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崛起-第10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重叠式活火山——阿苏山就在熊本县。

它由五十多座火山先后喷发叠加而成,造成了外围山群和核心山岳,堪称世界罕见的奇观,其中最大的火山口——中岳火口。

阿苏山的中心五岳——中岳、高岳、根子岳、杆岛岳和乌帽子岳,点缀在周长为128公里的外围山脉中,青翠的大草原映衬着缕缕白烟。

另一个原因是出现在明海上的神秘火光。

传说日本景行天皇为了扑灭豪族“熊袭”而来到熊本县时,暗夜里靠着出现在海上的火得以安全靠岸,不知名的火到了秋天的晚上便会出现在八代海(有明海)上。

第三个原因是传说崇神天皇时有土蜘蛛打猴、颈猴二人,率徒众一百八十余人聚于益城郡朝来名峰。

天皇于是便派遣健绪组率众诛灭贼众。消灭后健绪组又于国内进行巡察及查探消息。当他们来到八代郡白发山时,因天色已晚便在当地止宿;但夜里的天空突然有自然而生的火焰,并徐徐降到此山上燃烧,令他们一行人大感惊讶。

健绪组将这奇怪的事上告天皇,天皇也因此将此地名为“火国”。

熊本县由于气候温暖、水源充足、丘陵宽广,早在2万8千年前就有人类开始居住。熊本县内曾多处发现了旧石器与绳文时代的遗迹。从弥生时代起,熊本人就开始了水稻种植。在熊本县内各地还发现了青铜器与铁器,熊本县的天水町出土了日本最古老的铁斧。由此可见,弥生文化曾经繁盛一时。

在古坟时代的公元4世纪中,宇土半岛深处就有人建造前呈方形后呈圆形的坟墓,之后传及全县各地,被称为“火之君”的豪族享权一时。

从熊本县菊水町的江田船山古坟中的出土文物即可看出,在公元6、7世纪(古坟时代末期),已有某些豪族开始对外进行交流。一些被称为“装饰古坟”的墓壁上有绘画及文字,而另一些古坟则在墓前竖立石人与石制品,风格独特的古坟相当风靡。

公元527年,筑紫国(福冈县)的统治者磐井发起的叛乱,被日本中央政府镇压。之后中央政府就在日本全国各地指定了政府的直辖土地,并将土地命名为“屯仓”,同时将屯仓制度列入日本全国政治体制之中。

公元7世纪末至9世纪初(律令时代),富饶的熊本县在九州岛当中成为唯一的大国。在8世纪编纂的短歌集“万叶集”中,有歌颂熊本风土人情的诗篇。

8世纪末至12世纪末,进入平安时代之后,肥后国(熊本县)被划分为14个郡及下属99个乡。在庄园最盛行的时期,肥后建起了“阿苏”、“鹿子木、”、“山鹿”等10个大庄园,武士团便由此而生并日趋活跃。

公元12世纪末,到了镰仓时代,日本中央政府任命武士们担任地方首长及庄园主,由此,“阿苏氏族”、“菊池氏族”及“小代氏族”在各地壮大了其权势。

与此同时,镰仓诸侯的亲信“相良氏族”又统治了球磨地区,并将佛教文化在球磨地区进行了普及。

到了南北朝时期,九州受中央权利斗争的影响分成了对立的两大派系。由于菊池氏族的势力逐渐强大,使得阿苏、名和、相良等氏族也不得不努力壮大队伍。

但到了室町末期,在菊池氏族的势力衰退后,丰后(大分县)的“大友”、肥前(佐贺县)的“龙造寺”及萨摩(鹿儿岛)的“岛津”三大氏族蜂拥而起,致使肥后国成了三大氏族争夺的中心。这个烽火争夺被岛津势力所压倒。之后,岛津氏族的势力在丰臣秀吉平定九州后,顺归于丰臣秀吉。

1587年,丰臣秀吉平定了九州政局之后,任命佐佐成政为肥后国国王。

后由于国民的反抗,佐佐丧失了权位。接着,加藤清正在县北、小西行长在县南、相良在球磨稳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小西行长战败灭亡,加藤清正承其后统一了肥后并兴建了熊本城。

清正在其领土内,亲自着手于土木、治水工程的建设,诸多业绩一直流传。

1632年,细川氏族继加藤氏族开始统治肥后,就以熊本城为中心建立了“54万石”(“石”是那时的重量单位,“石”的数字越大,就说明此地越富饶。1石等于150公斤)政权、并致力于推广茶道“肥后古流”、能艺“喜多流,金春流”、发展熊本独自特色的“肥后六花”园艺、相扑“吉田司家”、“肥后镶嵌”等的文化。细川氏族第3代细川忠利执政时,他便将剑客宫本武藏邀请到熊本,在熊本度过了晚年,其间著《五轮书》名著。

由于统辖县南的小西是天主教大名,加之天草靠近长崎,因此天主教广泛渗透在文化之中,通过在天草修建了“天草学林”学校,从而使拉丁语、天文学等天主教文化得到了一度繁荣。

但在1613年发出了禁止信仰天主教的命令之后,对天主教教徒的镇压便越来越加残酷。

苦于繁重苛捐杂税的3万7千天草农民终于在1637年揭竿而起,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天草岛原之乱”起义。

起义的开端是国家翌年强行命令锁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之后直至明治维新,天草一直是江户幕府的领地。

1869年日本全国各地的诸侯将土地与统治民众的权利交还于新政府(天皇)。

后由于废藩置县制度的推行,熊本藩在1871年改名为熊本县,人吉藩改名为人吉县,而天草则一时被编入了长崎县境内。

在熊本相继成立了熊本医学校与熊本洋学校等。通过西洋文明的普及,推动了熊本现代化的进程,在1876年熊本县诞生了。

与此同时,武士们对新政府的不满日益增大,1876、1877年两年间武士们以熊本为主战场,分别发动了神风连之乱与西南战争。

华军第一野战师第一旅第一团,加上一支炮兵营,一支师属骑兵连,总数只不过3000多人。

而熊本城有10000多日本政府军,且多为精锐,要打下来,难度不小。

幸好熊本城外面就是铁路线,由于行军速度快,华军仍然保持了偷袭的隐蔽性和突然性。

【1129儿玉源太郎】

熊本城的守将是日本著名的军事将领儿玉源太郎,日本近代陆军名将,被誉为明治时期第一智将,曾任桂太郎内阁的陆军大臣、内务大臣,台湾总督等重要职务。

在原本的历史汇总,他是侵华罪魁之一,因特别注重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良性循环,被称为丰臣秀吉再世。

日俄战争的满洲军总参谋长,攻克旅顺口的实际指挥者,与桂太郎和川上操六并称明治陆军三杰。

日本统治中国台湾的最大功臣,穿着军服的政治家。

满铁的实际创立者。

儿玉源太郎1852年出生于日本周防国德山藩(今山口县)。

武士儿玉半九郎长子,幼名百合若,后称健。

9岁的时候父亲为藩内守旧派暗杀,姐夫继承了家业,后来他在革新派的支持下才继承家名,初次上阵是参加1868年(明治元年)戊辰战争的东征,后任兵部省御雇。

大阪兵学寮(陆士前身)毕业。

1871年4月15日初任陆军准少尉,历任第2大队副官,步兵第19番大队副官,佐贺之乱时他作为大阪镇台大尉副官从军,在战场上负伤,神风连之乱时,他是熊本镇台的副参谋长,以手腕高超著称。

1877年的西南战争,西乡隆盛带了三万五千人包围了熊本城,当时镇守熊本城的就是儿玉源太郎。

眼看着就守不住城了,守军中有人想起来当年从法国买了两门炮,只不过从来没有用过。

这时候死马当作活马医,架起炮来照着说明书讲的就开了一炮。

炮弹当然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去了,但刚刚还在牛轰轰地攻城的敌兵们正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跑的比耗子还快,不管指挥官怎么命令,再也不肯近城一步。

被刚刚的咣当一声巨响给吓坏了。

儿玉高兴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哈哈,八格牙鹿地跑了,统统地跑了跑了”。

这次儿玉源太郎一战成名,后历任近卫参谋副长,步兵第2联队长兼佐仓营所司令官,参谋本部管东局长。

曾陪同陆军大臣大山岩到欧洲进行军事视察。

回国后,日本陆军的学习对象由法国改为德国,被任命为陆军次官,参谋本部第一局长兼陆军大学校干事,监军部参谋长兼陆军大学校校长,协助德国教官梅克尔少校训练军队。

1889年8月24日晋升陆军少将,任监军部参谋长。

改任陆军次官兼军务局长兼陆军省法官部长。

甲午战争开始后,任大本营留守参谋长兼临时检疫部长,积极策划侵华战争,被称为“日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