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大宋的朝堂之上,再无他曾公亮的立锥之地了。
赵祯悠然叹道:“既然要走,那也要把接任人选定下来啊!”
这是惯例,前任宰相有举荐继任的责任。
可是,只有善终的宰相才有这个资格,这二人算是善终吗?
“臣自知无能,不敢妄言,一切皆由陛下定夺。”
“嗯!”赵祯点了点头。“不用急着搪塞于朕,回去问问,明日再禀也不迟。”
二人更是惶恐,这已不是不留余地了,已经是诛心之言。
“臣不敢!”
“唉!”赵祯又是一声长叹,从案头拿起一道拟好的圣旨。
“看看这个,若无异议,明日让政事堂发了吧!”
曾公亮接过,缓缓打开。
不出所料,这是朝廷新的人事任命:
文彦博卸杨州事入主政事堂;唐介回朝升御史中承;庞籍拜给事中归班;丁度为三司使。
原三司使韩琦知颖州;给事中归政吴奎知庆州;南院宣徽使张尧佐贬为荆州路按察使,即刻离京上任。
而看到自己的名字之时,曾公亮猛的一震,不敢相信地看着手中圣旨一动不动。
官升尚书令、赐韩国公。。权知琼州事!
曾公亮捧着旨意,眼中早就朦胧一片。
琼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大宋的最南端。此任意味明显,那里将是曾公亮政治生崖的终点。
这并不意外,让曾公亮意外的是:觐尚书令、封韩国公。
曾公亮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在来之前,他还觉得赵祯已经不再顾及宰相的体面,刚刚的对答更是一点余地都没有留。
若不是把赵祯气到一定程度,这位从来没跟臣子红过脸的皇帝,是不会这般不顾忌情面的。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贬到底、流放边蛮。。。。。。不管什么,他也只有接着的份儿。
可是,万没想到,最后的最后,赵祯还是心软了。尚书令、封国公,这是赵祯给他留下的,最后的体面。
。。。。。。
此时,赵祯看着曾公亮也是心绪复杂,面容缓和下来:“君臣一场,朕不能见过不见功。。。。。。”
“明仲就在天南之地,颐养天年吧!”
曾公亮再难抑制情绪,老泪纵横,一揖到地:
“臣,愧对陛下!臣。。。。。。万死!”
这样一个以德报抱怨、心怀仁善的好皇帝,自己不去维护,反而利欲熏心的与别人勾结,要祸害于他。
曾公亮此时是既羞愧,又自责。
“唉!”赵祯第三次叹气。
“下去吧!临走之前,来与朕话个别,朕与你送行。”
说完,赵祯缓缓起身,向后殿行去。
正如他刚刚所说的,这是他自己选出来的宰相,赶尽杀绝,赵祯做不到。
“老臣。。万死啊!!”
身后的曾公亮嚎啕大哭,却是悔不当初。
。。。。。。
赵祯顿了一下,终没有回头。
“陛,陛下。。。。。。”
眼见赵祯要走,曾公亮羞愤谢罪,贾昌朝忍不住出声叫住赵祯。
“嗯?”
“这旨意上。。。。。。漏了臣的罪罚。”
那道旨上有贬了谁,有升了谁,唯独少了他这个最该贬、最该走的参知政事。
赵祯撇了贾昌朝一眼,一边继续向后殿走去,一边道:“都走了,总要留下一个揽责之人吧?”
贾昌朝猛的一颤,脊背生寒,抬眼看向赵祯时,人却是早已消失在屏风之后。
走的,是种解脱;而留下的,也许是恶梦才刚刚开始。
。。。。。。。
第360章 算总账
唐奕这段时间过的很舒坦,不说贾昌朝等人彻底臭街,贬的贬、走的走那叫一个解气,单是这桃花庵里的清闲日子,就着实让他好好地缓了一口气,难得一份清闲。
“特么还当你多委屈,原来这么舒服!”
此时,贱纯礼斜倚在桃花草庐的竹榻上,一边揶揄着唐奕,一边品着醉仙酿,一边摇头晃脑地的欣赏着萧巧玉指流转悠悠而来的琴声。
唐奕则是整个人都躺了下来,闭目养心,根本不接他的话茬儿。
“要不,你跟赵允让商量商量,给我也安个谋反、忤逆之类的罪名,我到这儿跟你作伴儿得了。”
呸!
唐奕睁开眼睛横了他一眼。
“天不早了,赶紧回去吧,我这儿可不供饭。”
贱纯礼脑袋都摇出了虚影儿,“不走!好不容易借着由头出来了,怎么也得混到明天再回去。”
曹阎王现在凶得很,他们现在一天天被训的跟狗似的,能躲出来半天,他才不回去呢。
见唐奕还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贱纯礼疑道:“你不会真的要‘但愿老死花酒间’了吧?”
“有什么不好吗?”
“呵呵。”贱纯礼干笑两声,“挺好!”
“不过,肯定不是老死,而是被我爹打死!”
“我可跟你说啊,我爹可是当真了,连书院的儒生们也议论纷纷。”
“议论什么?”
“你那诗可不像是随便写写的,真有几分看破红尘的味道,都说你真的要在桃花庵堕落下去,不回书院了。”
唐奕笑了,“那不挺好吗?”
“好个屁啊!”贱纯礼坐直了身子。“那帮孙子还指望你帮着他们考个状元什么的呢,怎么可能觉得好?”
唐奕笑意更深,“那就更好了。。。。。。”
——————————
有的人可以原谅,有的人却绝对不能宽恕!
抛开此次回京之后,意外地靠向汝南王一边,曾公亮为官数十年,还算是兢兢业业,且不失为一个好臣子。
让他在卸任之后保持体面,这是赵祯的仁慈,他做不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决绝。
而贾昌朝。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让赵祯失望了。
庆历新政倒台有他的影子;范仲淹请辞回京之时,亦有他的影子;此番打压狄青、罪启曹觉、构陷唐奕,处处有他冲锋现阵。
事不过三,别说唐奕不会放过他,赵祯就算脾气再好,也早就怨气深植了。
曾公亮可以走!
韩琦可以走!
甚至,张尧佐等人都可以去避一避风头。
但是,贾昌朝不能走!
险些把观澜商合打入地狱,险些毁了唐奕经营多年的大部局,想走?
赵祯一旨任命,政事堂几乎是大换血,唯除贾昌朝被留了下来。
这一留,民间对奸相佞臣的怨愤,就都集中到他这个唯一留下来的奸相身上。
这段时间,贾府就跟死人宅子似的,白天根本就没人进出。
别说是贾昌朝本人,就连府上的亲眷、家仆也一并被百姓恨上了。
弄的贾家大门紧闭,仆役上街买个菜都得从角门儿出去,还要乔装改扮,都不敢穿贾府的仆褂。不然,别说买米买面,百姓不朝他们扔鸡蛋、烂菜叶儿就不错了。
就这么苦熬了一个多月,事态终于有所平息,贾昌朝才算长出了一口气。
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什么名节、名声了,这一个月的煎熬下来,贾相公只想太太平平的过日子。
可是,他哪里知道,就算民怨这关过去了,他也绝难有好日子过。
这几天,富弼主理的唐奕谋反一案也终于有了定论,结果自然是贾昌朝无中生有,唐奕并无谋反之意。
早朝之上,富弼当着众臣的面儿向赵祯禀报了案件审理的经过,最后请求赵祯下明旨,召告天下,为唐奕昭雪。
赵祯轻轻一笑,“昭雪之事且先放一放。”
然后看向贾昌朝,“贾爱卿,可有异议?”
贾昌朝急忙出班,“臣无异议,臣自知诬告有罪,恳请陛下治罪。”
贾相公现在只求能出京,开封一时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赵祯又是一笑,“治罪的事也先放一放。”
又看向一众朝臣,“众卿,可有异议?”
贾昌朝都没明白赵祯什么意思,就怱觉身后一阵躁动。
“臣,有异议!”
“臣,有异议!”
“臣,有异议!”
。。。。。。
吓的他面色一白,腿都哆嗦了。
怎么呼啦一下出来好几十个有“异议的”?
什么情况啊?
什么情况?
刚刚归朝的文扒皮冷笑看着贾昌朝的背影,心说,贾子明啊,真不是兄弟一回来就拿你开刀,实在是不拿你开刀,就难以服众啊!
唐大郎这回清白了,那咱们也该开始算算总账了!
心中想着,正要开口,身后的崇文殿编修宋祁就已经按奈不住了,高声起奏:
“臣请重责贾子明,削官为民、放流边蛮,以还唐子浩清白之身!”
宋祁一张嘴,一年多没上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