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官宦世家,本来影响力就很深。
再加上他们家族中的门生故吏分部广泛,只要他们高举义旗,那慕名投奔的也是犹如潮水,蜂拥而至,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便会召集好几万大军。
而如果这样的话,刘靖自己的压力便是又上来了,他是知道曹操和袁绍的能力的,但是,如果不让他们回去募兵,这董卓便是不可能除掉,如果董卓抢先一步,倒行逆施,当了皇帝。
那么,接下来,肯定就是乱世降临,到时候,还会有更多的英雄豪杰蜂拥而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到那个时候,说不定会出现什么李操、刘操、王绍、马绍的。
所以,刘靖的心里也是和快下了决定,让他们回去,先募集兵马,先将董仲颖除掉再说。
于是刘靖也是十分赞成道:“我赞成恩师的说法,现如今咱们只能各自归去,然后想办法召集大军,然后以书信联络,尽早组成讨贼联盟,早点将董仲颖这个乱臣贼子给铲除掉,日后匡扶大汉江山,重整大汉山河,就靠我们了!”
众人上已完毕,已经是深夜时分了,为了安全起见,刘靖并没有让他们回京,而是为他们在军营安排了一个营帐,让他们暂且歇下,等待天明之后,刘靖亲自护送他们回京。
这一夜,刘靖睡得一点也不踏实,他总是有种恐慌不已的感觉,他的心里又是在琢磨到底该不该放曹操和袁绍走,该不该让他们回去组织人马,该不该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势力。
因为,刘靖深知历史,他知道曹操和袁绍的实力,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纠结,现在他多养成一个霸主,日后他就多一个实力对手,所以日后的坎都是现在他亲手埋下的。
由于白天的乏累,刘靖想着、想着,便是不由自主的进入了梦想,漫天的繁星犹如一颗颗明亮的眼睛一样在眨巴眨巴个不停,大地之上一片安静、祥和,仿佛这繁乱无比的朝局像一场梦境一般虚幻。
第二天,正在熟睡当中的刘靖被一兵士给急匆匆地叫醒了,刘靖起身呵斥道:“有什么事儿大惊小怪的?”
那兵士急道:“禀报主公,丁刺史和董大人打起来了!”
刘靖一听,精神头便是来了,他快速的穿好了衣服,简单的洗漱一遍,便是来到了军营外,此时,曹操、袁绍和卢植也早就站在一旁议论着什么。
刘靖赶紧来到了他们这里,开口问道:“你们都知道了?”
曹操一见刘靖来了,便是高兴道:“哎呀,还是丁建阳厉害,二话不说便是开战,现在董仲颖该知道,咱们大汉王朝还是有铁骨忠臣的!”
袁绍也是附和道:“哼,建阳兄做的好,董仲颖这厮不知天高地厚,妄图谋逆,这已经是死罪,该给他点颜色看看,这样一来,其他的有志之士,也定会踊跃加入到倒卓大军,董仲颖蹦跶不了多久了!”
卢植听到刘靖他们谈话,脸上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对着曹操和袁绍道:“你们两个人说得对,丁刺史这一次做得对,我们得让董仲颖知道,咱们打汉还是有钢骨存在的,并不是谁的人多谁就说了算。”
说到这里,卢植看了看刘靖,突然脸色一变,忧虑道:“不过,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丁建阳取胜的机会并不是很大,董仲颖帐下悍将如云,大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更是强人,其中还有一个强将李肃,而丁刺史仅仅是凭借一个有勇无谋的吕奉先而已,所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丁建阳还不是董卓的对手!”
刘靖了卢植分析之后,便是进一步询问道:“诺如此,我们该如何办?还请恩师明示!”
卢植思虑了一刻,认真道:“现在乃是关键时刻,你们还需尽快回去募兵,我料丁建阳必败无疑,但是有句话说得好,骄兵必败,董仲颖日后定会更加骄奢淫逸,这正是个打败董仲颖的好机会!”
曹操和袁绍互视一眼,两个人一同点了点头,曹操抱手道:“卢尚书说得对,曹这就回去抓紧募兵!”
袁绍也是抱手道:“多谢卢尚书指点,绍也是立刻归去,高举义旗,开始募兵,争取早日回京,剿灭董贼!”
刘靖送走了曹操和袁绍之后,将卢植请入了帐中,待卢植坐下之后,便是靠近了卢植,轻声地关切问道:“恩师,请您为我分析一下这当前的局势,您觉得我到底该不该出手相助丁建阳丁刺史呢?”
0044 一封密信
卢植看了看刘靖,赞许道:“玄德能有如此善良之心,难能可贵,你明知道丁建阳必败,还想去帮他,这乃是义举,值得称赞,不过我奉劝你一句,孟德和本初这两个人乃是官宦世家,他们回去召集人马,崛起会非常的迅速。
倘若你去明着帮丁建阳,那么就很可能会被董仲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会想办法除掉你,你也会提早暴露,从而给自己的兵马带来灭顶之灾,倒不如等孟德和本初募兵归来,一同组成讨贼联盟,那样英雄才会有用武之地,你们也不会白白牺牲!”
刘靖听完卢植的话,觉得卢植说得的确很对,也很明晰,但是他和曹操和袁绍不一样的是,他只是个平民出身,并无显赫身世,不管在哪,都没有打下深厚的根基,而且刘靖自认为他自己作风凌厉,不畏强权,所以也得罪了不少的人。
刘靖心想,倘若自己回去募兵,估计是杯水车薪,吸引不了多少人来投奔,毕竟你的大名还未打开,所以回冀州也好,幽州也罢,募兵工作对于刘靖目前的状况来说,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卢植一见刘靖低头沉思不再说话,便是进一步规劝道:“为师这样跟你说,并不是让你做一个胆小鬼,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能只图逞一时之英雄,而坏了百年之大计。
讨伐董贼,势在必得,而且只要咱们决定要讨伐了,那就一定要一鼓作气,将他彻底打败,不要一战而败,再而受挫,那样就会陷入苦战当中,甚至还会给自己招来彻底的失败!”
刘靖听到卢植如是一说,便是连忙解释道:“恩师多虑了,靖只是在考虑回去募兵的事儿,由于我的出身原因,在幽州并无根基,而且当初在幽州涿郡的时候,为了郡里的安宁,除掉了郡内的两大家族,从而得罪了不少的人。
后来,由于剿灭黄巾贼有功,而受到了幽州刺史刘君郎的猜忌,怕我势大之后威胁他们在幽州的地位,我才被迫无奈去到了鸡县做个县令,如今让我回去募兵,我怕我的实力不够,徒劳无功呀!”
卢植听到刘靖如此一说,也是哀叹一声,喃喃道:“依你的出身和实力,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已然是个奇迹了,你不必太过于悲观,照你的情况来看,你还是驻兵在京的好,但是这段时间你最好不要去招惹董贼的好,我相信你不去惹他,他就不会顾及到你,因为他这段时间会疲于应对那些讨伐他的人!”
刘靖这才点了点头,无力道:“哎!也只能如此了,不过我驻扎在京城,离董贼这么近,而不作为的话,这样一来,就很有可能被人骂成懦夫,不过我也认了,为了剿贼大计,我必须得忍!”
卢植听到刘靖沉得住气,便是赞许道:“对,你说的不错,有道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不必去理会那些无用的指责和流言,等到日后董贼被你剿灭的时候,世人定会还你的个公道!
对了,你刚才提到了刘君郎,听说他不是认作你的叔父了吗?我最近听说他上书请辞幽州刺史,转而主动请命去益州任职去了!”
刘靖一听刘焉去到了益州,便是奇道:“他去益州做什么?他们父子在幽州深耕多年,打下了很深的基础,就这样放弃了,转而去到了遥远的益州?这下我可真的有些想不通了!”
卢植笑了笑,点破道:“其实你没有看懂刘君郎的意图呀,现在国家将乱,乃中原首要其冲,尤其是离京都近的地方最为严重,刘君郎深知这个原因,为了躲避战乱,免受纠葛,所以他才放弃了幽州,自请去到了益州。我这样说,你总该明白了吧!”
刘靖听到卢植这一解释,突然恍然大悟,若有所思道:“果真是个老狐狸,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呀,他这样是逃避责任,身为汉室宗亲,竟不思忠君报国,反而却是逃离战乱,远离是非,哼!这样的人可真是势力极了!”
卢植笑了笑,叹息了一声道:“谁道是人情冷暖最难琢磨,知人知面不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