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那些小国能对单于庭恭顺,按时奉上女子财帛,匈奴就不怎么去理会了。
  但须卜雕难没有想到,那些匈奴人不怎么看的上眼的东西,汉朝的太子却很感兴趣,愿意拿丝绸来换,不仅如此,更搭上了花椒跟大黄。
  花椒什么的,左右不过是调味品,影响不大。
  但那大黄……
  须卜雕难只能用神物来形容!
  须卜雕难此刻已经在憧憬着他带着大黄回国以后的场景了。
  单于龙颜大悦是必然的!
  他的地位在单于面前更进一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甚至借此超越他的哥哥,成为下一任的族长!
  这么想着,须卜雕难越看刘彻越高兴,态度也一下子变得亲密无比。
  至于那个乌孙人以及乌孙人被迫交出来的东西,刘彻跟须卜雕难都有意无意的忘记了。
  ……
  与须卜雕难辞别,刘彻走出偏殿。
  时间还很早,外面宣室殿的朝仪还没有开始。
  刘彻决定先去跟皇帝老爹解释一下。
  于是带着人朝着老爹所在宫殿而去。
  在路上,刘彻朝哪位一直做翻译的侍从招手,问道:“敢问卿贵姓?”
  那侍从官满心欢喜的跪下来答道:“小臣杨毅拜见家上!”
  刘彻微微笑着点点头,对他道:“杨爱卿,方才有劳爱卿了!”
  “为家上效力,是臣的本份!”杨毅高兴的道。
  像他这样的小吏,在这宫廷里不知道有多少,懂匈奴话的,也并非只有他一个。
  概因为,匈奴乃是大国,因此,汉室朝廷历年都有培养一些懂匈奴语言的低阶官员的传统。
  因此,杨毅很清楚,现在,就是他的机会!
  一个抱住金大腿,登上人生坦途,迎娶贵小姐,当上大人物的机会!
  他自然知道,应该要牢牢抓住!
  刘彻呵呵一笑,道:“很好,杨爱卿,孤能信的过你吗?”
  杨毅立刻就叩首斩钉截铁的道:“臣虽粗鄙,却也知忠君奉上,家上有令,臣必万死不辞!”
  “善!”刘彻大笑:“那孤就交给爱卿一个任务,盯住那些匈奴人,倘若那个碧眼匈奴人落单或者单独出现在某地时,你悄悄过去,将他请来与孤一见!”
  刘彻看着他,问道:“明白了吗?”
  “诺!”杨毅叩首道。
  乌孙,现在刘彻肯定是没办法拆散他与匈奴的紧密盟友关系的。
  但,提前下个钉子,跟乌孙人取得联系,也是不错的!
  天知道,什么时候,这个联系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301章 悲剧之刘戊
  刘彻回到皇帝老爹身边,向其简要的汇报了一下自己与匈奴人取得的谈判结果。
  “匈奴人会因为大黄与花椒而将那种神奇的牧草种子卖给我朝吗?”天子似乎根本就不关心刘彻与匈奴人达成的交易,低头微微沉思之后,对刘彻问道。
  “会的!”刘彻非常肯定的说:“父皇,只要这种贸易方式存在,匈奴人的一切,就都将为我汉家获得!”
  这是肯定以及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一开始,匈奴人可能会对类似与汉室的贸易严格把关,严查死守。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三五年后,汉匈之间必然会出现大量的相互走私行为。
  马克思说过,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人们就会铤而走险,只要有百分一百的利润,法律就是废纸,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世间的一切都无法阻止人的私欲与贪婪,而当利润达到百分之五百,那就没有什么不能交易的了!
  而大黄、丝绸、花椒,哪一个的获利不是数倍甚至数十数百倍的利润。
  刘彻就记得很清楚,后世的史料描述。
  一匹丝绸,在罗马能与黄金等价,一块大黄能换的价值其重量本身数倍的黄金,至于胡椒等香料,更是无价之宝!
  只要匈奴人尝到甜头。
  下面的人的私欲一起,就没什么能阻止走私的狂潮了。
  为了利润,明末的商人官僚集团毫不犹豫的卖了老朱家。
  当然,同样的,来自西域的许多高利润特产,譬如说汗血宝马、可能残存在大宛等国中的古希腊文明的结晶如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数学著作以及黄瓜、棉花、石榴甚至产自印度的胡椒等超高利润的商品,同样会让汉朝的商人不顾一切的将违禁的非法物品,卖给匈奴人。
  譬如说被严格控制流出的铁器以及汉军的制式装备、甲胄。
  这些都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
  甚至,刘彻很清楚,即使他不做这些,同样的走私,也一样在进行。
  不然,你以为此刻在遥远的安息、罗马、印度、埃及出现的丝绸该怎么解释?
  后世的史记中就明确记载了两个关于汉朝商人肆无忌惮的走私商品的证据。
  第一个来自于张骞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当时,张骞在乌孙看到了来自汉朝的蜀锦,并且得知,这些商品来自身毒,而身毒又是从滇国获得的。
  而汉律规定,任何私自出关禁都是死罪!
  而另一个证据,则是匈奴列传中关于马邑之谋的描述。
  史记中明明白白的记载,马邑之谋的谋主商人聂壹干的就是“奸兰出物与匈奴交”的勾当。
  所谓奸兰,既是西汉版本的走私。
  有趣的是,在马邑之谋以前,根据史记的记载,汉匈贸易极为兴盛,同样是匈奴列传之中,就记载了,小猪在位初期,即建元至元光的七年中“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简单的来说,就是当时的长城附近,汉匈之间的民间往来与贸易,已经不是小打小闹,某几个人的个人行为了。
  而是在掌权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大规模有组织的大额贸易。
  更有趣的是,马邑之谋发生之后,尽管汉匈已经在事实上进入了战争状态。
  然而,太史公依然记述说:“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来入盗汉边,不可胜数,然匈奴贪,尚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尚关市不绝以中之!”
  这就更有趣了!
  什么样规模的贸易和利润才能让汉朝和匈奴都在撕破脸后,还继续做买卖?
  或者说,什么样的交易,才能汉朝不关闭那些开放的边境市场,不严厉打击那些走私商人,又是什么买卖才能让匈奴人放着那些市集中堆积如山的财物不要反而去啃那些硬骨头一样的要塞?
  再仔细想想明末的时候,满清多次破关侵略,但富得流油的晋商的地盘,满清大兵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再结合小猪即位后,汉朝的马匹存栏数量的不合理的忽然增长,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小猪通过贸易,获得了来自匈奴的大量的战马!
  而匈奴人自也不傻,得到了大量的汉室的铁器、食盐与丝绸。
  两者只能说各取所需!
  而现在刘彻推动汉匈贸易,其实不过是稍微提前一下小猪的剧本。
  当然了,刘彻打死都不会跟自己的老爹说的。
  不然,老爹知道了的话,这买卖十之八九就要黄掉了。
  虽然刘彻自己很清楚,这个买卖,无论怎样,汉室都不会亏本。
  原因很简单,走私到匈奴的铁器,数量有限,而且匈奴人未必能欣赏。
  天子刘启听到刘彻肯定的回答后,就摆摆手道:“那此事,朕就交给大行去负责……”
  “父皇圣明!”刘彻叩首道。
  刘彻跟须卜雕难达成的,仅仅只是一个意向而已。
  具体的贸易交换比例以及条款,自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沟通和交流,同时,这个事情,还要得到两国君王的批准。
  因此,最起码,这个新的条约,也要等到今年的六月份甚至明年的这个时候,才可能落到实处。
  实际上,天子刘启也并未太过将刘彻与须卜雕难达成的这个贸易条约太过放在心上。
  事实上,此刻,在天子刘启眼中,这个所谓的贸易条约,其实不过是拿来稳住匈奴人的一个办法而已。
  因为,今年,将是削藩大计最重要的一年。
  而削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匈奴人是否介入。
  倘若,只是付出一些不怎么值钱的大黄、花椒以及丝绸,就能让匈奴人不介入汉室内战,不跑来骚扰汉关,使得朝廷可以安心处理内政。
  那么别说是还有可能带来好处了。
  就是没有好处,亏本甚至巨亏,也要捏着鼻子做下去!
  而现在,这个新年的朝会,就是一个重要的舞台!
  因此,天子刘启并未再问刘彻关于此事的细节,只是悠悠然地问道:“太子听说了楚王的事情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