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其他多数时候,都是些中层官员互相往来。
  汉朝这边派出的使者,不会超过千石,匈奴这边的使者,级别最高的,也不过是个骨都侯。
  派出四角之一,地位仅次于单于、左右贤王的右谷蠡王为使,这在匈奴历史上,闻所未闻。
  因为,无论匈奴,还是汉朝,都不可能将这样重要的贵族,派往一个潜在的敌国。
  万一对方撕票呢?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伊稚斜此番出使,算的上是汉匈交往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甚至是一个破冰之旅。
  当然,前提是,他能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同时安全的回到匈奴。
  只是……
  伊稚斜很清楚,他要是能活着回去,那才叫见鬼了!
  “军臣是不会让我活着回去的……”伊稚斜心里想着:“我还是太大意了,太急促了,应该再忍几年,让乌孙人多拖军臣几年的,可惜,利欲熏心啊!”
  伊稚斜很小的时候,就在其父亲的谋主中行说身边受过教育,对于汉朝的一些典故和常识,都能信手捏来。
  正是靠着这些来自汉朝的智慧,靠着韬光养晦和装傻充愣,伊稚斜活到了今天。
  可惜……
  一时冲动,失去了警觉,让军臣发觉,一句话就将他赶来汉朝。
  借刀杀人这种伎俩,无论是在汉朝还是匈奴,都是很常见的手段。
  伊稚斜很清楚,此刻,他的使团里,肯定有——不!绝对有多数人是军臣的人。
  这些人,必然身负了另外一项使命——让他去死,不管用任何手段,跟汉朝人做任何交易。
  而他若死在汉朝,无论是病死也好,被汉朝人杀死也好,甚至不小心掉到河里淹死也罢,对军臣来说,都是一个远远超过和亲的那点东西的好事!
  “我若死,再杀了若卢王,老上单于的血脉,就只剩下他军臣一系,于单那个小儿的位置就稳固了……”伊稚斜在心里思虑着。
  对匈奴来说,宗种的纯洁性和延续性,重于一切。
  无论是他伊稚斜还是若卢王,都有威胁到军臣之子的地位稳固的能力。
  “我若想活下去,就要说服汉朝皇帝,不能让我死……”伊稚斜这些天来翻来侧去,已经想清楚了自己想要活下去的关键。
  他只能死在长城内,若死在长城外,必然会引发整个王族的恐惧和猜疑。
  匈奴人能接受两个同出一宗的单于争位,但绝对不会接受,用卑鄙的手段,谋杀一位挛鞮氏的贵族。
  更别说,那些手握兵权的旁系挛鞮氏,一直以来都很不满军臣的打压和凌迫了。
  所以,他想要活下去,关键在于汉朝皇帝。
  汉朝皇帝不希望他死,他自然能活着离开长城。
  反之,他就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办法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唯一的问题是,他的筹码太少了。
  至少比军臣的少。


第651章 匈奴使者——伊稚斜(二)
  端坐在宣室殿的御座之上,刘彻半咪着眼睛,等待着。
  御阶之下,遍坐公侯。
  甚至就是已经退休致仕在家的许多元老也拖着残躯,出现在了殿中。
  人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实在是今天将要发生的事情,太让人解气了!
  匈奴人居然派出了一位右谷蠡王作为使者,出使长安,这简直是破天荒未有的事情。
  许多人翻遍故纸堆,也只找到了,当年秦惠文王时期,右渠王入朝咸阳的故事。
  右渠王入朝咸阳后三十年,右渠部为秦所破,其国土尽归于秦。
  现在,匈奴派出了右谷蠡王,那么匈奴的灭亡还远吗?
  群臣的精气神,因此大大振奋。
  但刘彻却不会这样想。
  他反而感到了棘手。
  匈奴人此番,可谓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在过去的汉匈交往中,虽然从未有过匈奴王族出使中国的记载。
  但在未来的历史上,却不是一次两次。
  呼韩邪单于朝长安这样预示着匈奴承认战败,承认中国的绝对统治地位的事情抛开不说。
  在小猪统治的中后期,明史记载的,匈奴王族来到长安的记录,就不止一次。
  影响最大的,就是匈奴乌维单于统治时期,汉使杨信通过三次出使,威逼利诱恐吓无所不用其极,说服了乌维将他的一个儿子,且很可能是继承人的儿子,送到长安作为质子。
  此事,本可改变历史,甚至提前结束汉匈之间无休止的战争。
  但,很可惜。
  这位肩负着和平使命的匈奴大贵族,在抵达长安后不过半年,就迅速病死。
  其死因,在历史上无人清楚。
  但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正常死亡。
  以当时的情况,匈奴人也好,汉室也罢,都有一大票不想看到和平降临的人。
  如今时光辗转,在乌维之前数十年,在这个匈奴鼎盛时期的年代,匈奴派其国中四大贵族之一,且有着单于继承权力的右谷蠡王来到长安。
  军臣打的是什么算盘,刘彻甚至都不需要去回忆他前世的记忆,就能猜到。
  更别说,这个右谷蠡王还是刚刚册封不久,新鲜出炉的那位右贤王的儿子。
  “借刀杀人啊……”刘彻在心里想着。
  伊稚斜来到长安,想要他性命的人,刘彻保证,起码能有一个加强营!
  当年,伊稚斜的老爹三次入侵中国,杀掠汉室军民数以万计,与之有血海深仇的人,从列侯一直到庶民,数不胜数。
  只要其身份被披露出来,以如今北方盛行的“大复仇”主义,有的是亡命之徒,愿意不惜身家性命,行博浪一击。
  朝野内外,那些将军官员,甚至可能因为同情、赞同以及支持等等态度,而对这些家伙的复仇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于明目张胆的给他们通风报信,乃至于自己也参与进去。
  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对现在的中国士大夫和勋贵们说,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是天地间的真理,也是颠破不变的规则。
  在民间,血亲复仇兴盛无比。
  别说是那些民间的游侠和豪杰了。
  就是刘彻,在听到使者的名字叫伊稚斜时,都想过,要不要把他留在中国。
  因为假如伊稚斜死在了中国,那么,未来,匈奴的统帅,就肯定是于单。
  于单那个人,刘彻在前世见过,也打过交道。
  简单的来说,就是一个没有主见,且性格极为怯懦的少年。
  错非如此,他也不会明明手里拿着一套同花顺,结果被伊稚斜翻盘,只能狼狈的逃亡汉朝,寄人篱下,成为所谓的涉安候。
  而伊稚斜就不同了,此人性格之坚毅,在匈奴历史上都是少见的。
  在历史上,他的统治时期,匈奴人被卫青和霍去病扇的脸都肿了,甚至几乎都到了绝境,他也没有半分软弱和放弃的意思。
  他总共在位十三年,就跟汉军刚了十三年。
  虽然其在大的战役上,一直都是一路溃败。
  但你要知道,他面临的对手是谁?
  是正当全盛之时,且在卫青霍去病统帅下,近乎无敌的汉军。
  后世常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很显然,伊稚斜在面对神对手时,并没有变成匈奴的猪队友。
  恰恰相反,此人可以称得上是匈奴的越王勾践一样的人物。
  漠北决战后,他毅然决然,舍弃了半个匈奴的国土,以空间换时间,缩回漠北,这样的决断,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游牧民族里,也极为少见。
  而且,在惨败之后,伊稚斜还能控制局势,让国中上下,都团结如一,始终团结在他的旗帜下,这就更让人不得不赞叹了。
  要知道,多少历史上兴盛一时的游牧帝国,一场大战失败,就立刻内讧、崩溃。
  但匈奴却没有。
  甚至,历史上,匈奴西迁,上帝之鞭阿提拉吊打东西罗马,也未尝不是享受了伊稚斜的余泽。
  没有伊稚斜稳定和团结匈奴国内贵族,阿提拉别说是吊打东西罗马了,很可能在精子状态时就已经死了。
  与性格相比,更让刘彻警惕的是,伊稚斜这个人的用人和治国。
  正是在其统治时期,匈奴人开始学习汉室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伊稚斜甚至给汉人工匠和军官,开出了无比丰厚的待遇。
  中行说之后,第二个大汉奸,赵信,甚至享受到了仅次于单于的待遇。
  伊稚斜为了笼络赵信,方便其享受,以使其给自己卖命效死,甚至下令,专门为赵信在匈奴国内,建立一个城市,名为赵信城,此城高仿长安城,一切纸醉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