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后来,赵恒终于得道升仙——挂了,赵祯少年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小赵祯的身世更成了禁忌,宫闱之内莫不敢提,满朝文武亦避之不言。
全天下都知道皇帝的生母不是刘太后,可唯独赵祯一人被蒙在鼓里。
直到十多年后,刘娥也挂了,才有人敢告诉赵祯,皇太后不是他的亲娘,生母李氏被刘太后打发到永定陵去给先帝守陵去了,而且早在一年前就离世了。
够狗血了吧?
这事儿要不是真真实实的历史,就算放到小说里,都得被人喷逻辑不通。
首先,真宗赵恒修仙脑子修坏掉了才能干出这么二五仔的事儿,李氏给你生了儿子,就封了个县君?
这倒可以理解,他想把这个孩子变成刘娥的,自然不能把李氏抬的太高。
可你这么干也行,屁股擦干净啊?
用脚后根想也知道,赵祯长大后要是知道太后不是自己亲妈,而且还虐待自己亲妈,完了亲妈还活着。。。。
那后宫要是能消停得了才怪。
可偏偏赵恒到死也没解决了这个隐患,他可以狠心抢人家的骨肉,可是却狠不下心来永决后患。
。。。。。。
刘娥也是个神人,赵恒一死,独揽大权,一个励志要当武则天的女人竟然也脑子不灵光。
这个时候已经瞒不住了,赵祯早晚会知道真相,在这种情况下,杀李氏绝对是下策。
可是,刘太后果然没选下策,她选了个下下之策。
为了不让赵祯母子相见,她让李氏远离京师去给先帝守陵。
这种近乎虐待的做法,皇帝知道那不恨死你?她一死,刘家后人还有好日子吗?必定遭到赵祯的清算。
可是,也不知道是刘娥太了解赵祯,还是她太瞧不起赵祯,真的就一直留着李氏。直到李氏临终前,才安慰性地封了宸妃。
后面还有更狗血的。!
刘娥一死,赵祯果然知道了真像,原来被宫里宫外苦瞒了二十年。龙颜一怒,派军包围了刘家,大有秋后算账之势。
可是,打开李宸妃的棺椁一看,老妈躺在水银里,尸身不腐,走的看似挺安祥。
刘娥也挺“够意思”,以后服之仪入殓。
赵祯居然哭了一鼻子就此罢过,刘家人不但没动,且另有重用。
这也就是在大宋啊,也就是摊上赵祯这么个慈悲为怀的皇帝,这事要是随便换成哪个朝代,不得杀他个人头滚滚,以泄母子永隔之愤?
后世,唐奕在史书中读到这一段都不尽吐槽,这特么还没有狸猫换太子来的逻辑缜密呢!
。。。。。。
————————
顺着赵祯口中的“章懿皇太后”几个字,把这事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唐奕有点想不明白了:
特么咱俩吵架,你把你老妈都搬出来干嘛?想借此来告诉我,宫闱之内亲情难寻?
“陛下想说什么?”
赵祯道:“朕的生母章懿太后的事情,大郎应当略知一二吧?”
“知道。”
点了点头,赵祯猛的瞪圆双目。
“那你知道,章献太后离世之后,是谁把这件事告诉朕的吗?”
“这。。。。。。”唐奕支吾开来。
他确实知道是谁,可是一时又不知当讲不当讲了。
不知为何,赵祯此时几乎魔障的神情让唐奕有那么一瞬间竟然不敢直视。
那是怎样的表情?有愤怒,有苦楚,有无尽的哀戚,有无助,亦有几分。。。。。。孤独。
。。。。。。
谁向赵祯告的密,有两个版本。而这两个版本同样经不起推敲,同样疑点重重。
第一个是宋史上记载的,燕王当殿告知赵祯,李宸妃才是他的生母。
宋史应该是值得一信的吧?
屁!
唐奕身处大宋,把大宋朝宗室扒拉个遍,也没找着一个“活着的燕王”。
大宋一共出过两个燕王,一个是太祖次子赵德昭,也就是赵德刚的二哥,已经死了八十来年了。而且,现在也还没封燕王呢,那是大书画家宋徽宗给追封的。
还有一个燕王是赵俣,神宗十二子,还有二十多年才能来到地球表面,哪蹦出来的燕王向赵祯告密?
所以,第二种说法比燕王告知要靠谱一点,就是如传闻所说,是章惠太后告诉赵祯的。
也就是与刘娥情同姐妹,一同抚养赵祯长大的杨淑妃告诉的赵祯真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说的过去。刘太后一死,赵祯接掌大权,章惠太后抢在朝臣前面告知赵祯,求的是自保。
不然,等赵祯从别的地方知道真相,那她这个同样瞒了皇帝二十多年的人,是定然没有好果子吃的。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那就是,章惠太后的为人,
一个不论正史,还是口传,都以贤良淑惠、深明大义著称的贤后,晚年却为自保出卖好姐妹刘娥,着实让人不想不通。
可是,话说回来,如果真是章惠太后告的密,那就有点。。。。。。有点太不道德了。
刘娥虽然专横后宫,权倾朝野,抢了别人的孩子,害的赵祯母子难见,可是。。。。
这个女人纵有千般坏!,却一生从没对章惠生出过歹意,她是真的把章惠当姐妹一样看待。
死后却被章惠出卖,听着就有点不仗义。
。。。。。。。
——————
到底是不是章惠太后,唐奕不能确定,就算确定是章惠太后所为,那也不应该从唐奕嘴里说出来,把一个“佞言告密”的恶名安在亡人头上。
所以,唐奕只能装糊涂,不说。
“不知!”
“不知?”赵祯讪笑出声。“连总角孩童都能把朕家里这点事儿说的绘声绘色,你会不知?”
“。。。。。。”
“哎~~~!”唐奕不语,却是那边的李大官一声长叹,似有追忆。
“章惠太后一生淑德无双,死后却要背负如此不义之名,真是。。。。。。”
唐奕感激地看了一眼李大官,这是老大官知道他不好说出来,帮他接话呢。
“真是章惠太后?”唐奕怔怔出声。
赵祯冷然一笑,仿佛料定唐奕会有这个表情。
“怎么,没想到吗?”
“朕也没想到!”
“朕没想到,朕视若生母的刘太后是如此自私卑鄙!”
“朕没想到,先皇凉薄寡性,亲疏至此!”
“朕没想到,和蔼可亲的章惠太后与那女人一样不堪!”
一指旁边的李秉臣。
“朕也没想到,视若亲信的内侍近臣,也和他们一起瞒了朕二十年!”
“朕更没想到!!”
“读圣人书,以君子自居的士大夫们也是欺君罔上的小人!!”
。。。。。。
“朕没想到。。。。”
说到这里,赵祯眼中朦胧,几近崩溃。
“没想到,那个奇奇怪怪,总是怔怔地看朕的李嫆仪。。。。”
“就是朕的母亲!!”
“所以!!”
赵祯猛然瞪着唐奕。
“你管朕要真情!”
“那朕的真情谁来给朕!?
惨然一笑,“什么真情!?”
“这宫墙之内!!”
“皇权之侧,哪来的真情!?”
“又哪来的信任!?”
。。。。。
————————
唐奕平静地看着赵祯,“所以呢?”
“什么所以!?
“所以陛下是想用这个故事告诉奕,皇权无情?”
“还是陛下想告诉奕,正因为这件残酷的事实让陛下意识到,不能有情?”
赵祯沉默了,冷眼看着唐奕。而唐奕也是正视赵祯,寸步不让。
“陛下说这宫墙之内无情可言,那陛下又为什么怒火中烧,几十年过去仍不能释怀呢?”
“为什么章懿太后看陛下的眼神让陛下记得如此清楚呢?”
“为什么刘太后如此对陛下,纵使有当时朝局的牵绊,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陛下还能不清算,却要善待他的后人呢?”
“不正说明,陛下有情吗!?”
。。。。。
唐奕说完这些话,福宁殿中的三人再无声息,场面静的吓人。
沉默良久,唐奕方悠然开口。
“陛下对章懿太后有情。。。。。。”
“对刘太后也有情。正是这份情,让您放下了心里的恨,这难道不是这个故事里最温情的东西吗?”
“呵。。。。”
赵祯反常地干笑一声。
“大郎错了!”
“光靠情,是不足以消除朕心中的恨的。”
“朕之所以善待刘家后人,不是因为不恨,更不是朝局所迫。”
“因为朕根本就不恨章献太后,反而十分感激于她。”
唐奕眉头一皱,一时之间竟分辨不出赵祯这话是真心,还是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