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3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何对太子地位可能的挑衅和觊觎,都必须消灭在萌芽之中!
  前代储君夺嫡之战,梁怀王刘揖,可是差点就拉下了他的皇帝老爹的!
  于是,那几个多嘴的奴婢,被刘彻命令打了一顿板子,然后,刘彻就打起了为周亚夫撑腰的旗号,“逆流而行”,一路招摇过市来到了未央宫。
  在司马门下车,然后,立刻就有宦官前来引路。
  “殿下,陛下此时在温室殿休息!”一个宦官讨好的笑着道。
  “哦!”刘彻点点头:“带路吧!”
  最近一个月,刘彻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请皇后向堂邑候陈午提亲了。
  堂邑候陈午也已经答应了下来,只等太后恩准,天子认可,这婚事就算成了。
  而太后跟天子不可能拒绝这个联姻的提议。
  因而……
  太子、皇后、馆陶长公主三家联盟基本确立了下来。
  在这样的局面下,宦官们自然见风使舵,纷纷开始自动自觉的向太子表忠心,靠拢了。
  意欲投靠的人太多了,刘彻于是反而拿捏了起来,对着多数自动要求抱大腿,当狗奴才的宦官挑剔了起来。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但人却永远都是如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宦官们的引领下,不多时,刘彻就来到了温室殿前的台阶。
  温室殿是汉代两宫(未央、长乐)都建有的一个建筑。
  最初是用来给皇帝和太后在冬天取暖之用。
  这个宫殿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椒做墙壁的涂料,使之墙壁的整体颜色偏红,同时,在冬季,殿中的屏风与台柱下昼夜燃烧着炭炉。
  为了防止炭炉燃烧的味道熏到了皇帝和太后,于是,整个大殿的所有柱子,全部是采用五十年以上的香桂树。
  另外,殿中以鸿羽为帐。
  但是,自先帝太宗孝文皇帝时期,温室殿中发生了编钟自鸣的现象后。
  此地,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皇帝冬天取暖之所。
  在政治上,温室殿从此与宣室殿齐平,高于未央宫其他宫殿,成了皇帝会客,休息以及处理朝政的地方。
  其地位大抵与后世满清的御书房差不多吧。
  刘彻走进温室殿的时候,瞄了一眼殿中的情形。
  发现,这里已经有大臣在了。
  那人,刘彻认得,是周亚夫的智囊,参谋,灞上人赵涉。
  这赵涉算是最近忽然兴起的一颗新星。
  一个月前,他还是默默无闻,在灞上天天读书的士子。
  据说去年他还参加了刘彻举行的考举,然后在第三轮被各种原因刷下去了。
  譬如说背景不够硬,表现出来的东西还不够出色,年纪太大了(赵涉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显然不符合刘彻年轻化的班底建设思路)等等。
  但有句话说的好,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虽然被考举的最后一轮刷掉。
  但赵涉并未怨天尤人,而是继续寻找机会。
  然后,他被人举荐给了周亚夫,给周亚夫当文案。
  最初,一直表现很平庸。
  但是月余之前,他却异军突起,接连被周亚夫向朝廷举荐,职位也就自然水涨船高,如今已经是一千石的大夫之职,可以面见皇帝,参与政事了。
  而他能爬的这么快,刘彻自然知道是为什么——周亚夫大军的进军路线和进军方向是此人一手规划的。
  取道蓝田,走武关,进驻昌邑,坚壁清野,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据说都与此人脱不开干系。
  毫不夸张的说,此人,是一个天生的军略参谋,干别的,可能样样稀松,唯独在军事规划上,有着远超常人的嗅觉。
  见了是他,刘彻也微微有些尴尬。
  考举的本意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搞的后面,却变了些味道,混进好几个关系户……
  这让刘彻有些不好意思。
  但也就仅次而已。
  “儿臣刘彻问父皇安!”刘彻先规规矩矩的问安。
  “臣涉拜见家上!”赵涉也连忙恭身对刘彻行礼。
  “起来吧……给太子赐座!”皇帝老爹心情好像不错,对刘彻也颇为慈祥。
  等刘彻跪坐下来,刘启就问道:“朕听说太子今日来要给周亚夫鸣冤?”嘴角却是带着些调侃。
  刘启,当然有高兴的理由。
  虽然朝廷里为周亚夫的顿兵不前,吵得不可开交。
  东宫那边给他的压力也非常大,老母亲几乎是一日三催,逼的他不得不下诏催促周亚夫南下。
  但是……
  周亚夫坚决的顶住了这些压力。
  这赵涉就是周亚夫派回来回禀前线战事情况以及复诏的臣子。
  嗯,周亚夫对天子诏书的态度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直接就硬邦邦的顶回了天子的诏书和太后的压力,继续在昌邑挖壕沟,晒太阳。
  这若是别的事情,刘启估计就要勃然大怒,派人去抓周亚夫回来治罪了。
  唯独此事,让他觉得,周亚夫那头犟驴还真是好啊!
  为何?
  梁王刘武顶在前面跟吴楚打生打死,最终得益的是他!
  这一仗下来,不仅仅是能抹掉尾大不掉的吴楚,还能削弱比吴楚更加头疼的梁国!
  是以,表面上,他虽然做了个不欢喜的样子,又下了一道诏书催促周亚夫。
  实际上,他却乐的笑开怀了!


第326章 敲打
  刘彻这么大张旗鼓的进宫,自然是早有预谋和准备的。
  他恭身将一份早就已经写好的奏疏呈递到皇帝老爹面前,道:“儿臣以为,太尉用兵,自有道理,朝野物议纷纷,除了干扰前方士气以外,别无他用!”
  在前世,刘彻就记得后来吴楚之乱平定以后,周亚夫凯旋,虽然没说什么。
  但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许多当事的将军,在后来都透露过,朝野物议导致了许多官兵心生疑窦,疑神疑鬼。
  假如不是周亚夫硬顶着坚守不出若迫于朝廷压力出昌邑与吴楚交战,恐怕胜负难料。
  跟这个时代多数政治家一样,为了阐述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刘彻也拉来了一副虎皮,他进一步道:“以儿臣愚见以为,此桀桀者,皆如长平之战怂恿赵王换将之辈!”
  刘彻这话一出,算是开了个地图炮。
  把所有对前线战事指手画脚的键盘政治家们,全部打进了误国的名单里。
  既然是玩政治嘛,就得会扣大帽子。
  一顶天大的帽子扣下来,先别说事情到底该怎么办,被扣帽子的人,首先得先解释清楚,自己与被指责的事情(制度、思想、言论)毫无关系。
  说实话,刘彻很不喜欢扣帽子。
  无论是扣别人,还是别人扣他。
  因为,扣帽子除了浪费一大堆口水和加剧政治斗争外,几乎没有半点其他好处。
  然而,这个世界就是如此。
  你不扣别人帽子,别人就会扣你帽子。
  别说是西元前的世界了,就是后世的人类希望,民煮灯塔,玩政治的驴象两党,不也是你一个社会主义扣过来,我一个专制独裁扣过去,互相攻忤,玩的不亦乐乎,实事却几乎没做吗?
  哦,假如说在金融危机中给华尔街高管加薪算实事的话……
  至于天朝……呵呵……
  其实话又说回来,刘彻现在挺后悔,穿越前没混进天朝体制来着。
  若是在天朝体制内混了个几年的话,现在面对这西元前的政局肯定是轻松加惬意啊。
  此刻,刘彻这个大帽子一扣下来,几乎就把这些日子以来,对周亚夫指手画脚的家伙统统打进“误国者”的名单了。
  更重要的是,刘彻很清楚,这个帽子,他们摘不掉!
  假如一切不变的话,周亚夫很快就将上演大逆转。
  是以,刘彻根本就是肆无忌惮。
  他接着道:“儿臣请父皇下令,从今以后两千石以下,敢有非议战时军国大略者,皆以资敌论罪!”
  翻开历史,很轻易的就能发现,几乎所有对军国大事指指点点的,其实都是些小官。
  真正的巨头,混到了两千石级别的,反而很少会在这样的大事上发言。
  道理很简单。
  两千石以上的巨头,位高权重,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知道轻重,不敢随意在这种大事上发言。
  至于低阶的官员,光脚的又岂会怕穿鞋的。
  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
  难不成,心忧国事,也是罪名?
  类似现在这样的闹剧,在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少见。
  甚至,前线在打仗,后方却在商讨把领军的大将抓起来咔嚓掉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少。
  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