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楼兰情缘-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秋篇:

    第一集骊山烽火

    第二集黄泉认母

    第三集如此君臣

    第四集筑台纳媳

    第五集诸儿文姜

    第六集管仲拜相

    第七集尊王攘夷

    第八集霸主齐桓

    第九集仁义大旗

    第十集骊姬乱晋

    第十一集羊皮换相

    第十二集择君图报

    第十三集重耳励志

    第十四集重耳返晋

    第十五集文公成霸

    第十六集罪哭崤山

    第十七集赵盾弑君

    第十八集赵氏孤儿

    第十九集一鸣惊人

    第二十集庄王治楚

    第二十一集霸主余韵

    第二十二集崔庆之乱

    第二十三集晏子相齐

    第二十四集高山仰止

    第二十五集逃出昭关

    第二十六集专诸刺僚

    第二十七集三约伐楚

    第二十八集掘墓鞭尸

    第二十九集会稽之耻

    第三十集勾践灭吴

    战国篇:

    第一章死士豫让(1-3集)

    第二章魏宫惊梦(4-5集)

    第三章商鞅变法(6-9集)

    第四章孙庞斗智(1o-12集)

    第五章苏张纵横(13-15集)

    第六章赵武灵王(16-18集)

    第七章田单复国(19-21集)

    第八章范雎逼仇(22-24集)

    第九章窃符救赵(25-26集)

    第十章吕氏春秋(27-29集)

    第十一章荆柯刺秦(3o-32集)

第一三二章 战国

    战国

    百科名片

    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o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日本战国一词出自甲斐(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1573)所制定的分国法“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头就记著“天下战国之上”。“佛之战国”是日本漫画《海贼王》中人物。

    目录'隐藏'

    一、【中国的战国历史】

    简介

    战国七雄

    七国的疆土地理:

    各国变法和新的君主集权制

    合纵连横

    秦王扫**

    政治制度

    技术进步

    科学展

    哲学思想

    七雄世袭

    秦国

    齐国

    楚国

    魏国

    赵国

    二、【日本的战国历史】

    简介

    大事年表

    日本战国时期历史

    应仁之乱,幕府衰败

    本能寺之变与羽柴秀吉崛起

    日本战国时代一百年

    【下克上的时代】

    【战国最强的兵法】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

    【丰臣秀吉与太阁记】

    三、【佛之战国】一、【中国的战国历史】

    简介

    战国七雄

    七国的疆土地理:

    各国变法和新的君主集权制

    合纵连横

    秦王扫**

    政治制度

    技术进步

    科学展

    哲学思想

    七雄世袭

    秦国

    齐国

    楚国

    魏国

    赵国

    二、【日本的战国历史】

    简介

    大事年表

    日本战国时期历史

    应仁之乱,幕府衰败

    本能寺之变与羽柴秀吉崛起

    日本战国时代一百年

    【下克上的时代】

    【战国最强的兵法】

    【本能寺之变的真相】

    【丰臣秀吉与太阁记】

    三、【佛之战国】

    战国地图'编辑本段'

    一、【中国的战国历史】

    “战国”一词最早出自《史记》匈奴列传:“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战国尽管是主要描写七个国家的征战,而战国时期的国家远远不止七个,战国初期有二十多国,依然以周天子为共主。《史记》和汉代刘向的《战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刘向叙录曰:“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哞争权,盖为战国。”

    公元前4o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魏、赵、韩三家列位诸侯,由此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田氏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现在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要考量目标。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战国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编辑本段'

    简介

    战国时期

    春秋之后,也就是周朝的后半期,进入了七国争雄的时代,在后来西汉末年刘向编著的《战国策》中记载这一时期,所以人们称之为战国。《史记。六国年表》记载,战国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或者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公元前4o3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诸侯强国,即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在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挥了富国强兵的重要作用,秦国终于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七雄当中,为了富国强兵而竞相实行变法,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等实行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人物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展互相促进,出现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的农业,而且造福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展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o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周安王十一年(前391年),田民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认。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布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政治法则。于是,以魏国的李悝改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编辑本段'

    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人称“战国七雄”。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宋,卫,中山,鲁,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