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陛下认为,此事要如何推手?”
赵祯笑了,倒不是这事不算大,他没放在心上,而文彦博的态度。
说心里话,大宋的宰相还很少和皇帝这么客气过。
现在文彦博知道了很多,反倒听话了起来,这让赵祯十分的受用。
“大郎不是要试探一下那家人的底气吗?那就先由着他们来吧!”
“恐怕不妥,万一华联牵扯太深,得不常失啊。”
赵祯一摆手,“无碍!就由着他们折腾一回!”
“臣,遵旨!”
文扒皮打心底里还是有点抵触的,他现在就像一个守财奴,还巴望着观澜那个摊子让他名留青史呢。
。。。。。。
赵祯拍了板儿,文彦博早朝之上更是主动把江宁知府的上奏提了出来,让朝臣众议。
“贾爱卿,可有奏兑?”
文彦博报完,赵祯第一个问的就是贾昌朝。
老贾一怔,心说,谁都知道我这个副相就是个摆设,您还问我干嘛?
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赵允让。
“臣,暂无奏对!”
“嗯。”赵祯点头。“那就等‘想好了’再奏也不迟。”
“众位卿家,可有什么要议的?”
大殿之上,一时竟无人出声儿。
富弼、庞籍等人当然什么都不会说,只是静观其变。而别的朝臣,却是有点没反应过来。
不明情况的还在犯嘀咕,这是什么意思?就算要动华联,要动曹家,也不应该文彦博跳出来吧?他们不是一伙儿的吗?
“包卿家,可有话说?”
既然没人说话,赵祯只有点名了。
点到包拯,包拯不得不出班下拜。
“臣以为,华联铺于江淮祸乱民市,理当严处!曹家手握华联,犯下此等罪责,亦有监管不利之责。但是。。。。。。”
“但是,在事实查明之前,江宁知府即把罪责归于曹佾,恐也有失公允。曹佾是否有责,现在就下定论,臣以为为时尚早!”
。。。。。。
富弼在前暗暗点头,陛下先下手为强,又把包拯这个公正之臣推出来先表态,也不失明智之举,最起码能让朝臣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认识。
“嗯。”赵祯满意地一笑,转脸看向王拱辰。
“君贶,可有话说?”
王拱辰袖下双手一颤,脸上苦涩难明。
心说,陛下啊,您这是给我出难题啊!我能不表态吗?
日前,儿子王之先休假回城,自然转达了唐奕让他带的话:只求追随本心,不改正气。
唐奕这是要让他中正就好,可是,王拱辰却听出不同的意味。
唐奕能让儿子转达这句话,就是给他台阶下,正身就是一种示好。
王拱辰琢磨了好久,已经打定主意,以后只要涉及唐子浩,还有与他有关的事情,能放一手就放一手。
可是现在。。。。。。
现在情势不明,告的是曹家,跟唐奕有关系。可告状的人是文扒皮,跟唐奕也有关系,你让我帮谁?
可是,赵祯已经问到他了,不说还不行,磨蹭着出了班,心中还在想,帮谁?
要不?追随本心,不改正气?
“臣以为。。。。。。。”王拱辰一阵犹豫。
“臣以为,包拯所主极是,不可不查,亦不可太过武断!”
好吧,王拱辰暗自祈祷,希望老包别坑我。
。。。。。。
赵允让低着头位列前班,额头也是细汗隐现,这么下去要完!
这么让赵祯一阵抢白,包拯和王拱辰两个言官一下子已经把事情定了性。要是再不出来说点什么,万一让他们这么糊弄过去,那可就白白浪费机会了。
正想着,正好赵祯已经问到他了。
“皇兄以为呢?”
“呃。。。。。。”
赵允让顿了一下。
赵祯劝慰道:“怎么说曹佾也属皇亲,曹家的事儿,宗正寺给点意见也是应当。”
“臣以为。。。。。。”
“臣也觉包、王二人所言极是,当查,但也不能早断。”
“只不过,派谁去查呢?”
赵祯点头,看着赵允弼,那意思是,你说说呗?
赵允弼差点没骂娘,我特么就是个打酱油的!
“不然那就。。。。。。涉及财事,让三司出两个得力之人,着案察院和宗正寺一同查上一查也就是了。”
北海郡王在这里抖了个心眼儿,他提意宗正寺和案察院,而没提刑部和大理寺。
无形中就给这事定了性,不是什么刑事案件,让朝廷派人监管一下,咱们自己家人,查一查,处理一下就得了。
赵允弼这话一说完,赵允让差点没气得当堂把这个到霉弟弟掐死。
要特么你做老好人啊?
。。。。。。
第394章 悬而不决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赵祯这么一弄,不但把事情捅了出去,让人尽情发挥。而且,赵允弼帮了他一把,把事态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就算再闹在也有转圜的余地。
下了早朝,赵允让阴着脸出殿,赵允弼见他脸色不对,“皇兄,似是心情不对啊?”
赵允让瞪了他一眼,又觉不妥,勉强露出一点笑意,“近日身体不适,倒是让允弼误会了。”
“皇兄保重身体!”
“无碍,静养几日便可,兄先走一步了。”
“皇兄慢走!”
目送赵允让急步而去,赵允弼不禁黯然摇头,自言自语:“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啊!”
“王爷,说谁有求皆苦?”
突兀的声音吓了赵允弼一跳,回头一看,是王拱辰。
“没什么。”赵允弼笑着岔开话头儿。“君贶,怎么还没走?”
王拱辰苦着脸,“陛下把查办此事的任务给了我等,倒是三司那边派何人协查,让咱们自行定夺,拱辰还想问过王爷的意见。”
王拱辰死的心都有了,也不知道赵祯怎么想的,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他,还有赵允弼。
特么躲都躲不过来,还查?
赵允弼闻言,一阵沉吟。“三司。。。。。。”
“本王对三司之事也不尽熟悉,要不,拱辰去问问贾子明?他当能给出合适人选。”
————————
“赵允弼倒是会做人!”
唐奕得知朝上之事,忍不住哑然失笑。
北海郡王先是向曹家卖了个好,引案察与宗正寺入局。接着,发现汝南王脸色不对,又把皮球踢给了贾昌朝。
如此一来,两边都没得罪。
范仲淹双目没有焦距看地着桌上,漫无目的地端起茶碗,抿了一口。
“看来,北海郡王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唐奕笑道:“赵允弼独善其身这么多年,什么看不透?什么不明白?不然,怎么可能一下就点中贾子明?”
北海郡王推的太准了,一下就找中了贾昌朝,说明他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贾昌朝与汝南王的关系。
“老师觉得,赵允弼还知道些什么吗?”
范仲淹摇头,“说不准,不过。。。。。。”
“不过,一定比你多!”
。。。。。。
唐奕闻声,心思活络了起来。
范仲淹看出他在想什么,“不用费心了,赵允弼小心了一辈子,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出来给自己找麻烦?”
唐奕一撇嘴,难度确实有点大。
“那老师想好了吗?”
范仲淹忧心不已地看向唐奕,“你就这么有把握?”
唐奕道:“无所谓把握,只是没有别的可能了。”
“唉,再看看吧!”范仲淹还是心里没底。
“再看看?”
唐奕也不继续规劝,再看看也必定是这个结果。
虽然还不知道赵允让设这个局想干什么,但是,一但入局,不管他要干什么,就都停不下来了。
。。。。。。
果然。
事情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
查办华联恶意垄断丝茶之业,察院与宗正寺也只是起到了一个监管之职,真正去查的,是三司。
赵允让在此事上若是没有龌龊,就不会在三司人选上下功夫。一但他有什么企图,又是贾昌朝推举人选,自然就要用自己的人。
说句实在的,唐奕不怕他们查华联。
这几年,华联的账面十分干净,既没有屯钱,也没有见不得人的资金流向。
所有资金,都指向三个地方、一是扩张;二是通济渠;三就是宋辽大道。
这三件事儿,都是烧钱的大事,唐奕就算想干点什么,也没有那个精力。
再说,江淮囤案也是十分简单。江宁、苏扬都是财务自主,这里面根本找不到曹家的影子,最多牵扯一点张晋文,还是极为有限,所有的罪责都指向了马安良。
要是真放开了查,曹家最多有监管不利的责任。反倒轻松不少。
可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