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儒听了一脸蛋疼,只差没出来:“哎哟喂!陛下啊,吕布将军既是您的义子,也是您的大将军啊!您怎么可以当着众人的面踢他呢?若他心中不满,我等便危险了!”
“是啊,咱家冲动了,造成祸害,现在还请你出谋划策。”董卓难得的面露悔色。
李儒鼠目转了转:“吕布将军现在有方天画戟,有赤兔马,算得上是天下无敌了,但他自恃勇力,并没有一件很好的铠甲,前番作战又屡次受伤,陛下不妨送一副铠甲给吕布将军。”
董卓当即说道:“朕正有此意,前些年有个西凉士族送给朕一副铠甲,唤作‘九麟火龙甲’,这铠甲朕是爱不释手啊,一直未舍得穿,如此一来便送给奉先吧!”
李儒也在一旁附和:“陛下,微臣家中有一件软甲,唤作‘唐猊甲’,可穿在内侧,这铠甲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微臣本想送给陛下,既然如此,便也一并送给吕布将军吧。”
董卓听了喜笑颜开:“爱卿真是朕的好驸马啊!这件事便差你去办吧!”
“遵命,微臣认为陛下还应当宴请吕将军,在席间赠送宝甲。”
“好好,依你所言,今晚宴请吕布将军吧!只是称帝这事还先不要声张,到了长安再说。”李儒点头答应,出门去了,心里在纠结:董卓称帝这事不知道汉朝老臣知道了会发生什么。
到了晚上,董卓亲自宴请吕布,虽然父子两人推杯换盏,但气氛还是有点尴尬。几杯酒下肚后,董卓看了看一脸高冷的吕布,笑道:“奉先还在为昨日为父的事生气呢?”
吕布因心中郁闷,多喝了几杯,又喝的急,脑袋有点迷糊了,便说道:“昨日在众人面前义父如此对待孩儿,孩儿确实心中不快。”
董卓听了也没不高兴,敬了一杯酒:“哎,这事全怪为父。”
说完大声喝道:“来啊,带上来!”
吕布抬起头,见有两人各自捧着一件物品上来,疑惑道:“此为何物?”
董卓朗声笑道:“奉先呐,你现在有武器有神驹,就是没有宝甲,为父特地送给你两个。”
吕布听了酒醒了一些:“孩儿多谢义父!”
或许对一个武将来说是否拥有好的武器和马很重要,但武将都更希望有一副好的盔甲,无论武力高低都是这样,毕竟好的铠甲可以保一条命啊。吕布随手拿了一件,便是那唐猊甲。
只见这副铠甲薄如蝉翼,虽然通体银色,但吕布看了顿时面露不悦,董卓见状笑道:“奉先呐,你试试用力可能撕开这铠甲?”
吕布听了冷哼一声,用力一撕,这铠甲甚至都没变形,顿时心中惊奇不已,再次加大力度,这铠甲只是微微变形,但仍没被撕开。
吕布大喜,董卓又说道:”奉先试试用戟能否刺穿此甲。”
吕布便试了一下,低喝一声,奋力刺出一戟,却发现根本刺不穿这薄薄得一层,便是连个痕迹都没有,心中喜悦不已,起身跪拜:“多谢义父,此甲真乃神器!”
董卓大笑:“吾儿喜欢便好,再来看看这一件。”
说完亲自拿着九麟火龙铠递给吕布。吕布接到手里,看得眼睛都直了:这副铠甲通体火红,宛如火烧;甲上胸部各镶嵌着四颗宝石,中间部分又是一颗,煞是好看。吕布像抚摸情人一样轻抚铠甲良久,才再次跪拜:“多谢义父,孩儿无以为报!”
董卓扶起吕布大笑:“奉先快起,你喜欢便好,希望你不要再记恨为父了!”
吕布说道:“绝不!”
董卓再次大笑,笑的是那么的释怀:“好好好!今晚咱们父子两不醉不归!”
(吕布获得了两件宝甲,实力会怎样呢?)
第三十八章 盟军解散
董卓搞定了吕布,便忙着与李儒商量称帝的事。
李儒道:“陛下,如今我军人才不足,前番郭汜将军战死,樊稠将军也被您给砍了,现在将不过李傕张济吕布高昂,实在有点……”
董卓皱眉不已,很是赞同:“是呀,我军现在有很多士兵,个个是骁勇彪悍,可是良将却极少,不知爱卿有何良策助朕收罗人才啊?”
李儒标志性的拈着一小撮胡须,笑了笑:“陛下,等我军安定下来后,微臣以为陛下可广布招贤贴,虽说中原一带我等难以涉足,但广大的雍凉之地必定有不少人才,只要用心挖掘,日后我军一定会人才济济的!”
董卓听了舒展眉头,笑道:“好!便依爱卿所言,广布招贤贴吧!”
李儒上前施礼:“陛下,没有其他的事微臣就先告退了。”
正要出去,董卓突然叫道:“慢!”
李儒一个急停,转头道:“陛下何事?”
董卓招招手:“爱卿过来。”
李儒满脸疑惑的走过去,董卓说道:“咱家称帝的事如何与众人交代呢?”
李儒一拍额头:“是微臣疏忽,居然忘了此等大事!”便踱步思考着对策,不一会儿,便拱手道:“陛下,樊稠张济等人都是您的亲信,一定会支持,主要是那些朝廷旧臣和西凉的官员们意向不定。”
见董卓面露难色,李儒继续说道:“不过陛下不必担心,西凉那边不成问题,至于朝中老臣嘛,臣自有办法对付!”
董卓听了大喜:“爱卿快讲!”
“朝廷旧臣多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虽然忠于汉廷,但如今天子在徐珪手中,而我军远在长安,便是他们思君也无可奈何,陛下可下严令,若有大臣敢反对您称帝,你便可诛其九族,杀鸡儆猴,威逼他们效忠于您;若有罢官的,便登记在册,给予府宅软禁他们;罢官后想南下或东去的,陛下可嘱咐武关和潼关的守将阻止他们通行,若坚持过关,杀无赦!”
董卓笑的眯起了眼:“哈哈哈,文忧所言甚善,甚善啊!那西凉官员怎么办呢?”
李儒笑了笑:“西凉本就是偏僻荒凉之地,在那里任职的多是被贬的,所以对大汉朝廷的衷心并不如那些汉朝老臣,陛下称帝后只需要将他们官职各升一级,他们必定会俯首称臣。”
“哈哈哈!好好好啊!文忧啊,传令下去,明日全军启程前往长安!”
李儒笑得格外灿烂:“微臣遵旨!”说完便离开了房间,自己忙去了。
董卓理了理衣冠,照了照铜镜,得意地大笑:“看看咱家这一身富贵之象,咱家要是不称帝谁还能称帝?”说罢拍了拍衣冠,满脸淫笑地往安置了嫔妃的闺房中走去。
那日自从洛阳一别,先后走了徐珪,曹操,回去不久后,公孙瓒在刘备的建议下,也托故撤回北平,另寻机会;马腾见讨董难有作为,也领兵退回西凉去了;再加上之前愤怒离去的孙坚,十九路诸侯虽然还剩下十四路,但剩下的这些人中并无精兵良将,战斗力差了一大截。
盟军大营中,袁绍一直愁眉不展,来回踱步,袁术则翘起二郎腿吊儿郎当地掰着手指,一副事不关几高高挂起的样子;其余诸侯诸如王匡,鲍信,刘岱等人也是面无表情,不知道各自的态度;只有陶谦孔融面露愁色,哀叹不已。
良久,袁绍才停止踱步,向各诸侯询问:“如今董贼退守长安,南有武关,东有潼关,而我等兵马困乏,粮草不足,伯玉守在汜水关,文台孟德等人也都离去,我等该当何为呢?”
年满六十的陶谦开口说道:“禀袁盟主,依老夫之见,我等应当趁着董贼立足未稳,火速追击,救回汉帝。”
袁术冷哼一声:“追击?你没听说曹阿瞒因为追击而中了埋伏差点死于惊马谷吗?”
陶谦往吊儿郎当的袁术望去,一时无语,摇头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公路所言极是啊,西凉军虽立足未稳,但铁骑天下无敌,更有吕布这等鬼神之将,还有李儒的鬼谋,而我们现在先锋都已离盟而去,就凭我们这些人马如何能追击,要是一路奔袭过去恐怕会步孟德的后尘。”袁绍对袁术的话点头不已,附和道。
见众人一时无话,袁绍便坦言自己心中的想法:“各位,我的意思是我等自征战以来,先后破汜水、虎牢,如今又得了洛阳,而且董贼已经退往长安,我军又无先锋大将,不妨各自回到自己的驻地,共商下一步计划吧。”
陶谦听了嗟叹而出,其余人等议论纷纷,叽叽喳喳不停。
孔融叹了口气:“只是汉帝要在那荒凉之地受苦了。”
袁绍听了说道:“即便如此,我等也无能为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