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追究此事,那么,国法何在?法律还要不要维护了?
  以后再遇到有人谋反,那人的家族拿纪恢的例子出来说事,怎么办?
  这里,就必须要提到一个关键的事情了。
  那就是汉律,有判例的存在。
  汉室律法判决,是继承了秦代的法律精神,某案,若有先例可循,那就依例判决。
  譬如张释之当年做出的许多裁决,都成为判例,为当世官员断案的依据。
  后来,董仲舒以春秋决狱,依照春秋记载的案例来裁断司法,同样是因此而来。
  是以,这个案子,一出现,立即就引爆了舆论。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压过了前方的战事,成为了朝堂上争论的焦点。
  到底是人情大于法律?
  还是法律高于一切?
  法家舌战群雄,黄老、儒家自也是不肯罢休。
  这是道统之争,是理念之战。
  舆论滔滔,刘彻在旁边看着,心里也是焦急不已。
  因为他清楚,此事,一个弄不好,就要变成西汉版本的大礼仪、牛李党争了。
  因此,他不能坐视不理,必须插手此事,尽快为这个争论画上休止符!
  前世,此案刘彻也曾有所耳闻。
  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远在河间,对此,印象并不深,加之时日久远,印象有些模糊了。
  他只隐约记得,此案,最后是和稀泥了。
  但具体过程与方法,却是已经记不大清楚了。
  是以,他才要请教自己的大臣们。
  尤其是张汤,汲黯以及宁成与主父偃。
  张汤与宁成是法家出身,但与其他法家大臣不同,这两人并非是原教旨主义者,是那种会抱着法家的死板观念,不肯变通之人。
  尤其是张汤,提出了儒皮法骨这个理念的人,岂会是抠字眼的人?
  至于汲黯,作为黄老派的代表性人物,刘彻也想听听,汲黯对此的看法和意见。
  而主父偃,素有机智,或许能想到一个解决办法,也说不准!
  张汤看了看刘彻,其实,他最怕的就是太子问他这个事情。
  襄平侯家出的这么一个二百五,别说是他,就是晁错的老师,张恢,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法律规定了,谋反者族。
  这条律法是不容商议的!
  否则,谋反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
  没有了震慑,这天下野心之辈还不蠢蠢欲动?
  但是,真要依照律法执行,纪嘉何辜?纪相夫何辜?
  这岂非就成了妄杀好人了?
  还会引发社会道德沦陷,秩序失位。
  是以,这事情真是无比棘手!
  无论是人情大于法律,还是法律高于一切,无论怎么判决,最后的结果,都可能带来坏的影响。
  张汤深吸一口气。
  既然太子问起了这个事情,他就不能不做出答复。
  因为,他,此刻代表着法家的意志。
  一念至此,张汤出列叩首道:“回禀家上,臣汤以为,律法既定,则不容置喙,纪恢谋反,诅上,证据确凿,其供认不讳,按律当腰斩弃市,其父嘉,其弟恢,其妻子,其族人,虽然不知情,然,律法如此,臣亦无可奈何!”
  “一家哭,何如天下哭?”宁成也符合道:“纪恢如此,其故死有余辜,其族人虽为其陷害,然,与天下安危相比,只能委屈纪氏一族了!”
  汲黯却马上出列道:“家上,臣反对!此例一开,日后无君无父之辈,则可以至要挟君父,则我汉家以孝治天下,沦为笑柄耳,天下孝子贤孙,将为不孝子所制矣!”
  刘彻听了,就不禁有些失望。
  当然,他也知,这种棘手问题,特别是这种法律上的问题,别说这个西元前的时代了,便是后世,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刘彻于是将最后的希望看向主父偃与商容,希望这两人,能给他些启发。
  这时候,主父偃,长身而起,拜道:“家上,臣以为,此案,家令所言,确实在理,而张刑曹所言,也是有理……”
  他看着刘彻,心中激动万分,等了许久的机会,他终于找到了这个他熟悉的骄傲的可以发挥他的能力的场合。
  这事情,也就只有他这个长短纵横派的天之骄子,能想出解决之道了!
  他俯首道:“臣以为,律法规定,不可不执行,否则,天下野心之辈,借此利用,则为祸久矣,而人情伦理道德,不可不顾,臣请家上,上奏天子,依律判决,贼子纪恢,大逆无道,当腰斩弃市,传首天下,其家族依律,全数判决死刑,剥夺家产,但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天子可令人死,亦可法外开恩,家上可请奏陛下,法外开恩,在判决纪氏族灭之后,下诏恩赦其全族死罪,恢复爵位如故,如此一来,法律的尊严得到了维护,而天下孝子贤孙,不需为之烦恼,可谓两全其美!”
  主父偃说完,深深的匍匐在地,颤抖着道:“伏维家上明断!”
  刘彻听完,却是双眼放光。
  这个办法,真是不错!
  “我怎么就想不到呢?”刘彻挠挠头,也不禁有些懊恼,太给穿越者丢脸了!
  “看来,是我被固定思维所束缚住了……”刘彻心里自省着。
  他知道,自己是钻了牛角尖了。
  此刻,听完主父偃的话,他眼前就豁然开朗了起来。
  这个事情,这样解决,确实是最佳的办法。
  即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不会导致一个恶例存在,成为类似天朝南京老太跌倒案那样的可怕之事。
  于是,刘彻起身,对主父偃拜道:“卿真高才也,孤深为佩服!”
  主父偃连忙回拜:“不敢,为家上效死,臣的本份!”
  心中却是即激动又幸福。
  激动的是,这么长久以来,一直看着张汤等人风生水起,甚至后起之秀商容、义纵、杨毅等人都骑在他头上去了。
  这让主父偃长久以来,有着莫大的心理压力。
  这一次,他终于在太子面前,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他主父偃,不是打酱油的,他主父偃也是不亚于汲黯、张汤等人的英雄!
  主父偃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以后,会用更多的事实来证明,家上选择他,没有错!
  他主父偃,一定要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让那些过去看不起他,侮辱他的人知道,他是苏秦、张仪一般的人物,注定要名留青史,名动古今!
  而他幸福的原因,却是因为,家上竟因他一言,就屈尊而拜。
  他主父偃何德何能?
  竟蒙储君,未来的天子以国士相待!
  “吾必以国士报之!”主父偃在心中暗暗发誓!
  刘彻却是笑着道:“卿大才,孤早已知矣,然,卿竟能有如此急智,此孤之所未料也,这一拜,卿当得起!”
  刘彻当然知道,要用人,就得舍得下本钱,就得给人才一个好的待遇和相应的地位。
  古人招揽人才,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吴起为士卒吸脓。
  都是一种收买人心的策略。
  而他,要做的比那些人更加出色,这样,才能让臣子为他的雄心壮志和野望,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是,刘彻郑重的再拜:“我汉家制度,功必赏,过必罚,不使有功之臣有唏嘘之叹,自即日起,孤拜卿为家令丞,秩比八百石,赐金五十,绢布百匹,许卿萌一子为郎,以酬卿功!”
  刘彻这话一出,其余五人,纷纷震惊。
  主父偃有功,这是事实!
  但用的着如此重赏吗?
  升职加薪还萌其子,这是酬谢斩将夺旗之功啊!
  但却无人会有异议。
  众人心中都在悄悄的想着:“主父偃有这样的功劳,就被如此重赏,若我等以后立功,以此例……嘿嘿……”
  一个个顿时干劲充足,精力充沛。
  这世上,再没有比重赏,更加能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事情了。
  就连后世的大集团,不也是拿出干股和分红来激励部门主管吗?
  刘彻看着众臣的反应,心里点了点头。
  这也算是一个千金买骨的试探吧!
  最重要的是,刘彻要做的事情很多,而且一个比一个难。
  不重赏激励臣子,难免会有人懈怠。
  只有足够的激励,才能激发众臣的斗志,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自己卖命。
  若最终能实现点开大航海天赋树,横扫匈奴,制霸中亚,殖民印度的野望,刘彻,不吝啬在印度与中亚,为有功大臣,裂土封王!
  正如西周的统治者一样。
  刘彻一直认为,后来中国版图之所以再难拓展,不再如周时一样,发展迅猛,主要原因,还是动力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