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在这些灾民的辛苦劳作下,终于将这些成熟的地全部收割完毕。
其实玉米还稍显生了一点,但是如果用来煮着吃的话,则是恰到好处。
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这些农作物真的能吃吗?
袁继咸和太子忍不住都问出了这个问题。
现在产量方面已经不是问题了,这三种农作物产量真的不错。
就算玉米和花生的产量稍微低了一点,但是没有关系啊,因为楚才子说过,如果是在北方的话,收割完小麦之后再种下地瓜玉米和花生都可以。
而地瓜玉米和花生收获完毕之后,还可以播种冬小麦。
原本一年一熟,现在直接变成了两年三熟。
这里面提高的产量可就太大了,能够养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其实农民的要求真的很低很低,只要能让他们吃饱,他们就会本本分分任劳任怨地劳作。
历史上的宋朝,从始到终都很羸弱,无论和谁打都打不赢。
但是宋朝其实是封建王朝里面最富有的一个朝代,在宋朝的整个历史中,几乎都没发生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和她的富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在,如果这三种农作物真的可以长期食用,那么相信大明会在短短的十年,甚至五年时间内发生惊人的转变。
五年的时间,相信足以让这三种农作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相信足以使得几乎所有的农民都能够衣食无忧。
民富则国强,当大明在无内忧的时候,区区一个满清又有什么可怕之处?
楚江秋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耐人寻味地说道:“和城,袁大人,待会你们就知道了。”
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那边早就有人将地瓜和花生弄到山溪里清洗起来,玉米也都将外皮剥去,单独放在篷布上面。
现场已经支起了上百口大锅,里面放满水,加了一些盐,开始烧起水来。
袁继咸惊喜地问道:“江秋,难道这些农作物用水煮了就可以吃?”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直接用水煮了当然可以吃,并且还是难得的美味!不过嘛,要是长期存放的话,还需要晾晒干了才行。”
“比方说地瓜,就要切成薄片,晒干之后存放。花生直接晒干,玉米需要剥去外皮晒干。”
“地瓜干弄碎之后就成了地瓜面,可以煮稀饭,可以做成煎饼长期存放,也可以做成窝窝头,吃法有很多。”
“现在就让你们品尝一下最为简单的一种做法,直接水煮!”
花生清洗干净之后,直接倒进锅中,地瓜则是要砍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投放进去。
要是把地瓜整块投放进去的话,十多斤一块的那种地瓜,只怕一下午的时间都煮不熟。
玉米则是单独一锅来煮。
现在不但是太子和袁继咸,那些灾民也无不眼巴巴地看着。
其实他们比谁都盼着这些农作物能够食用,真要是这样的话,就意味着他们以后再不用为粮食不够吃而发愁了。
说起来,其实他们在沙发厂的收入比地里的收入还要多。
但是民以食为天的小农思想始终左右着他们,在潜意识里,他们还是觉得土地和粮食更为重要。
没多久,一股股诱人的香味就从锅里传了出来。
“好香啊!”
“真的好香!”
“肯定能吃!”
那些小孩子更是馋的直流口水,围着一口口锅不断地跑来跑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味越来越浓郁起来。
这下别说是那些小孩子了,就连大人都忍不住吞咽起口水来。
半个多小时候,感觉火候差不多了,楚江秋打开一口锅,用筷子实验了一下,完全可以食用了。
不过在食用之前楚江秋先叮嘱了一番:“大家伙注意了,地瓜很好吃,但是也不要一下子吃太多,吃太多了容易积事,并且容易通下气。”
周围的灾民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好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通下气,忍不住悄悄询问起来。
终于有明白人说了出来,通下气其实就是放屁。
嗨,不就是多放几个屁嘛,这有什么!
楚江秋接着说道:“还有,花生吃多了呢,会口渴,可能会喝很多水。所以大家都注意了,一定不要吃到十成饱。我可不希望有人喝水被撑死!”
楚江秋说的非常严重,其实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可怕。
多喝水会撑的很难受是真的,基本上达不到撑死人的地步。
楚江秋主要是怕第一次吃有人吃撑了,还以为这些农作物有毒,那可就说不清了。
说完这一切之后,这三种农作物都从锅里捞了出来,用山溪水浸泡了一下。
然后分别盛了一碗,端到了太子和袁继咸大人面前。
还有个太监准备给太子实验一下有没有毒,直接被太子一脚踹了出去,然后太子急不可耐地拿起一个花生就扔进嘴里。
几经咀嚼,才简单地咽了下去,太子不由翻着白眼说道:“好像不怎么好咽啊!”
楚江秋翻着白眼说道:“和城,其实花生是要剥开外壳吃里面的花生仁的……”
第242章 人间美味
楚江秋不由翻着白眼说道:“和城,其实花生是要剥掉外壳吃里面的花生仁的!”
朱和城脸上一红说道:“是吗?那你怎么不早说?”
霍,合着这是还赖到哥们头上来了?
我是想给你说来着,这不还没来得及嘛!谁让你下手那么快的!
得知了正确吃法之后,朱和城拿起一颗花生,剥开外壳,两里面的花生仁送入嘴中。
“嗯,好吃!真好吃!”
“这花生真是人间美味啊!”
那当然啦,煮花生、椒盐花生、加工制作成麻汁、糖醋花生,花生的吃法多了去了。
就算是在现代,花生也是一道极佳的下酒小菜。
朱和城抓起几颗花生,越吃越香,大有收不住嘴的味道。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和城,你再尝尝玉米,这玉米的味道,丝毫不差于花生。”
“是吗?”
听楚江秋如此说,朱和城眼睛不由得一亮,拿起一根玉米,斯斯文文地啃了起来。
刚咬下第一口咀嚼了一下,朱和城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这味道,真是绝了!”
“味道如此独特,真是太好吃了!”
“这下百姓可是有口福了!”
“要是天天能吃上如此可口的玉米和花生,那得有多幸福啊?”
楚江秋不由翻了翻白眼,心道你这最求未免也忒低了吧?
楚江秋不由含笑说道:“其实无论是花生还是玉米,都只有刚收下来的时候味道最佳。等风干之后,就不能再这么吃了。这口福,也就这几天的事儿!”
朱和城忍不住惋惜地说道:“那真是太遗憾了!我还想着带一些回去,给父……亲尝尝呢!看起来是不能够了。”
朱和城顺口之下,差点把父皇给说出来,幸好最后关头醒悟过来,改成了父亲。
楚江秋微笑着说道:“其实,用一些手段的话,玉米也是可以存放一段时间的,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做吧!”
朱和城赶紧说道:“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楚大哥,谢谢你!”
楚江秋微笑不语。
朱和城吃完一个玉米,不由得伸手再次抓向玉米。
品尝过玉米的美味之后,朱和城现在连花生都丢到一边去了。
楚江秋再次提醒道:“和城,你再品尝一下地瓜。”
朱和城忍不住问道:“难道这地瓜比花生玉米还要美味不成?”
楚江秋摇头说道:“各有妙处,你品尝一下就知道了。”
听楚江秋说的玄乎,朱和城忍不住丢下抓到手里的玉米,拿起一块地瓜。
在楚江秋的提醒下,将外皮剥去,小小的咬了一口。
“甜!真甜!原来这地瓜也如此美味啊!”
“真的好吃!江秋,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这地瓜如此美味,产量又高,还不择地,真乃百姓之福也!'
楚江秋微微一笑说道:“水煮地瓜虽然好吃,但是也不能吃的太多。吃的太多的话,下气通增多,胃酸,还容易让人发胖。”
朱和城脸色一变问道:“这么说来,这地瓜并不能当成主食食用了?”
这才是重点,地瓜有如此多的优点,如果不能当作主食食用的话,其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
楚江秋解释道:“我刚才说的是,水煮地瓜不宜多食。但是把地瓜切片晒干,再粉碎做成地瓜粉,用地瓜粉做成窝头或者摊成煎饼,那就没事了。”
楚江秋小时候,家里还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