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文相公作的好,但唠上一贯钱的,还是没问题的。”
哄~~!
下面又是一阵哄笑,原来唐疯子聊天是要算钱的。。。。
待人群重归平静,唐奕才面容一肃,“所以,今天我就不说什么仁义道德,也不说什么之乎者也的华美作文了!”
。。。。
“自炎、黄二帝治世以来,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们,开始有了同一个名字——炎黄子孙!!”
“然,日月更迭,三皇五帝传血脉至周,周分数国合于先秦。。。”
文彦博太阳穴直突突,这混蛋损完了我,怎么自己说起了历史?
赵祯在宣德楼上听的倒很起劲儿,以他和唐奕的几次接触,这小子从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后面不一定又有什么重量级的等着呢。
。。。
“秦亡而汉立,我们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汉人!!”
底下的百性虽然不知道唐子浩为什么说史,但也大概听懂了,这是说咱们汉人的由来。
。。。
“汉儿传至大宋,虽散落神州各处,
然我们的姓氏!
我们的血脉!
我们的根!!
都来自同样的祖宗!!”
唐奕说到这儿,几乎是嘶吼着大喊,生怕离得远的听不见!
“不论河北的苦民,还是开封的儿郎,我们的根是一样的!身体里的血是一样的!往上数两千年,我们的祖宗也都是一样的!”
下面的百姓哪听过这么有‘气势’的演讲,多数都喘着粗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全身血液沸腾。
“大宋!是汉儿的天下!大宋也是咱汉儿的家!”
“你们说,我们汉儿,是不是一家人!?”
“是!!!”
还真有捧臭脚的,底下稀稀拉拉有人大声称是。
。。。。
“当下,京东、河北数十州,近百万‘家人’置于大河肆虐之下,与天灾抗争。咱们身为汉儿,身为‘家人’,能眼睁睁看着家人罹难,亲人受苦吗!?”
“不能~~~!!”
还是那几个人猛的一声高喝,随即百姓们好像也熟悉了这种有问有答的方试,就如水入油锅,瞬间点燃了台下开封百姓的热血!
“不能!”
“不能!”从星星点点到轰天的呐喊,震得宣德门前守城兵士手中的大戟都是一阵乱颤!
。。。
“我们身为大宋的家人,身为那百万灾民的兄弟姊妹!在危难之时,难道能冷眼旁观吗!?”
“不能~!”
“不能~~!!”
这回,百姓是轻车熟路,喊声整齐震撼!
“官家尤能为灾民祈福罪已,节衣缩食。天子亦如此,难到我们就不能吗!?”
“能~!”
“能~~!!”
“如今,大辽使节就站在那里!”说着,唐奕一指台下一搓明显有异于大宋衣着的人群。
辽使吓的一哆嗦,心说,你特么扯我这来干什么?这人山人海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我们了。
第195章 彻底忽悠瘸
唐奕很‘坏’地把矛头指向了辽使。
“如今,大辽使节在此,我们能让他们看我大宋如散沙一盘,父兄有难而不救吗!?”
“不能~!不能~~!”
宋辽积怨之深,深入百姓骨髓,唐奕一下子就戳中了数万百姓的软肋,大伙开始不要命地大喊起来,仿佛要吃人!
。。。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江山一寸家!!”
“大宋是家!家可蒙难,却不可灭!汉儿当自强!!”
。。。
“汉儿自强!”
“汉儿自强!”
“自强!”
。。。
“大宋!!”
“大宋!!”
。。。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儿,台下的百姓、富商,从跟着唐奕高喊‘汉儿自强’,到开始山呼“大宋”二字,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最后,宣德守兵也不管什么军仪不军仪了,高举手中兵刃,跟着百姓一起高喊“大宋”!
整个宣德门前,一片沸腾!
赵祯在宣德楼上,看得眼圈泛红,心中呐喊:有民如此,何愁不兴?
文彦博也忘了自己是宰相,站在台上高举拳头,和百姓一起山呼‘大宋’,喊得那叫一个过瘾!
此时,曹佾、潘丰、张晋文,甚至是董惜琴、董靖瑶,则都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看着唐奕。
董靖瑶那恬燥丫头,此时出奇的安静,呆呆地看着台上。
直到现在,她才发现,
原来,人。。。。
真的可以发光,
而且是光芒万丈!!
。。。
至于台下的商贾富户们,刚刚还有点不情不愿,以为让文彦博坑了,现在却跟打了鸡血一样,面色潮红,跟着声浪高呼“大宋”!
他们从来没有如今天一般清晰地觉得,自己是“汉儿”;从来没有如今天一般,因为是“汉儿”而无比澎湃!
其中一个嗓子都喊哑了的,猛然高叫:
“老子不过了!!我捐一万贯!”
。。。
“我也捐一万!”
“我捐两万!!”
有人带了头儿,后面喊捐的声音立马连成了一片。
唐奕暗暗松了一口气,还从来没发现,原来自己有干传销的潜质啊!
拿着喇叭悄悄下了。台,到来后台,唐奕一把抓住张晋文的胳膊,“水。。。。快给我水!”
张晋文苦笑着把水壶递上。
猛灌了几口,唐奕才算缓了过来。
把水壶推到张晋文怀里,反着膝盖直喘粗气,那下面可是几万人啊,远外还有更多,只不过听不见说话。这也没个电音喇叭,全靠一副嗓子,差点没喊背气了。
曹佾等人都围了过来。到现在,外面都开了锅了,他们也没想明白,唐子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文彦博都没让百姓这么疯狂,怎么他一上去,几句话就把血性都煽起来了?
就连董靖瑶也好奇地靠过来,想看看发光的人是什么样儿。
不想,唐奕下面的一句话,直接放倒一片!
。。。。
“带头喊口号的那几个,一人多加两百文的赏钱!”
他…妈的,原来是他花钱雇的!!!
这也太贱了。。。
。。。
唐奕这么一通扇风点火,比文彦博那篇长文可是有用无数倍!
但是,文相公一点都不嫉妒唐奕,甚至想把唐奕圈养起来,每次缺钱的时候,就拉他出来鼓噪几句。因为实在是太给力了!!!
只一天时间,文相公一共收了民间捐资两百四十一万贯!
没错,不算唐奕那一百万的‘饵’,就收了两百多万贯!
仅仅开封洒行的七十二家正店,就捐了五十万!
富商豪绅、皇族贵胄捐了一百四十万!
剩下的五十多万,竟然是开封百姓你一贯,我百文,这么一点点凑出来的!
就连青楼艳姐、欢场粉头,在董惜琴的带领下,也不落人后,纷纷捐出胭脂钱。。。
文彦博甚至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幼童拿着两文钱,跑到募款箱前扔进去,说是省下药糖钱给灾区的孩童。
除了银钱,这次还募到了一万四千多套旧衣旧袍、六千多床旧棉被。。。
最可笑的是,辽使怕让愤怒的百性给‘淹’了,也自掏腰包,捐了几百贯,帮助‘友邦’度过难关。
。。。
算上唐奕拿出的一百万,这次义捐,一共募得善款三百四十余万,着实解了文彦博的燃眉之急。
不过,你要是以为文相公这就满足了,那你就太天真了。
文彦博从唐奕那学来了这招刮地皮的招式,怎么能这么简单就完了?
第二天一下早朝,赵祯走了,文相公却没走,而且把各班朝臣也都留下了。
文彦博倒也光棍,把昨日捐款的帐册往大伙面前一推。
“官家用度减半,又捐了四十万,连开封百姓都勒紧腰带,募集了数百万,你们这些吃官粮的,自己看着办吧。。。”
宋庠真想一脚踹死这厮,奶奶的,把主意打到同寮身上来了。
但是,没办法,文宽夫把皇帝和百姓一起都搬出来了,你想不放血,怎么可能啊?
于是,朝中从刀笔小吏到宰执内相,又让文彦博刮了两个月的俸禄。凑了凑,整好四百万贯。
之后,文相公没着急花钱,而是跑到了回山。他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为啥老子说了一刻钟屁用没有,唐子浩上去只吼了几嗓子,底下的人就都失去理智了?
对此,唐奕这个师叔,也只能教育教育师侄了。
“道理很简单,你就算把文章念出花来,孔圣人都从坟里爬出来,给你击节叫好也没用!还不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的实际”!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百性水平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