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有仇不报非君子!
  晁错立刻就拜道:“陛下,臣以为,骑马厩中如此情形,太仆岂会不知,臣请立刻召太仆前来质询!”
  晁错虽然没有明着说:这里的事情肯定是袁盎那个家伙干的。
  但磨刀霍霍之态,却是个傻瓜也能知道。
  刘彻低头看了这个家伙一眼。
  外厩落到如今的情况,晁错自己也是难辞其咎的。
  原因很简单,外厩今天的局面,晁错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完全不知道吗?
  他手底下养的那些御史和采风、采诗团,常年出巡天下,出入闾里。
  地方上的偏远小县的事情,晁错可能不知道。
  但汉家六厩,是个什么情况,晁错能不知道?
  这骗鬼吧!
  他为什么不报告呢?
  恐怕,晁错是一直在等着,等着搞个大新闻吧。刘彻从来都不认为,政治人物会有所谓的节操!而且有着绣衣卫,刘彻对太仆衙门尤其是外厩的情况和底细,都摸的清清楚楚。
  所以,刘彻没有接晁错的话,而是将视线移向他处。
  过了大概一刻钟,执金吾郅都和尚书令汲黯,就回来报告了。
  跟着这两人一起到来的还有太仆袁盎。
  袁盎一到场,立刻就跪下来,脱帽叩首拜道:“罪臣盎拜见陛下,恳请陛下治罪……”
  “卿有罪?罪在何处啊?”刘彻闭着眼睛说道。
  “罪臣……罪臣……”袁盎只是叩首不已。
  “呵……”刘彻挥了挥手,睁开眼睛,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对袁盎道:“朕记得,朕很早就跟太仆说过了,市井无赖,擅以武凌民,地方豪强,喜以势逼人,卿身为九卿,执掌国家名器,不要跟他们来往太过密切,卿怎么就不听呢?”
  “罪臣有违陛下教诲,实百死难赎臣罪!”袁盎重重的磕头说道。
  见了这个情景,刘彻摇了摇头。
  袁盎啊,是个君子,也是个人才。
  交游遍天下,知己遍四海。
  而且他确实是一个忠臣,忠于国家,忠于刘氏。
  但是,人无完人。
  知己遍四海,交际广天下,必然带来另外一个反面。
  那就是,想跟着袁盎捞钱或者挖墙脚的人,多如牛毛。
  早就四年前,袁盎被晁错弹劾贪污受贿,接受吴王刘濞财物贿赂,而被一撸到底。
  当时晁错若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岂能板得动袁盎?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汉室如今的情况,满朝文武公卿,外戚贵胄,除了周亚夫,郅都,汲黯等寥寥数人外,基本没有一个干净的货。
  连宫廷里都是贿赂成风。
  就是刘彻也只能进行定向反腐,而不敢将炮口对准整个官僚系统。
  所以,在汉室,贪污不是罪过,贪官们被弹劾后,东山再起的多如牛毛。
  你也不可能要求一个封建王朝的大臣在道德操守和个人素质上去跟人民公仆看齐。
  千里当官,为的是什么?
  还不就是发财嘛。
  一般,只要不过分,能干事,刘彻就都忍了。
  但袁盎这次实在是太让刘彻失望了。
  他跟地方豪强还有游侠之间紧密的官商关系,成为了刘彻不能容忍他继续呆在太仆位置上的原因。
  “朕也给过你机会了……”刘彻在心中叹了口气。
  前几天,刘彻让刘舍跟袁盎商谈马政改革,其实就是给袁盎机会。
  若他能站出来,卖队友,推动马政改革,那么,今天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可惜,袁盎骨子里太重义气。
  他重义气,甚至重到了视国法纲纪不顾的地步了!
  当年,他能窝藏季心,潜逃出关,今天再包庇几个朋友,为他们打掩护,也就很正常了。
  但他伤害和阻碍的,却是刘彻的计划。
  或许,在袁盎心里会觉得,他在太仆任上干的不错,国家任务都能完成,因此,让自己的朋友和关系户,得些好处也正常。
  刘彻不再看向袁盎,而是对汲黯和郅都吩咐:“执金吾,尚书令,你们来告诉朕,告诉百官,这骑马厩的马,去那里了吧?”
  袁盎闻言,将脑袋深深的埋在地上,不敢再看他人。
  骑马厩的马去哪里了?
  袁盎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也能猜到。
  自前岁,天子命人从代国学了用挽马耕种的法子后,这关中的马耕事业就迅速发展起来。
  但,汉室缺马。
  国家马政系统,每年所出产的马匹,连供给军队和地方官府以及传邮系统的马匹都供给困难。
  很多地方,甚至五年才能得到一次传马更换,县令被迫去市场里买马来补充官府用马和邮政用马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所以,当有些他过去的朋友,打着他的幌子和招牌,到外厩中去跟下面的官员打招呼,塞点钱,就“借贷”个几十上百匹马出去做生意的越来越多。
  袁盎一直都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国家的马,反正也是养在马厩中,只要没有战争,一般不会调用。
  养在马厩里的马,即需要人照顾,还得消耗饲料。
  而“借贷”给朋友们救急,则可以免去这部分损耗,给国家挽回损失,而且,袁盎的朋友们确实很给面子,每次借马,归还的时候,都能保证马儿的基本健康,甚至有些马还长膘了。偶有折损,也会马上补偿。
  久而久之,袁盎也就放心了。
  但那里知道,会发生今天这样的情况!
  若早知如此……
  “回禀陛下,臣等已经查清楚了……”郅都面无表情的奏报道:“骑马厩中,在册官马,计有五千零七十一匹,然如今在厩之数,四千一百五十二匹,有近九百匹良马不见踪影,所有失踪马匹,皆为三岁齿以上之力马……”
  作为继承了秦制的汉室马政系统,有着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系统。
  这个系统完整到了,会精确记载所有在册官马的身高、体重、外貌标准和轮廓,而所有身高在五尺九寸以上符合军队骑乘标准的战马或者地方邮政所用的传马,甚至会登记一个名字在册。
  后世曾经出土过一个西汉晚期敦煌地区的官马登记册,名曰:传马名籍。
  在出土的简牍中,汉室的马政系统工作人员,甚至连某匹马掉了一颗牙齿,都记录的非常仔细,就差没给这些马画个像了。
  所以,没有人有那个胆子,敢飘没汉室在册的任何一匹官马。
  然而,再严密的系统也有漏洞,再完善的制度也有空子可钻。
  更何况,马政系统上的油水和利益是如此之多。
  从刘邦起,太仆衙门的官僚们就学会了公器私用,他们会用一些名义,从官厩里顺走一些马,回家给自己当拉车之马用。
  到太宗时,这些家伙就不再仅限公器私用了。
  他们学会了公器租用,给自己捞外快。
  而这一切,全部源于刘彻的祖父的一道命令——复马令。
  “经臣等查证,以及绣衣卫报告,臣黯已经查明,所有不在厩之官马,皆为关中豪商并子钱商人所‘借’,豪商与子钱商人,自官厩得马,假与他人,收取息钱,每马月租,以五百钱至八百钱不等……租马之人,或以马耕地,或以马欺官府,以取复民之利!”汲黯毫不留情的将自己查证的事情,全部披露出来。
  这个长在汉室马政系统上最大的脓包和炸弹被一次性引爆。
  所有听众,全部都吃了一惊。
  甚至袁盎自己都是张着嘴巴,无比震惊。
  将马租给别人耕地,不算什么大事,最多就是判徒刑。
  但,汲黯最后报告的那个事情,却是阎王爷的催命符!
  为什么?
  以马欺官府,以取复民之利。
  这个事情,往大里说,要是上纲上线的话,那绝对能安上一个欺君之罪!
  而且,欺骗的这个天子,还是汉室朝野最有民望,最得人心的太宗孝文皇帝。
  袁盎向来自诩太宗忠臣,孝文孤臣,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背上这么一个罪名的。
  所以,他立刻就哭着道:“陛下,臣完全不知情啊!”
  刘彻看着他。
  刘彻当然知道,目前太仆衙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袁盎搞出来的。
  袁盎也没有那么大能耐,上台两三年,就将好好的太仆衙门搞成今天的样子。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情况,早就存在了。
  只是袁盎上台后,因为他只顾着关注内厩的情况,而很少关注外厩,而加上刘彻大力推行马耕,有利可图之下,很多袁盎的朋友和知己,纷纷参与进来,想喝一口汤,而太仆的官员,在过去早就干过无数次这种事情了,挖国家墙脚,算得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