聊天,那位中年记者对董香香这么一个年轻姑娘徒生了几分好感。他又问董香香对未来有什么想法。
  “目前只希望我这糕点铺子可以经营下去,让更多人尝尝我们做得传统点心。我相信只要尝过这点心的人,一定会深深地喜欢它的。”董香香很动情地说着。
  这种朴实又有点可笑的梦想,让记者觉得董香香果然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子。
  采访结束后,记者提出要给他们拍照。
  董香香一定要拉白师傅跟她一起照。白师傅本来心里是不太愿意的,经过董香香一番说服,总算是同意了。
  董香香也回去换上了洁白干净的厨师服,还带上了白帽子,把头发都拢在了帽子里,显得干练又利落。为了遮掩肚子,她还特意捧了一盒装好的中式点心。一脸严肃地站在白师傅的身边。
  记者大叔在铺子前面,就帮他们拍了一张合照。很快,他就提出告辞了。
  离开的时候,董香香特意包了一包点心给他。
  中年记者本来不想要这点心,董香香却说:
  “大叔您认识人多,您拿去吃吃看,好吃的话帮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