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浩,还是说说是何嫌隙吧?兴许老夫帮得上忙。”
“好吧。”唐奕也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事儿又丢的不是他的人。
“燕赵王看上了小子的内子,欲占而有之。”
。。。。
屋里、屋外一片寂静。
萧惠是尴尬的,而屋里的萧家兄弟则是不约而同的看向小妹。
萧欣恨恨道:“他果然还是打君姑娘的主意,真他妈不是东西!”
萧巧哥却没那么激愤,这种事情听到了确实不太舒服,但谁又拦得住呢?
她现在担心的反而是唐奕,不由拧着眉头道:“这件事,父新应该可以帮到唐家哥哥吧?”
萧誉点头,“以父亲在陛下和燕赵王身边的地位,应该不难,毕竟要以大局为重。”
萧巧哥暗松一口气,“父亲能帮上忙就好!”
三人继续侧耳细听。
只听萧惠沉吟了许久才道:“既然到了这个份儿上,老夫有一问还望子浩如实回答。”
“伯伯请问。”
“那君姑娘真是子浩正妻?”
“还未迎娶。”
“那老夫有一言。”
“请讲!”
“既非正妻,送他便是!于男儿丈夫,女人只是陪衬点缀,何苦为之耽误立业大事。女人可以再找,但是机会。。。走了,就没了!”
“。。。。。”
外面的唐奕是什么表情,屋里的三人看不到,也想像不出。
但屋内的萧巧哥却已经是两只小手搅在了一起,苏幕遮下看不见的眼神随着心神直往下沉。
“那可是女儿的丈夫啊?就算不阻止,也不应该纵容吧?”
“父亲怎么可以。。。。“
”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难道在父亲眼中,什么都可以拿来利用吗?那女儿呢?女儿也可以为了机会而用来交换吗?“
。。。。。
“那女儿呢?”外间,唐奕冷冷的声音传来。
萧巧哥一怔,浑身开始发抖,她真怕父亲说出一个让她绝望的答案。
只是,萧巧哥注定要绝望。
因为,外面的萧惠连犹豫都没犹豫地答道:
“老夫已经送出去一个女儿了!”
。。。。。
第249章 笑对人生的理由
说心里话,明知萧家兄妹就在里屋,唐奕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问出了这么一句,他还没损到用父女亲情来给萧惠下套儿的地步。
但是,鬼使神差,他就这么问了。
而萧惠也就这么答了。
“老夫已经送出去一个女儿了。”
。。。。。
想像不出屋内的萧巧哥是什么心情,唐奕下意识地望了一眼三人藏身的方向,心中不由有些后悔。
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来说,这话是不是有些太残忍了?
“唉。。。。国公爷请回吧!”
“贤侄,这是。。。。。”萧惠一脸错愕。心说,怎么不说行,也不说不行,直接就要送客了?
“没什么。”
唐奕牵一抹笑意,“外臣尚有贵客要来,不便再招待国公。”
。。。。。
若是以往,萧惠敢劝唐奕把人送给耶律洪基,以唐奕的性子,就算不骂得他狗血淋头,也得好好顶他几句。
可是现在。。。。。
唐奕真的是一点心情都没有了。
萧惠不是个例,这种以亲换利的事情也非大辽独有,甚至不是这个时空独有。
唐奕猛然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圈子并不高尚,藏污纳垢、龌龊至极。只不过,自己进来的太晚,才刚刚接触到而已。
。。。
一听唐奕说有贵客,萧惠也不好再留,心中只道唐子浩还是转不过这个弯,对那君姓的小娘子恋恋不舍罢了。
“贤侄是做大事之人,这个道理不难理清,老夫在家中等贤侄的消息。若是想通,贤侄可随时派人支会一声,老夫过府来见!”
说罢,萧惠转身出门,上车而去。
。。。。
唐奕缓缓起身,目送萧惠离开,见房中半天没有动静,不由更是后悔有刚刚那一问。
他迈步走了过去,进到屋内,就见萧巧哥柔柔弱弱地瘫坐在桌前。
萧誉、萧欣都站着,见唐奕进来,萧欣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萧誉也是把头别向一边。
“我。。。。。”唐奕有些语塞,勉强一笑,“我是不是有点混蛋了?”
萧氏两兄弟皆是不言,唯有萧巧哥苏幕遮轻纱摇晃。
“唐哥哥,问与不问有何分别吗?”
“有。”唐奕无比尴尬。
“妹子本可以不知道,或者晚一点知道。”
萧巧哥尽量让声调变得轻快,“小妹不介意知道的,唐家哥哥不必自责。”
。。。。
唐奕还想说点什么,但却不知如何开口。
萧欣猛的开口,语气不善,“咱们赶紧走吧,还呆在这儿做甚?”
萧誉也去扶起萧巧哥,“走吧,一会儿查刺到了,就又出不去了。”
唐奕僵在那里,不知道该不该拦住他们。
萧家兄弟三人正要出去,忽听外面一阵骚动。
唐奕苦笑,“这回是真出不去了。”
果然,黑子来叫,耶律洪基到了。
。。。。。
唐奕让三人在屋里先呆着,他出去应付。
只是,走到门口,唐奕又停了下来,回身道:“让那贼厮等着去吧,我先给小妹讲个故事吧。”
萧欣一翻白眼儿,这位心也够大的,这个时候他还有心情讲故事。
唐奕也不管外面,坐到桌前,悠悠道:“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大宋的观澜书院之中。”
“妹妹听着喱,唐哥哥讲来就是。”
“诸位应该听说过,我大宋有位有名的讲学大儒,姓孙名复,字明复。”
“孙师父学问渊博,特别是对《春秋左传》的研究在大宋无人可出其右。”
萧誉道:“泰山先生的名号,我们北朝也是知道的。”
唐奕笑道:“但你们不知道的是,孙师父最大的本事不是《春秋》,而是授人以理。”
“你们可能也知道,我大宋上一科大比,观澜书院独揽状元、榜眼,且一榜十进士,天下闻名。”
。。。
三人也不说话,等着唐奕的下文。
“可是,你们一定猜不到,在春闱之前,情况却并不乐观,就连几位师父也不看好那批仕子有登科的实力。”
“无他,大宋科举重诗赋,而观澜学子以策论见长,诗赋极庸。虽有大名士柳七公授诗词课业,但一直成效甚微,最后连学生们自己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课业更不如前。”
萧欣听得起兴,不禁问道:“那最后为何考中那么多呢?”。
别说南朝,就算是大辽,现在的科举也是重诗赋。诗赋不好,登科想都别想。
“因为孙师父!”唐奕道。“孙师父干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情。”
“什么!?”
“帮着儒生们作弊!”唐奕一字一顿地答道。
“作弊!?”三人诧异。“观澜的十进士都是舞弊而出的?”
唐奕继续道:“柳七公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诗赋能力,每日课上都要即兴出三题,让儒生当堂做诗写赋。众儒生本就能力不强,自然不能让柳师父满意,常常因而受罚。”
“有一次,孙师父以作业为名,也出了三题诗赋考校众人,大家思量一夜,准备第二天交考。”
“不想,第二天孙师父还没考,柳七公当堂出题之时,出的正是昨天孙师父留的那三题。众儒生因有一夜之功,做的自然比以往当堂作文好很多,柳七公大为满意,狠狠地夸耀了一番。”
萧欣听到这儿,瞪着眼睛不信道:“大宋名儒还能干出这等龌龊之事?提前泄题、聚众舞弊,绝非君子所为啊!?”
唐奕点头,“当时也有刚正儒生不耻孙师父提前泄题,认为这样得来柳七公的赞赏不可受,便当众拆穿孙先生,并要孙先生当面对质,为何泄题。”
萧誉点头,“当是如此。”
而萧巧哥则道:“一定没那么简单吧?泰山先生一定别有用心,对吗?”
“妹子果然冰雪聪明!孙师父确是别有用心。当时,孙师父站在堂前,接受儒生的质问,不但承认泄题之事,而且最后说了一段话。”
“什么话?”
“孙师父说,人生并非皆是坦途,亦非总是称心如意。”
“所以,有时候,。我们要为自己编织梦想,虚构故事。”
“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找到更多笑对人生的理由。”
“笑对人生的理由?”
萧欣心道,名儒就是名儒,说话、授业的方式都如些特别。
。。。。
见三人愣在当场,唐奕起身靠到萧巧哥身前,抬起手想要拍拍她的肩膀。。
可忽又发觉,男女有别,不太合适,手臂就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