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万一是真的呢?
  而且,看汉朝的样子,也不像有阴谋的样子。
  “难道汉朝皇帝,真能沟通天神?”赵佗对此,无比狐疑。
  倒是吕嘉,对这些事情,深信不疑。
  没办法,越人就爱这个调调。
  百越诸族,连生孩子、种田和盖房子,都要问计巫神。
  “大王不妨静观其变……”吕嘉对此提出意见:“等等看……”
  “等?”赵佗咬了咬嘴唇,他拄着拐杖,道:“若有可能,寡人真不想等!”
  很明显,现在出兵的话,肯定能得到不少好处。
  甚至,到时候若是风暴没来,汉朝的整个东南都将混乱,他赵佗趁势而入,入主东南,与长安划江而治,也未可知。
  可问题是,若那个风暴来了。
  那么,出征的南越士兵中的越人,肯定第一个逃跑——再没有比越人更笃信鬼神的族群了。
  而剩下的人中,恐怕也只有跪地请降的份了。
  谁敢对抗有天命的天子?
  至少在中国,没有那个家伙,有那个胆量。
  只是,若就是这样旁观。
  一旦风暴来临……
  赵佗都不敢想象,万一长安小皇帝的梦兆成真的后果了。
  最起码的一点,赵佗敢肯定——他国内那些笃信鬼神的部族和贵族,必然会对长安无限跪舔。
  对鬼神的崇拜和迷信,已经深入了百越诸族的骨髓之中。
  到那个时候,恐怕,只要长安的小皇帝活着,南越国,就只有臣服和恭顺的命。
  任何来自长安的命令,都可能被国内的部族奉为神命。
  神明下令了,作为凡人,难道还敢对抗不成?
  这样,南越国恐怕,就要失去全部的独立自主,慢慢被长安所吞并。
  就像当年汉朝对长沙的吴家干的那些事情一样。
  先是控制军队,然后是官员,最后,找个借口,踢开赵家,用刘家人为王。
  整套程序,赵佗都能倒背如流。


第571章 风暴(二)
  夏天在不经意间到来了。
  东南地区的气温开始上升,连续四天,齐地都是艳阳高照。
  火辣辣的太阳高悬空中,除了忧心庄稼的农民,没有人出门。
  士绅官员贵族们,都坐在家里凉爽的竹屋中,喝着茶汤,享受着婢女的按摩和音乐。
  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要讨论发生在南方的事情。
  “陛下这次太草率了啊……”许多心向朝廷的官员,心惊胆战的说着。
  齐鲁吴楚,这一带,本来就很不安分。
  在汉室建立之初,齐鲁吴楚地区,甚至可以用敌国之土来形容。
  齐国是田横的大本营,田横虽死,但思念田横的齐地贵族和士绅,却也有不少。
  所以,高皇帝才要以诸侯王之礼,厚葬田横,然后,分封长子刘肥,坐镇临淄,监控齐地。
  至于鲁,那不用多说了。
  项羽的大本营,就是现在,鲁地的地主士绅之中,怕是依然有不少人是遵奉项羽为故主的。
  而吴楚……
  高皇帝本人都是死在讨伐英布的归途上的……
  甚至于,刘濞之所以能成为吴王,也纯粹是因为,汉室需要一位成年的皇族镇守吴地,而在诸多皇族成员里,只有刘濞符合要求——不然,以刘濞他老爹刘仲临阵逃脱的前科,怎么轮也轮不到这个高皇帝的侄子来做这个吴王。
  齐鲁吴楚,就是个火药桶!
  汉室成立以来,这个地区就发生了两次暴力对抗中央的事情。
  第一次是齐哀王刘襄跟琅琊王刘泽首倡反吕。
  第二次是刘濞起兵造反。
  这两次事件,都深刻的证明了,齐鲁吴楚地区,是多么的不安分。
  况且,三年前,刘濞起兵,这齐鲁诸王,可基本上都跟刘濞有过眉来眼去的故事。
  很多事情,甚至就是公开进行的。
  这些事情,朝廷虽然没追究,但也没说不追究。
  无论是齐王、济南王还是胶东王,心里面都是打着鼓。
  “若预言不成,恐怕齐鲁立刻就要动荡啊……”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的想着:“甚至吴楚,恐怕也会有反复……”
  朝廷现在能压制这些人,是因为民心在汉。
  但,现在天子却兵行险着。
  一旦失败,等于葬送了汉室在齐鲁吴楚地区几十年的宣传造势成果。
  失去了神圣光环后的长安,怎么可能还能命令得动这跟长安离了几千里的齐鲁吴楚之地?
  但,现在,大家也就只有祈祷天子这次能重现三年前的神迹了。
  有担忧的,自然有看笑话的。
  “善!善!善!”刀间看着刚刚快马从广陵城传来的消息,全身都松了一口气。
  自从天子以有梦兆下令疏散广陵城以西的十几县居民后,有关强制迁徙他的流程,就停滞了下来。
  当然了,齐国官僚表面上的说辞是要全力配合,集中人力物力,援助江都难民。
  但实际上,齐王打的什么算盘,根本瞒不过人。
  这几天,来自济南、胶东、胶西和淄川的信使,一波接一波。
  悼惠王的子孙们聚在一起,谁都知道,他们在算计着什么。
  别说是刀间了,就是临淄城里的三岁孩子,都知道,王宫里的大王,在等广陵那边的消息。
  而对刀间来说,广陵城平安无事,就是最好的消息。
  “今天已经是初四了……”刀间放下帛书,盘算着时间。
  长安的天子给出的预兆是四月初,这个初字,虽然没有指名时间,但却也限定了,这场风暴最迟不能晚于四月十五。
  过了十五号,就证明,长安天子在胡说八道!
  甚至,根本不用等到十五号!
  十号之前,风暴没有来袭,长安天子的信誉就要破产。
  这大江南北,天下郡国,就全部都会知道:长安城里坐在天子大位上的皇帝,根本不是真命天子!
  真正的天子,尚在蛰伏之中。
  到时候,先帝十子,太宗苗裔,高祖子孙,天下英雄,恐怕都要按捺不住对皇位的憧憬了。
  刀间根本不关心谁会获胜。
  他只需要,长安城里现在坐着的那个皇帝下台。
  那么,依传统,下台的天子,必然是错误的,他的全部政策都要推翻重来,甚至打倒在地,踩上一万脚!
  那他刀间,就可以继续逍遥快活的在这繁华临淄城里作威作福。
  甚至……
  日子过的比以前更潇洒!
  没有了长安的压力,地方上不就是他们这样“德高望重”“身负民望”的乡贤说了算吗?
  至于天下百姓,会因此死多少,多少地方要被打成废墟,多少城市,要从此废弃,多少白骨,密布荒野。
  这些事情,与他刀间何干?
  刀间甚至,对此还颇为期待——只有战争、混乱和失序,才是他这样的人的天堂。
  整个关东,类似刀间这样的想法的人,数不胜数。
  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对长安刘氏,几十年来如一日的不断割韭菜和不近人情的陵邑迁徙制度,无比痛恨,并且对汉律无比厌恶。
  对他们来说,继承自秦代的汉律,简直每一个字,都是有罪的,流着“良民忠臣”的血与泪。
  反应过来的汉室朝臣,大惊失色。
  甚至可以说是心惊胆战。
  原本,许多人都没太搞明白,这迁徙江都民众的事情,怎么会牵扯到了全天下的安定团结之上。
  那时候,大部分人的心思,都在怎么借着此事谋求利益上,利令智昏,当然就不会考虑这么多了。
  而当他们反应过来后。
  整个统治集团的第一反应就是——迁徙和安置难民,必须全力以赴,做到最好,所有的细节,都要做好!
  甚至就连未央宫里的那个分封的传闻,大家也都没心思管了。
  与天下局势动荡相比,分封的土地,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自己跟天子,是一条绳子的两只蚂蚱。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用去看别人,就看当初诸侯大臣共诛吕氏后,那些与吕氏走的近的人,都是些什么下场吧?
  即使是侥幸活过了那场大清洗的人,事后,也被迅速秋后算账了。
  辟阳幽候,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堂堂列侯,曾经担任过两千石九卿的重臣,在自己家的屋檐下,被淮南王一锤杀死,事后,朝廷连惩罚刘长的行动也没有一个,只是假惺惺的责罚了几句。
  要是现在的天子倒台,大家会是个什么下场?
  不问自知!


第572章 风暴(三)
  事实证明,爆发出自己全部潜能的官僚阶级是恐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