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阏虽然在皇室子弟中并无太多存在感,但到底是天子子嗣,自小受到的教育非同一般,因此一眼就看出了帛书上文字的问题。
  刘德闻言,呵呵一笑,他自也知道,一个人再怎么变,最基本的一些东西不会变。
  譬如文风、用词、笔锋等等。
  但他再有对策。
  刘德笑着答道:“皇弟此言差矣,我汉家自来便有制度,是以霸王道杂之!通俗而言,便是利剑在手,仁德在口,纯用儒术,那是外人对我的偏见,皇弟与我骨肉相连,怎连这个都没看破?”
  刘阏闻言微微一怔。
  皇室子弟里没有笨蛋。
  就像刘德那个后来自暴自弃的弟弟刘端,很多人只看到了他玩世不恭的荒唐,却没看到他将整个胶东国甚至朝廷上下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手腕,他始终行走在刘彻的底线附近,即不越界也不后退,让刘彻对其无可奈何。
  刘阏再平庸也平庸不到哪里去。
  于是,刘阏稽首道:“皇兄教诲,谨记于心!”
  刘德理所应当的受了这一礼。
  事实上,像刘德说的那些话,本来是后世宣帝刘询教育其子的话。
  若非是可怜刘阏的遭遇,刘德宁愿烂在心里,也不愿轻易与人说的。
  见刘阏这么懂事,刘德也来了兴致,于是拿着帛书,对刘阏解释道:“皇弟可知,此疏何名?”
  不等对方接口,刘德就骄傲的道:“我将之命名为推恩策!”
  这帛书上的内容实际上是刘德抄袭了后世主父偃的推恩令,再将其稍稍加工,变成自己的版权。
  “我知朝中有削藩之风,首倡之人更是内史晁错,为兄这奏疏一上,必会得罪错公!”刘德侃侃而谈。
  这是肯定会得罪晁错的。
  晁错是法家出身,法家讲究权术势。
  而刘德这奏疏一上,不管天子那边怎么考虑,朝堂之上怎么议论,起码一点可以确认,刘德这是赤裸裸的跳出来跟晁错唱对台戏了。
  这对于法家来说,等同于宣战。
  但刘德怎么会怕?
  姑且不说只等吴楚叛乱一起,晁错就是个死人了。
  就是现在朝堂之上,晁错也有大把政敌。
  最重量级的那个,自然是当朝丞相故安候申屠嘉。
  这可是一位大牛。
  不清楚汉代历史的很可能以为这位不过是路人甲乙丙丁,前世,刘德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刘德才知道,他大错特错了。
  申屠嘉可不是他后面的那几个摆设丞相,他是真正握有实权,群臣避道,礼绝百僚的宰相。
  太宗孝文皇帝时期,申屠嘉是唯一一个能代表天子惩罚邓通的大臣。
  孝文皇帝驾崩时,申屠嘉以丞相的身份,领取遗诏,并颁布天下,同时新君登基,孝文皇帝的葬礼及神庙的建设,都是由其一手包办的。
  毫不夸张的说,在某些方面,申屠嘉这个丞相甚至是能和天子平起平坐的存在。
  而申屠嘉的权力,一方面来自于先帝孝文皇帝,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的出身——他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个活跃在政坛上的开国元勋,是跟着高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五朝元老。
  在后世的天朝,如此资历的老人,一言一行都影响政局,何况在这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
  而申屠嘉恰恰是晁错的死对头。
  在前世,半年之后,申屠嘉是被晁错气的吐血而亡的。
  而此时,申屠嘉身体健康,活蹦乱跳,自然能为刘德分担一部分来自晁错的压力。
  所以,刘德才能全无顾忌的跳出来踩晁错,捞取政治资本。
  否则的话,他就只能等到晁错死了之后,才能拿出这推恩令,只是那时候可能黄瓜菜都凉了……


第8章 家宴(上)
  当然,贸然上书议论国政,这种事情对于所有的皇子来说,都是有风险的。
  特别是如今储君未立,很容易就会被人牵扯着戴上一顶觊觎储君的帽子。
  所以,刘德才要拉上刘阏联名上书,最大程度的减轻来自这方面的指责。
  只是,这些事情不用跟刘阏说的太仔细。
  刘德转头看向外面,接着道:“皇弟,我等皇子将来都是要封国家建社稷为我大汉羽翼的,若因害怕畏惧得罪朝臣,便畏首畏尾,将来何以称孤道寡?”
  此话却是半真半假了。
  前世十几年藩王生涯,使得刘德很清楚汉室的藩王重量。
  即使是吴楚之乱后,藩王的权柄大大降低,寻常的藩王也照样拥有自己的军队,能任命一些千石官员。
  而在此时,诸侯王的权柄更加庞大,不止能拥有军队,而且还能拥有庞大的财权与事权,像吴楚等国,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半独立的割据政权。
  所以,刘德的话,得到了刘阏的认可。
  前世,刘德这一代的皇子们的质量和素养都是不错的。
  像是刘非,军事才华横溢,刘端,权谋手段与心机都一等一的;刘彭祖也差不到哪里去,就连整天喝酒吃肉玩女人为乐的刘胜,都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写过一些漂亮的诗赋。
  兄弟俩又聊了一会家常,说了些以前的事情。
  这时候,一个宦官进来禀报道:“奴婢拜见二位殿下,天子有旨,请二位殿下去宣室殿用餐……”
  刘德点点头道:“知道了……”
  然后他转过头对刘阏道:“走吧,别让父皇母后等久了!”
  ……
  刘德刘阏兄弟联袂来到宣室殿时,大殿之中早已满满当当的坐了上百人。
  刘德的随意的看了一下,发现基本都是宗室或者外戚,因此心知这次估计是家宴性质的聚餐。
  “我记得前世我被软禁之时听说有次家宴出了大事……”刘德心里寻思着回忆着:“应当不是这次罢!”
  天家所谓的大事,自然跟储君有关。
  刘德记得当时宫中传言,窦太后想让她的小儿子梁王刘武在天子百年后接班,等刘武死后再还给天子的儿子,此事好在被窦氏外戚中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所搅合。
  否则别说刘德了,刘荣、刘彻都可以歇歇了,这皇位肯定轮不到他们兄弟了。
  这是因为梁王刘武的梁国对于目前的局势来说实在太过重要。
  而刘武一旦做了所谓的皇太弟,背靠着窦太后,想要拉他下来基本不可能。
  只是……
  想着前世听到过的各种版本以及便宜老爹的为人,刘德低笑了一声:“那八成可能是我那便宜老爹的欲擒故纵之策……”
  若真如他所想,那便宜老爹可真是太阴险了。
  一句酒后失言,哄得梁王刘武为其的削藩大策流血流汗。
  再往深里想,前世吴楚七国叛乱,围攻梁国,打的昏天地暗,血流成河时,周亚夫与窦婴的大军却按兵不动,直到双方僵持不下时,才出兵断了吴楚叛军的归路与粮道。
  这其中即有战略考量,也未尝不是便宜老爹借叛军之手削弱刘武的策略。
  毕竟,梁国太强了!
  若真如他所想,那么便宜老爹真是演的一出好戏……
  不过……
  貌似自高皇帝刘邦以来,刘德家就以出影帝而闻名。
  譬如已故的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便是放在后世天朝,所谓的仰望星空与之相比也是弱爆了。
  “想做皇帝的话,我还需要多多学习……”刘德心里感慨一声:“多观察观察便宜老爹的言行举止吧……”
  前世十几年的经历与在天朝二十七年的岁月,让刘德深深明白,做一个影帝对于政治家特别是上位者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像是历史上所谓的暴君杨广。
  其实才华与才能都是一流的。
  但就是因为在影帝一道上造诣不高,结果落得身死国灭,还要被人在史书上骂上一千年。
  还有蒙元那帮蛮子,满脑子除了打打杀杀没有别的,结果一百年都不到,就被人给赶回沙漠了。
  而满清就比蒙元有脑子多了,起码在舆论控制与自我吹捧上,充分的吸收了前代的经验教训,连康麻子都能被吹成千古圣君,乾隆成了十全老人。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德跟着刘阏坐到了殿中为他们准备的席位前。
  “母妃!皇兄!”在哪里,刘德见到了脸色依然不怎么好看的粟姬与低着头充耳不闻一切的刘荣。
  刘荣见到刘德兄弟勉强抬头应了一声。
  粟姬却是板着脸,低声道:“刘德,你眼里还有母妃啊?”
  刘德嘴角抽动一下……便宜老妈的这个模样,在前世他就见惯了,心里虽然有些不爽,但他还是顾着面子,低头道:“儿子不孝,惹得母妃生气,请母妃原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