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无地农民吧……剧卿……”刘彻看着剧孟,命令道:“此事,孤就交给卿去办了!”
  剧孟闻言大喜过望。
  授田啊!
  谁不知道主持授田就是捞取政治声望的最佳途径?
  当年的晁错就是辅佐北平侯张苍举行了一次授田,从此才正式进入朝堂的!
  “家上,臣乃粗鄙之人,做这个力有未逮啊……”剧孟想了想,强行压住心里的激动推辞道。
  他自然知道和清楚自己的斤两。
  这授田,可不是小事情。
  在汉室历史的前四十年中,授田就是最重要的国策。
  汉室天子通过年复一年的授田,将自己的威权和触角深入基础,进入亭里,尤其是关中,整个基层政权,就是在授田之下,完全被汉室天子控制住了。
  像这样的大事,在过去,是丞相亲自主持,天子直接过问,三公九卿密切配合,就这样,还常常闹出问题。
  因为,谁能授田谁不能,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症结。
  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剧孟就记得自己小时候授田时的盛况。
  那时候,啧啧,整个家乡,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分家。衙门前排满了申请单独立户的百姓,为了抢到一个授田的名额,械斗、仇杀是有发生。
  刘彻呵呵一笑,这个事情,还真要靠剧孟去做。
  原因很简单,除了剧孟手下的游侠们之外,还真没多少人能摸得清楚现在关中的底层百姓的现状。
  毕竟,汉室最后一次授田,距离差不多十一年了。
  当然,刘彻也清楚,授田这种事情,做好了,是大功,一旦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幕后交易,那就要成一个笑柄了,甚至还会彻底的失掉现有的民心。
  毕竟,给了百姓希望,又将之打碎的,是天朝的廉租房啊!
  想想看廉租房最后变成什么了?
  刘彻可一点都不希望,自己这个太子的名声在民间最后变成了君子剑。
  于是,刘彻道:“卿放手去做就行了,孤会让汲黯在一边盯着的,遇到困难,卿也可以直接来找孤!”
  剧孟这才点头道:“诺,臣必鞠躬尽瘁!”
  想了想,剧孟又请示道:“敢问殿下,对授田可有训示?”
  刘彻想了想,道:“暂时,三个标准吧……”
  “其一:年入五千钱以下之家庭,没有犯罪记录的!”年入不足五千钱,这是汉室标准的贫困界限,五千钱以上,证明这个家庭可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需求,最起码能吃个半饱。但五千钱以下,在关中就真的是标准的穷人了,通常这样的家庭都处于崩溃边缘,遇到难关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其二:家中有男疫于王事者!”这自然是政治正确,也是过去授田时的首先考虑对象,毕竟,这些家庭是汉家是刘氏真正的铁杆,是真正的自己人,那当然要照顾了。
  “其三:有在边关轮戍者,或从军伤残者!”这一条,过去并未有,但刘彻却刻意加上,只为了激励和鼓励那些曾经远赴长城戍边的军人,证明,刘氏没有忘记他们的功勋。
  刘彻淡淡的道:“此三条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家中必须确实没有土地,或者田亩数量人均不足十亩者!”
  “先这样安排吧!”
  这一次授田,规模很小。
  即使是少府再拨相同数量的官田凑个二三十万亩,意义也不太大。
  最多不过能安置二千户人家而已。
  相对于关中各县动辄万户的人口来说,不过九牛一毛。
  但这却是一个希望。
  一个让人期盼的希望。
  再没有比农民对土地更加热爱和期盼的人群了。
  “再补一个规定,此次授田所有田亩,必须耕作十年以上,才能归属授田者,十年之内,这些土地不可交易,不可变卖,不可典押!”刘彻想了想补充道。
  这是自然,不然某些“无产阶级”,譬如游侠啊地痞啊,疏通一下关系,拿了土地,转手变卖给富商或者贵族。
  刘彻又不是散财童子,怎么可能给他们钻这个空子!
  “颜异,这事情,明日早上入宫之时,跟父皇详细汇报吧!”刘彻看着颜异道。
  “诺!”
  “至于那些店铺,能卖就卖掉吧……”刘彻想了想,又道:“实在卖不掉的,让王道去打点吧!”
  他确实有些缺钱了。
  这马上就到年关了。
  中国人过年,自然是要发红包的。现在,他这太子宫上上下下,官员、侍女、宦官、卫兵,加起来足足有近千人。
  光是这些人的红包和年终奖,就不是一笔小数字。
  然后,陈阿娇那里,还有身边现在跟着的女人什么的。
  不给点奖金,发点福利也不像话。
  然后,新的一年,自然还要给新的官服和绶带……
  刘彻粗略的算了一下,单单是过这个年,他就要开支将数百万钱。
  然后,还有薄皇后的生辰,也要花不少钱。
  林林总总算起来,年前年后,不花个千来万,估计是Hold不住的。
  这还是尽量节省,刘彻自己没怎么铺张浪费的结果。
  前世,刘荣当太子,一年下来,太子宫开支近亿钱!
  王道却是很高兴的点头。
  汉室向来就有用宦官打理太子产业的传统。
  “对了,孤的汤沐之费,少府什么时候转过来?”刘彻对汲黯问道。
  身为太子,自然不可能全是支出,没有进项。
  刘彻身上现在可是挂着鸿固原、长陵、华阴等十个县的食邑,保守估计,这十个县两三千万钱的食邑租税还是有的。
  “回禀家上,岑明府已经行文给臣了,说是明岁十一月大概能转来!”汲黯躬身答道。
  刘彻点点头。
  汉室是用颛顼历纪年的。
  这颛顼历,是以十月为岁首。
  换句话说,在此时,九月是一年最后的一月,十月则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是以,史书上有时候会看到,明明都是西元前某某年,但在汉家的史书上却出现了两个年号。
  刘彻挠了挠头。
  老实说,颛顼历已经不太适合如今的时代了。
  这个两三年前的老黄历,对于现下的气候,几乎没有可取之处了。
  因为,你要知道,颛顼历创立的那会,黄河还在跑大象呢!
  后世的小猪,在太初元年改用太初历,就很好的适应了新的气候变化,自太初历衍生而来的二十四节气,更是影响深远。
  “我要不要找人来搞出太初历呢?”刘彻想了想,然后放弃了这个打算。
  要重订历法,可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太子能决定的能做的。
  这事情,只能是皇帝自己想做,才能做。
  原因很简单,君权天授。
  反过来说,能跟老天爷沟通的除了皇帝,其他任何人都没资格!
  刘彻耸耸肩膀,看向远方的城市。
  丙戊年就将过去了。
  世界也将翻开新的一页了!


第295章 夷狄与诸夏
  时光荏苒。
  转瞬,九月的最后的一天悄然而逝。
  世界翻开了新的篇章。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刘彻就起来了,推开门,外面,早已经占满了臣子。
  张汤、汲黯、剧孟、颜异,满满当当,整个太子宫挂了名号的人,都挤在殿门口。
  看到刘彻出来,众臣纷纷跪拜下来:“臣等恭问家上金安!”
  “免礼……”刘彻呵呵一笑,双手摊开,宽大的袖袍迎着晨曦的微风轻轻摆动:“众卿新年吉利!”
  今天,是十月初一,汉历新年。
  算年月的话,今年应该是丁亥年。
  刘彻走上前,王道早就领着几十个宦官,在太子宫各殿和各出入的门庭处等候着了。
  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的桃符从大门口掉下来,新的桃符被钉上去。
  刘彻,也亲手拿着一块桃符,钉到自己的寝殿门口的两侧。
  所谓的桃符,大抵是后世的门神什么的祖宗。
  在此时,每年新年,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会给自己家换一块新桃符,用以驱邪镇鬼,祈福神明保佑,同时也讨个彩头。
  刘彻手里拿的桃符,自然不是什么简单的货色。
  是少府精心制作,由知名的工匠雕刻而成。
  一块桃符,长六寸宽三寸,其上雕刻着远古时代著名荼、郁兄弟。
  相传,这兄弟两人住在度阴山的桃树下,能镇压百鬼,驱逐恶邪,使家宅平安。
  于是,人们就将这兄弟神化了。
  就像刘彻钉的那块桃符之上,是一个手持利器,怒目圆睁的神明,其下铭刻了这位神明的名讳:神荼!
  钉好桃符,宫里面的侍女和宦官们就开始玩爆竹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