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毙卸此担庵皇乔Ю镏惺加谧阆滤醭龅牡谝徊蕉选H绻庖徊蕉悸醪还ィ且訟wa…ker一己之力去阻止UAC的GMP项目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他们俩为何如此有信心?
自然是因为“暴风号”强大的不仅仅是风宇率领的机师队伍,由洛云曦领衔的战舰驾驶人员同样是一群非常优秀的觉醒者,只是他们平常不显山不露水,被隐藏在了风宇和洛云曦的光环之下。
自从半年前哈格发现“加速”能力能够运用于战舰驾驶之后,为了这次的一年之约,Awa…ker专门为“暴风号”配备了两名拥有“加速”能力的驾驶员,一共能够在危及时刻提供8次瞬间提速闪避的能力。
当然,“加速”只是在应对敌舰主炮攻击或者有针对性的高斯炮单发射击时比较好用,遇到大量机动战士的围攻时的作用就差多了,最多只能帮助“暴风号”避开舰首和舰尾的要害攻击,起一点分散伤害的作用而已。
在眼下这种局面下,真正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首席火控手亚瑟,他的觉醒能力“绽放”就曾经在M320星域与基美克护卫队的战斗中绽放异彩,仅仅凭借侧舷炮塔的数轮射击就干掉了超过70架MG。
这是个非常疯狂的成绩,要知道绝大部分机师终其一生都拿不到这样一个成绩,而亚瑟作为战舰火控手却在一场战斗的几轮炮击之中完成了。如果以机师的击坠数计算方式来衡量他的这一成绩,由GMP人驾驶的MG系列可以视为准王牌机师驾驶原型机,每一架换算为10个击坠数。
也就是说,亚瑟只用了几轮炮击,就拿到了700多个击坠数,这已经是超级王牌的数据,这绝对是比风宇早些年还要疯狂的战绩。就算把风宇军旅生涯的历次战役的成绩摆出来,也就只有击沉“新亚洲号”的太亚WH战役和实现大逆转的E4战役能够盖过亚瑟的表现。
当然,从客观上来说,拥有“绽放”能力的亚瑟就是个超级炮手,不管是到了哪国的哪支舰队,都会成为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地位将会比一般的舰长还要高。
按理来说,亚瑟当初在M320的战绩应该引起UAC联邦军足够的重视才对。然而当时“暴风号”处于光学隐形状态,谁也不知道这艘隐形战舰是用了什么杀手锏干掉了这么多的MG量产型。而且那一战的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风暴”这位超级王牌身上,毕竟风宇凭借一个人一把斩舰刀就镇压了整支基美克舰队,不管怎么说,都是摆在明面上的硬实力,以至于亚瑟的风采完全被UAC联邦军忽视了。
但凡基美克护卫队的那位中将司令对“暴风号”这边的情况上点心,一定会发现这艘战舰的战斗力同样不容轻忽。那么今天太美WH联合舰队也会做出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而不会让整整一支MS中队上来送死。
此时此刻,当90架MS靠近“暴风号”之后,洛云曦不慌不忙地朝着火控平台的方向说到,“亚瑟,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OK,10秒钟解决战斗!”通过刚才的观察,亚瑟已经确认眼前这些UAC机师虽然战斗意志更加坚定,但论身体条件和机体性能却比那些GMP人差太多了。
当初在M320星域,“暴风号”是以侧舷对准MG中队,亚瑟将45座炮塔分成15组,进行三点射击,并且一举击坠15架MG中的14架,重伤1架,仅有1架毫发无损。
而现在的情况是MS中队摆出一个球面阵型,笼罩在“暴风号”的整个前半部。如此一来这艘驱逐舰所有的90座侧舷炮塔都能攻击到目标。如果仍然以三点射击来攻击目标,他可以同时锁定多达30架MS。
以这些普通机师的个人能力、身体条件和机体性能,能够躲过三点射击的绝对不超过三成。也就是那些实力接近于准王牌的高阶机师能够做到这一点,在这位阶之下的基本上都是炮灰。
但是亚瑟并不打算在第一轮炮击中采取三点射击,他更加奔放,直接让90座侧舷炮塔分别锁定全部的90架MS,一个都不肯放过!
当然,亚瑟也知道这样的攻击方式最终的效率未必会比三点射击高,但他就是想试试自己的能力极限在哪儿,同时也摸摸对手的敌,看看这些MS机师的水平究竟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随着“暴风号”的炮火如同盛开的菊花,同时攻击90架MS,且不说结局如何,那一瞬间的惊艳便震惊了所有太美WH联合舰队的舰长和火控手们。
“这怎么可能?”
“‘暴风号’是怎么做到的?”
“新技术吗?”
“战舰的主系统能同时锁定90个目标?不能吧?”
所有人的心中同时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问。
根据常识,按照不同级别的舰种,战舰主系统通常只能锁定5…20个目标,然后将侧舷炮塔进行分组,由若干炮位相邻的炮塔构成一个炮火矩阵,同时射击一个目标。所以“暴风号”同时攻击90个目标本身就是违反常识的事情。
当年母舰“新亚洲号”创造了单轮炮击击坠21架的历史最高记录,但其实当时的主系统只锁定了20个目标。只是因为有一部分炮火矩阵里恰好覆盖了两架机动战士,才取得了超过实际锁定目标的击坠数字。
而此时此刻,不管亚瑟的这轮炮击能击坠多少架MS,他的这一疯狂举动已经彻底颠覆了在太美WH这片空域里所有人的常识。
第五章 永远的经典
其实从一开始,这场战斗的主角注定就是亚瑟。别看之前“风暴”3号机和4号机登场时的惊艳10秒,其实都是在为此时亚瑟的炮击做铺垫。
要知道一艘战舰的炮塔布局主要都分布在了侧舷位置,舰首和舰尾一来截面积太小,假设不了几座炮塔,二来又被主炮或引擎喷口占用了大部分面积,所以在这两个区域基本上没有几个炮位。
如果放任MS中队集中在“暴风号”的舰首,且不说对方的集火将会直接威胁到舰桥的安全,更重要的是能够用于攻击前方的炮塔数量实在太少,不利于亚瑟的发挥。
所以一开场风宇和哈格便强势打击MS中队的中路,逼迫对方向侧面散开,使余下的MS进入侧舷炮塔的攻击范围,给亚瑟一个完美的表演舞台。
其实亚瑟并非第一次同时瞄准这么多的目标,上一次在M320星域的时候,他的其中一轮炮击同样是瞄准了90多个目标,比今天还要多一些,并且一举击坠了30多架MG,打破了“新亚洲号”创造的单轮21架记录。
只可惜当时“暴风号”处于光学隐形状态,除了舰上的战友们,并没有外人见证那一记录。而且因为光学隐形,“暴风号”的光学传感器无法使用,也就没能纪录下那精彩的一幕。
因此今天这一击,才是亚瑟极限“绽放”炮击的处女秀。所以除了惊艳全场之外,这次炮击的成绩也将被载入史册,作为“暴风号”和超级炮手亚瑟永远的经典。
经过统计,这一轮炮击的最终击坠数为23架MS,虽然又一次盖过了当年“新亚洲号”的记录,但实际上却不是亚瑟的最好成绩。从这些MS的闪避能力来看,如果他采取两点瞄准的效果会更好,同时攻击45个目标,至少可以确保35架以上的击坠数,超过上一次在M320星域的表现。
从战术角度上来看待这个问题,一般的火控手可能会觉得亚瑟这么做有点太贪心。哪怕他只瞄准45个目标,同样也是个非常惊艳的数字,同时又能有更好的战果,在击坠数上也有更好的表现。
但是风宇站在战略层面上分析,却认为亚瑟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击坠多少架MS,那是一个命中率的问题。命中率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综合性结果,其中包括战舰主系统的运算能力、炮塔的射击精度、火控手的个人能力、经验和运气,同时还有攻击目标的机体性能、机师的个人能力。
而与之相对的,“暴风号”能同时攻击多少个目标,只由一个因素来决定——那就是能力!
亚瑟的做法就等于是在向UAC联邦军亮肌肉,展现“暴风号”的多目标打击能力,甚至做到了惊人的全覆盖!90架目标MS,一架不漏的全覆盖!
这是一个能让人无限遐想的数据。因为“暴风号”已经做到了全覆盖,所以大家就会这么想,“如果‘暴风号’有更多的炮塔,同时其对手有更多的机动战士,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有多少打多少吗?然后如果随着火控手经验提升及幸运之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