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是错觉,但这样的眼神,唐奕也只在一人身上看见过
  他的老师范仲淹!
  十年前,就是因为老师的这样的目光,才让唐奕生出好奇,才让他以稚子之身,说出那番改变自己、改变范仲淹、改变大宋的惊天之言。
  此时,沈括见唐奕露出少有的正色之意,立时冲着唐奕畅快大笑:
  “哈哈哈,怎么样?子浩也觉此人非凡吧!?”
  唐奕点头,“不俗!”
  “来里面坐,咱们畅饮几杯!”
  。。。。。。
  把沈括和祁雪峰请到里面落坐,又让君欣卓去准备一桌酒菜,沈括也道出了这个祁雪峰的来历。
  此人是洛阳人士,家境贫寒,却是要强不屈,自学十数年。此番进京,却是得沈括引见,想入观澜求学,下一科准备搏一搏前程的。
  要是只是这样,倒也不算出奇。
  从沈括的言谈之中,唐奕还知道,这个祁雪峰白天在修河工地出役养家,晚间才能自学文道,励志功名。
  本来上科已经地了乡试,可以进京会考。可是天不随人愿,正赶上老母病重,家中实在无钱,只得放弃。
  沈括在工地上见他身弱又识文断字,便生出恻隐之心,就安排些统计、调度,不用出苦力的活计与他。几番接触之下,倒是把沈存中给惊着了。
  原来,这人不但有些文采,对于天文地理、恪物之学也有涉猎,而且极有见解。在地志、绘图,星象天学等方面,更是在沈括之上。
  比如,唐奕的气压测高法,沈括会用,但是原理还有诸多不顺。可是,这东西到了祁雪峰手里,都没用沈括讲解,他只是拆了一个气压计,山上山下跑了几趟,就把原理说的似模似样,用的更是比沈括还溜,还准。
  都是读书人,又有了共同话题,二人自是抛去门户之见,相交莫逆。
  此次沈括把他带入观澜,也算是拉了这个寒门知己一把。
  。。。。。。
  对于祁雪峰恪物之学上的造诣,这着实让唐奕刮目相看。
  这个儒家大道横行的时代,像沈存中这种不务正业的人可是不多。而这位既有正业,还有副业,还上有老,下有小的要他来养,真是不容易。
  “如此说来,白山可比存中这个笨蛋强多了!”唐奕开怀大笑。
  “当初单一个气压计,这小子跟我学了半年也没全弄明白。”
  “哈哈哈。”沈括脸色一红。“莫要揭我的短处!”
  祁雪峰则道:“子浩的气压测高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懂的,精巧至极。其中玄妙,雪峰到现在也还是没弄明白。”
  唐奕可算是抓到一个能聊点有“技术含量”话题的人了,登时与祁雪峰聊开了。先是把所谓气压与他细说,没想到他居然听懂了。
  唐奕兴致更盛,神秘一笑,与祁雪峰道:“我这儿还有比气压计更玄乎的东西,白山兄要不要见识见识?”
  祁雪峰眼前一亮,“自要见识见识!”
  “随我来!”唐奕立时起身,连酒都不喝了,带着二人就直奔自己的“实验室”。
  可抓着一个懂行的了,伏蛰多年的“技术宅”本质彻底爆发出来。
  到了地方,唐奕直接拿起一个物件递到祁雪峰前面。
  “白山兄看看,这个东西你可玩得明白?”
  。。。。。。
  可是,祁雪峰此时哪还有心思理什么唐奕,双目圆瞪,呆立当场。
  入眼就尽是图纸、仪器、新奇之物,没有一样儿是他见过的。
  “白山兄?”唐奕轻唤一声。
  祁雪峰才恍然回魂,局促道:“早就听沈存中吹嘘,说唐子浩有一个房间,一个穷尽天下之奇技的房间。于雪峰来说,那简直就是宝库。”
  “今日得见,果然不假啊!”
  他今日之所以跟沈括来,就是想见识一下唐子浩的那间屋子,只不过刚刚还没好意思开口罢了。
  唐奕是学化学出身,可是这些年迫于无耐,在大宋一展拳脚的,不是经济之道,就是政谋之思,真正让他学有所用的地方其实不多。
  这间屋子可以说才是真正的唐奕,才是唐奕真正的本事所在。
  今天不但沈括回来了,又带回来一个臭味相投的,他又怎会吝啬?
  “白长兄若不弃,可以住在我这里,这间屋子你可随意进出!”
  “嚯!!”沈括一声惊叫。“白山可是面子大了去了。”
  祁雪峰嘿嘿大乐,“怎地?”
  沈括解释道:“这间屋子,整个大宋,你是除屋主之外,第二个可以随意进出的人!”
  “第二个?”祁雪峰一疑。“那第一个是谁?”
  只见沈存中得瑟地一扬下巴,“当然唯我沈括有此殊荣!”
  唐奕哈哈大笑,“别听他鼓噪,来来,看看这个物件。”
  祁雪峰这才把目光放在唐奕手里的东西上。
  “这是。。。。。。”
  “此物叫六分仪。”
  “六分仪?”
  祁雪峰把六分仪拿在手中,现在他还看不出具体用途,不过看到上面有镜片、标尺,心道,多半是目镜一类的东西。
  “所为何用?”
  唐奕笑道:“这是一把尺子。”
  “若奕告诉白山兄,若在一地立下基准,配合日轨或沙漏计时,所得横纵两轴之数各一,这两个数,不管何时何日都不会变。“
  “可若换到别地,以上一地为基准,同样可得两不同之数,不管何时何日,亦不变更。”
  “那白山兄觉得这东西能干什么?”
  祁雪峰沉思起来,“一地两数,横纵各一。。。。。。”
  抬头看向唐奕,“这个数,亘古不变?”
  “亘古不变!”
  祁雪峰登时释然,“测地、量图!”
  “!!!”
  唐奕大喜,这真是个奇人!
  却闻祁雪峰道:“单一个基准地数不足为测,子浩还需要何物为参照?”
  “没错!”唐奕更是激动,一指当空之日。“以日为照,量与地角而测。”
  基准横纵地数,就是经纬度,六分仪的用法则是观测太阳的夹角,祁雪峰猜的一点都没错。
  而祁雪峰此时下意识抬头望天,又低头看向手中六分仪上的数字刻度,“子浩的这个六分仪,难道是以浑天说为据,打造而成?”
  “。。。。。。”
  唐奕震惊了。。。。。。
  你大爷的!
  老子捡到宝了!!
  


第692章 你们到底哪头儿的
  你大爷的,捡到宝了!
  唐奕彻底震惊了,这个祁雪峰,人才啊!
  首先,“浑天说”这个东西就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更新最快
  不光要有求真务实的天性,还得有胆子。因为天文历法之学于普通百姓来说,是犯法的。
  这事儿,还得从汉人对宇宙认识的起源说起。
  虽然现代天文学的奠基咱们汉人基本没啥贡献,但是,咱们老祖宗那可是牛到了天际,是足以让今人叹服的。
  。。。。。。
  早在春秋战国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汉人对“科学”的探索就已经很发达了。
  有时,唐奕不禁会想,如果始皇帝不一统六国,如果不因为那么多的政治因素而独尊儒术。那么,华夏虽然可能会继续乱下去,但是,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却不知道要被那个大时代提速多少年了。
  那是个大师云集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文明大爆炸。
  好吧,扯远了,回到正题。
  在那个时代,对天地、宇宙的理解众说纷纭,主观臆想还是起到绝定性作用的。
  但是,即使是单单凭借想像和肉眼极为有限的观测,古人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叹为观止的。
  主要的学说有六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昕天说、穹天说、安天说。而簇拥最多的,则是前三种。
  。。。。。。
  其中,最扯淡的是“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似棋局。”
  主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四野为方,上有九州,华夏所居,赤县神州。
  每个州四周环绕着一个稗海,九州之外,还有大瀛海包围着,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
  这也是古人以“九州”代指天下,“神州”意为中华的由来。
  之所以说它扯淡,后世的人一看就知道,全无学术价值。
  。。。。。。
  靠谱一点儿的是“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地如鸡子中黄。”
  此说成于战国,被西汉张衡所发扬光大(就是发明浑天地动仪的那个)。主张大地是球形的,居于中心,日月星辰组成天球围绕在大地周围,升落往复,日月更迭。
  这个就厉害了,虽然还是和事实差了点,但提出了地球是圆的,并为天文历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