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甚至想过主动联系“风暴”,向自己的偶像投降,但他连这架处于光学隐形状态下的超级机型所在位置都不知道,又怎么联系?
联系“暴风号”?用明码通讯说“‘风暴’,我要向你投降”?
哈格并不傻,如果眼前的对手果真是“风暴”,并且一直不肯露出身形,那么肯定是不想暴露身份。如果他以明码通讯的方式喊破了“风暴”的身份,那就纯属自杀行为了,对方为了继续隐藏,绝对不会接受他的投降!
“这可怎么办?”哈格从没有这么苦恼,即使是当初被排挤来银河系,他也不过是有些郁闷而已。
只可惜风宇并不知道哈格心中所想,否则他一定很乐意策反私掠海盗舰队里唯一一名上得了台面的准王牌机师。
而此时此刻,因为哈格的思路已经彻底凌乱了,在抛出一支小队去试探“暴风号”之后并没有其他举动,导致整体战局继续保持着之前的僵持状态。“暴风号”的出现仅仅是斩获了两个击坠数,将一支海盗小队击退而已,并没有取得更多的实战效果。
这时候,感性人格知道自己该出手了,“暴风号”都已经把自己当成饵料给投出来了,再耗下去就不好收场了。
眼看着em原型机这会儿表现得有点心不在焉,几乎没怎么移动地在原地有一搭没一搭地向着商队机师们射击,连一点准头都没有,感性人格意识到这是自己最好的机会。他本来还想再次使用远程攻击,但是想到理性人格分析的结论,对方是个拥有预感能力的觉醒者机师,天生克制远程射击,还是老老实实放弃。
要想对付这种类型的机师,仗着机体性能差距用近战硬吃才是最佳策略。在双刀齐出的暴风骤雨般的攻势下,预感一点用都没有,依靠的只有硬实力。
于是“风暴”3号机第一次发动脉冲激励,瞬间将速度提升到了500公里/秒以上,向着哈格的em原型机冲了过去,手中189w超级合金军刀高高举起。
说实话,3号机的这一次攻击实在是太欺负人了,三代em原型机的最高秒速不过是200公里,两者之间的速度差距堪称是龟兔赛跑,根本无需发动脉冲激励就已经实现了碾压。感性人格这么做也算是为了万无一失。
“来了!躲不过!”哈格的直觉无比笃定地告诉自己,这一次他在劫难逃,就算有脉冲激励也没用。
第四十三章 曲高和寡
机动战士的系统报警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捕捉到的信号,经过系统整合之后得出的攻击判断。相比于人眼的视觉神经反射以及反馈到大脑之后的思考判断过程,系统警报约等于是即时的。
当然耳朵听到警报讯息再反馈给大脑同样需要一个神经反射时间,如果机师依靠系统警报来做出反应,就和自己第一时间看见对方攻击而做出判断相差无几。
真正制约机师对于攻击的反应效率依然是神经反射速度,所以当初拥有超级反射能力的gmp克…隆人2号才会那么变态难缠。
当然,到了王牌机师甚至只要准王牌层次,机师们基本上就会通过观察对手的动作进行攻击预判,这就远快于攻击发生之后再做反应。
而精神力强化型预感分支觉醒者的预警系统则是依托于精神力对周边异常情况的感知,在对手产生攻击意图时就已经有所感应,是一种比较玄妙的东西,即便awa…ker的觉醒者研究所都不能准确描述这种能力是如何运作的。
拥有预感或者预言能力的觉醒者其实比例并不少,比如awa…ker理事长爱德华和眼前的哈格以及在“新亚洲号”上被风宇击杀的“幸运”。只是这种能力不像其他能力那样使用自如,时灵时不灵,比如爱德华的“命运女神”。
来自光学隐形状态下“风暴”3号机的攻击,高斯炮的金属弹丸在发射之初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弹丸离开阴影区域之后才能被光学传感器捕捉到,给出攻击警报。
高斯炮的金属弹丸直径基本上都在200mm以下,从几百上千公里以外发射过来,在人的视网膜上就只能留下一条淡淡的线条。相比于系统警报,这种情况下人眼则基本上捕捉不到这种突如其来的攻击,就连王牌机师遇到这种攻击也要徒呼奈何。
这种时候也就只有预感能够救命。
而此时“风暴”3号机采取的是近身攻击,189w超级合金军刀的刀刃始终在阴影区里,机动战士的传感器捕捉不到,系统也做不出任何攻击警告,只有哈格的精神力感知能够告诉他有攻击降临。
于是所有人都看到em原型机莫名其妙地在身边没有任何敌机和远程攻击的情况下突然疯狂地动了起来,摆出一副疯狂逃命的架势。
商队这边的人此刻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位准王牌脑子可能有点不正常。”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驾驶高机动型机体却执意进行毫无优势可言的远程对射。
而海盗头子同样是满腹疑问,很想接通哈格的通讯与他问个究竟。不过旗舰的点对点光通讯想要主动联络处于高速机动下的em原型机完全不可能,只能等待对方发起通讯。
可是这时候哈格哪有时间联系旗舰,而且就算联系了又有何用?面对超级王牌“风暴”的攻击,谁也救不了他。
尽管感性人格还没动起来的时候,em原型机就开始往远离“风暴”3号机的方向逃窜,但是双方机体的性能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一会儿,哈格还是被追上了。
这一瞬间,他的感知能力敏锐到了极点,仿佛身后多了一双眼睛一样,清楚分明地看到“风暴”手中的189w超级合金军刀当头砍下。
哈格的脑海中形成一个画面,这一刀斜斜地劈砍下来,攻击范围覆盖了em原型机的上方和右方。即便哈格往左闪避或者继续向前,甚至是向下,以3号机的速度仍然能追上并且一刀命中。
避无可避!
这是无可更改的最终结论……
“暴风号”的舰桥里,风宇看着em原型机挣扎着远去的身影,回头对洛云曦说,“开始追击吧!争取用‘暴风号’的表现淡化掉那架em原型机被击坠的疑点。”
这就是理性人格事先想好的补救措施。当有若干件相关联的事同时发生时,人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影响力最大且最关键的那件事所吸引,这是所谓的头条效应。
他就是要利用头条效应,让“暴风号”盖过“风暴”3号机的风头,吸引大家的关注度,从而让他们忽略3号机的存在。此时哈格可谓在劫难逃,而em原型机一旦被击坠,海盗的机动部队也必然会崩盘。“暴风号”于此时强势出击,趁势抢下一些击坠数,势必成为战场上“看得见”的亮点。
于是在洛云曦的指挥下,“暴风号”突然转向,舰首直插海盗机动阵列,引来双方的一阵侧目。
要知道,根据各国规定,退役战舰卖给安保公司或者财团商社时,粒子束主炮都是要拆除的,仅保留撤销高斯炮塔矩阵用于自卫。于是护航战舰就跟古时候大航海时代的帆船一样,战斗时要把舰身横过来面对敌人,才能发挥最强火力。
“暴风号”正面冲突海盗机动阵列,这种行为比之前的主动贴近更加疯狂,完全可以视为送菜上门、羊入虎口。
然而他们都还没来得及消化“暴风号”的疯狂举动,em原型机那边却出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众人的心神全都放在“暴风号”这边的时候,这架机动战士不知何时被斩了个一刀两断,连驾驶舱都暴露在外。
“是谁干的?”
这个疑问才刚刚升起,“暴风号”又有大动作,让他们把这个疑问瞬间压了下去。只见这艘看起来颇为老旧的未知型号驱逐舰一头插进海盗机动阵列之后火力全开,侧舷炮塔同时锁定多个目标进行覆盖射击,一举斩获高达两位数的攻击成果。
“这怎么可能!?”
在机动战士随着“风暴”的杰出表现而强势崛起的这个时代,很久未见战舰能这么酣畅淋漓地欺负机师了。这件事传出去绝对轰动!
“难道是战舰的时代又要回归了?”有一部分舰长抱有美好的幻象,但是当他们重新调阅影像记录进行详细的回看时,却发觉除了同时瞄准多目标属于比较罕见的情形,“暴风号”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而且就算同时瞄准多目标,也没理由取得如此好的战果。
再细看一遍,明显是那些海盗机师的水平太差,躲不过炮火矩阵攻击。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