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佾苦笑一声,“不出意外,我也得跟着去。”
  正说着,就有内侍寻了过来,传话官家召见。
  曹佾跟着内侍太监往外走,还不忘嘱咐道:“一会儿见了官家,你可管好你那张大嘴,别什么炮都放!”
  呃。。。。
  唐奕好不尴尬,这话几天前老师也嘱咐过他,说是这几天官家肯定要见他的,让他管好嘴。
  我有那么不知进退吗?
  有!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可能都得这么答他。
  。。。。
  赶紧换上儒生月袍,来到范仲淹住所。范仲淹早就准备停当,带着唐奕直奔观澜后院。
  后院本来就是给范仲淹、尹洙等人建的休养寓所,现在让赵祯占了,成了临时的中枢办公之地。
  到了地方,内侍传话,把二人引了进去,唐奕这个愣头青都有点紧张。
  因为里面除了当今官家,还有别人。。。。
  赵祯起得晚,此时正在用早膳,陪坐两旁的,有杜衍杜先生、南平郡王赵德刚,还有一个长得很丑很壮的老头儿,唐奕不认识。不过,看他与南平郡王平坐,又和赵祯几人谈笑风声的样子,地位应该不低。
  至于曹佾。。。。只有一边站着的份,在他身边还有一个潘丰,见唐奕进来,连忙扯起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唐奕不动声色地撇了他一眼,随范仲淹来到赵祯面前。
  “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好吧,
  唐奕只知道大宋不用跪,但应该怎么说却有点懵,嘴一滑,顺嘴就把这一套弄出来了。
  赵祯一愣。,与赵德刚、范仲淹等人对视一眼,随即满堂大笑!
  那个丑脸老头儿指着范仲淹打趣道:“希文还说这小子嘴拙,不肯拉出来见人。哪里嘴拙,端是巧嘴!”
  范仲淹也是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的弟子,都不知道说他什么好了。
  古礼虽有用‘万岁’代称皇帝,但是,一来大宋皇帝讲求一个亲和、宽仁,仅以‘官家’自居,而不称‘万岁’。
  再者,就是古人也没弄出来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啊?
  唐奕闹了个大红脸,僵在那里。却闻赵祯慈祥笑道:“你不必拘礼,只当自家长辈闲续即可,坐吧!”
  “景体、国为,你们也坐,又无外人,何必拘泥?”
  唐奕看了眼曹佾,见他和潘丰坐下了,自己也所性放开了,盘腿就坐下了。
  这间房舍建的时候,垒的就是类似于榻榻米的地炕,所以不论是赵祯,还是赵德刚等人,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矮几。
  “你这房子建得不错。”见唐奕还有些拘谨,赵祯主动找起了话题。
  “待入秋之后,朕要把宫中的暖房也建成观澜这个样子,那凛冬之时就可以享福了。”
  唐奕不好意思地笑道:“陛下过奖了。。。”
  赵祯又指着矮几上的餐食道:“还有这早饭也很别致。”
  这几日,李秉臣以官家喜欢观澜食餐食为由,换了御厨的菜品,每天的吃食都与范仲淹等人无异。
  而观澜的饮食确实与别处不同,这可是唐奕按照后世营养配餐的标准,和孙郎中这个精通养生之道的药王之后,一同定下的,是专门为范仲淹、尹洙、杜衍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准备的。
  比如,赵祯现在面前摆的早餐,就是一碗牛乳、一个煮蛋、一碗白粥、一碟清脆泡菜,虽看似不很丰盛,却是十分精致,且清淡可口。
  唐奕恭敬答道:“这些早餐是草民特意为范师父、尹师父、杜师父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准备的,陛下喜欢是草民的福气。”
  “哦?”赵祯疑道:“有何讲究吗?比如这牛乳,朕就有些喝不贯,但范卿却说非喝不可。”
  唐奕道:“常饮牛乳有健骨强身之效,初生的幼童和上岁数的老人骨松体弱再所难免,而牛乳正可补充体内外流的骨质。”
  唐奕心中暗叹,没文化真可怕,两个字——“补钙”就能概括的事情,还得解释这么半天他们才能听懂。
  “还有这么一说!”赵祯了然。
  那位看病的孙先生,可是最善养生的药王之后,对此赵祯深信不疑。
  “而且对于陛下和老师等人,牛乳还有另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宋人的大富之家都喜欢建宅之时在屋下埋入铅汞以避虫害,然不知铅汞皆有毒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呆久了,对人体伤害极大,轻者失眠多梦,头疼腹胀,重者还会祸其子孙。牛乳正好有排铅避汞之效,像陛下和老师这样的人更应该多饮。”
  唐奕说得煞有其事,别说赵祯,就连赵德刚和那丑脸老头儿都不禁端起装牛乳的大碗,喝了一大口。
  “还有这么一回事。。。”这可把赵祯和赵德刚吓的不轻。
  唐奕说的一点没错,宋人建宅,有条件的都要在屋下埋上铅汞,尤其是皇宫,那可真是没少埋啊。。。。
  赵祯暗道,一会儿就下令把皇城之内能起出来的铅汞之物都起了。
  “大郎所学颇多,当真是让朕都长见识了。”
  “陛下缪赞了,草民只是平时喜欢思考一些别人不去想,学些别人不去学的东西罢了,老师常批评小子不务正业呢!”
  赵祯哈哈一笑,“看来,还是有些用处的,最起码这养生之道就极为有用,而且,你那华联仓储也是极有新意。”
  唐奕暗道:来了,终于绕到正题了。
  “不过,朕有一事不明,还要问过大郎才行。”
  “陛下请问!”


第132章 所图甚大
  感谢“朝阳下、小猪1381”的打赏,谢谢支持!
  …
  赵祯家长里短,饮食建筑的绕了一大圈,终于把话头儿引到了华联上。
  那边潘丰也打起了精神,只等官家为其化解此中困局。
  至于唐奕,他也算是彻底服了这位千古仁帝。
  ‘仁’的都有点过份了!
  按说,一个皇帝和一个草民对话,哪用这些杂七杂八的废话,真接一句话的事儿,唐奕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
  但这位偏不,非要和你聊成自家大叔,才说正事儿。
  唐奕觉得,这是惯性,赵祯早就习惯了这种处事方式。他的那种‘仁’还真不是装出来的,也不是歌功颂德粉饰而来的,那是发自内心的仁爱!
  。。。。
  “华联虽是新意十足,但听景休说,大郎都是专船引各州奇货入京,即使现在华联日入万贯有余,可实际利润却是极薄。如今开封只你一家,倒还无碍,若是别人学了你华联的招数,开起铺子抢你的生意,大郎铺那么大的摊子,就不怕血本无归吗?”
  “恕草民直言。。。。”
  “草民最开始就没打算用那个店铺挣钱。”
  没打算挣钱?!
  在场诸人无不一惊,潘丰心说,没你这么吹牛…逼的,开铺子你不为挣钱?谁信!再说,你没打算挣钱就把我压成这个熊样,要是想挣钱,老子还不直接让你掐死?!
  “草民就直说吧。”唐奕暗道,又得倒出点干货了。
  “如果没有人效仿华联的模式,那草民才是真的赔了。”
  “何意?”赵祯越来越听不懂了,没人跟他抢反而是赔了?
  “草民开起华联铺,图的不是一间挣钱的铺子,而是整个开封的市场!”
  “。。。。。”
  “。。。。。”
  “。。。。。”
  整个屋子因唐奕的一句话,为之一肃,除了曹佾和范仲淹,都一脸怪异地看着唐奕。
  一群加在一块几百岁的老家伙,听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侃侃而谈,画面好不怪异。
  “草民斗胆问陛下、王爷、师长一句,大家觉得,是金银宝器的生意大,还是粮食转运的生意大,又或萝卜淞菜、日常杂用的生意大呢?”
  赵祯不加思索道:“粮草转运是乃开封民生之本,当是最大。”
  每年开封从全宋转运而来的粮食达六七百万石,折钱三四百万贯,绝对比金银宝器的金额大得多。
  唐奕摇头道:“咱们来算笔账吧!”
  “开封消费水平略高于各州,普通百姓人均每月用度两贯多。”说着,唐奕转向曹佾和潘丰,“咱们就算是两贯钱,我说的没错吧?”
  曹佾一哆嗦,心说,祖宗啊,你可别乱放炮啊!
  “对。。。对。。。”
  唐奕给他一个安了的表情,又对赵祯道:
  “开封有治民百万,人均月耗两贯,加在一起就是两百万贯,一年就是两千四万贯的巨耗。而且,这还是把王公贵族、富户奢家当普通百姓的耗费来算。”
  “这两千多万贯,花在哪儿了呢?”
  赵祯听得虚汗都冒出来了,这些钱当然是花在萝卜淞菜、杂用粮油之类琐碎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