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杆子里还出真理!
  就算史家公正不阿的在史册上写下“赵盾弑其君”,那又如何?
  好在,列侯集团内部,长期以来就分裂成了无数个派系。
  有开国功臣派、孝惠功臣派、太宗功臣派和先帝功臣派和外戚宗室派。
  各个派系内部,又分出无数个小派系。
  这些大大小小的派系,有的已经沉寂许久,有的则是刚刚新生,朝气勃勃。
  彼此之间,有着巨大的分歧和矛盾。
  譬如周亚夫肯定就跟那些当年对他老爹落井下石的家伙没有好脸色。
  而高皇帝功臣派,则永远是高冷的蔑视着晚辈,孝惠功臣和太宗功臣。
  这使得历代刘氏天子,能很好的拉拢分化他们,使他们永远无法拧成一根绳子。
  最经典的案列,当属刘彻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驱逐元老派系的骨干周勃了。
  所以,目前来说,刘彻还不用担心,一觉醒来发现长安城里已经打成了一锅粥。
  但列侯集团还是需要安抚的。
  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打完一巴掌,总得给颗甜枣不是?
  而甜枣早已准备就绪。
  只是,刘彻还打算拿这颗甜枣换一点东西。
  总不能跟跪台办一样,别人一哭,自己就马上跪下来添吧?
  所以,刘彻不紧不慢的站起来,拍拍手,从王道那里接过一张帛书,递给刘礼道:“正好宗正来了,朕拟了道诏书,宗正带回去,让诸位臣工都参详参详,明日朝会,将主要讨论此事!”
  刘礼虽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但还是接过帛书,恭身拜道:“臣谨奉诏!”
  然后,他就坐下来,将帛书打开,看了起来。
  一看之下,刘礼大惊失色。
  “陛下深谋远虑,老臣深感钦佩,只是,此事恐怕很难……”
  “宗正放心,此事易尔,朕会将另一道诏书,与此诏书捆绑,此诏廷议不过,另外一诏就永远搁置!”刘彻淡然地笑道。
  后世的见识告诉刘彻,假如某个政策阻力太大,无法在议会(国会、长老会)上通过,那么,明智的政治家,常常会选择将另一个政策与之捆绑起来。
  要过全部过,不过一个也别过。
  虽然这样子干吃相有些难看。
  但对权贵、既得利益阶级,不需要讲究这些。
  “顺便告诉宗正一声吧,另外一诏,就是加恩令!”刘彻笑着说。
  刘礼却是浑身一震。
  加恩令三个字,就像磁铁一样,牢牢的吸引住了刘礼的全部注意力。
  这道诏书的存在,宫廷内外和朝野上下,都传说了许久了。
  只是,天子一直没有将之拿出来。
  这让列侯们真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难受。
  但偏偏又不能表现的太过急切,以免让人以为自己是轻浮浪荡的纨绔子弟。
  如今,加恩令千呼万唤终于出现。
  但它却被天子跟另外一个命令捆绑了起来。
  刘礼不太清楚,列侯们究竟会怎样抉择。
  是要眼前的利益呢?
  还是长远的未来?
  刘礼感觉有些无法判断。
  刘彻却继续道:“至于执金吾那里,宗正回去告诉臣工们:下相高陵,谋反,罪在不赦,舞阳侯一案证据确凿,而广平侯有疾,亦乃事实,朕从来没有,也不会因言加罪他人,太宗皇帝‘除诽谤诏’,朕都记着呢!所以,忠臣孝子不需要担心!”
  虽然没有明着说,执金吾郅都不会扩大打击面。
  但意思却已经表达了出来了。
  至于信不信?
  反正刘彻自己是信了!
  刘礼此来,为的也是天子的这句答复。
  刘礼当然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天子当面说出“此事到此为止”的话。
  若是这样,这话反而不可信!
  譬如当年,太宗孝文皇帝当面宽慰张武“这种小事情绝对不会伤害你我的君臣之谊”回头就把张武卖了,明确下诏赐其五百金以愧其心!
  若非当事人是张武,脸皮够厚,心够豁达,换了其他人,恐怕回家就会自杀。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过去老刘家的历史上,简直不要太多!
  而这些事情,也让大臣们在面对刘家皇帝许诺和安抚的时候,极为小心,生怕自己一个不慎就成了彭越、张武这样的悲剧。
  “对了……”刘礼正准备告辞,却听刘彻又道:“宗正,故廷尉、故淮南相、江都相张季病危,宗正回去去跟太常商量一下,派人去江都和堵阳代表朕慰问和看完张季及其亲人,有什么要求,让使者回来报告给朕,朕将酌情考虑!”
  张季自然就是张释之了。
  因其是堵阳张氏的第三子,所以字季。
  表字季是汉代的老三专用表字。
  像刘彻的祖宗刘邦,也表字季。
  对于张释之的病危,刘彻其实是很内疚的。
  事实上,在一年前,张释之的身体其实已经大为好转了,他患的肝病经过淳于意的精心调理,已经起色不少。
  但刘彻将他推到江都王相的位置上,今年四月的江都风灾,更是让张释之足足忙了一个多月。
  肝病病人本来就需要很好的休息和调理。
  但张释之一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
  风灾过后不久,他的病情就复发了,而且加倍的严重起来。
  对此,刘彻当然要给予补偿了。
  无论是故后哀荣还是子女的前途问题,刘彻都觉得自己有必要为他解决。


第633章 温言在口(三)
  “朕闻昔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召公用政,天下安宁。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今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然朕不敏,不能远德,是以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
  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畿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不能远达也。
  间者累年,旱蝗风水,侵略中国,多害农耕。
  士大夫列侯公卿又不能喻朕内志,所施方略,或有遗漏,更重吾之不德也。
  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怛惕不安,未尝一日或忘于心。
  于是乃欲重修召公之政,立甘棠之校。
  自诏之后,凡四百石以上官员佐吏升迁任免,皆前至甘棠,听文学,习律法,稽参政务,祈进民心。从此往后,不历甘棠,不得升迁。
  郡国皆如令!”
  当平陆候刘礼将天子的要求传回去后。
  这封帛书立刻就被复印成了无数份,每一个列侯的手里都得到了一份。
  “好大的雄心!”曲周候俪寄将帛书放下,在心中暗自叹息着。
  作为特进元老,俪寄明天是不需要上朝的。
  这封帛书上的内容,却让俪寄生出一股明日上朝的冲动。
  实在是这道诏书假如得以执行,那么影响,将是无穷大。
  这是一个不亚于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伟大举措。
  可以想象,若此诏在廷议上三读通过。
  那么从此以后,朝廷就将真正的掌握住全国。
  四百石以上官员佐吏升迁任免,都要去一个所谓的甘棠学习一段时间,然后才能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在这个政策之下,列侯官宦权贵对政坛和官府的影响力将降到最低。
  而且,天子的用意还不止于此。
  通过这个甘棠学校,天子能非常轻松且容易的将他的恩惠与理念,传播给官员,灌输给官员。
  这样一来,就再也不会出现天子高高在上,跟中下层的官员交流个沟通基本为零的事情。
  这将极大的加强君权。
  更尤为重要的是,这个全新的政策,将改变游戏规则。
  以往,郡国的郡守郡尉,可以将许多官职,通过暗箱操作,私相授受给自己人。
  列侯们更是通过潜规则,将那些自己人推上去,而将异己者排除在仕途的门外。
  譬如,太宗孝文皇帝在位时期发生的著名的张廷尉虎圈劝谏的故事,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列侯官宦集团,是怎样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和排挤异己者。
  而一旦这个政策公布。
  那再想玩暗箱操作,就有难度了。
  作为列侯中的异类,时常被人冷嘲热讽的俪寄,真是恨不得明天亲自出现在廷议会场,只要一想到那些过去对他冷言冷语的家伙们在朝会上吃瘪的神态,俪寄就感觉浑身上都舒爽极了!
  俪寄舒服了,自然就有人不开心了。
  “陛下怎么可以如此不顾士大夫列侯体面呢?”有人揪着诏书里的那句“士大夫列侯公卿又不能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