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让许多诸侯王将目光在刘德的身上停留了一会。
当今天子至今未确立储君,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天子目前膝下十子,人人都有机会。
刘德的忽然出现,让许多人都开始上心。
这倒不是因为刘德有王八之气,虎躯一震,就让人知道他是真龙天子。
而是刘德家的这一支,在刘氏宗族里名声并不怎么好。
当初,刘德的便宜老爹还是太子的时候,在长安街头一棋盘生生砸死了吴王太子。
更悲剧的是,吴王太子之死,朝廷至今没给个结果……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万一哪天在街上碰上一个皇子,然后因为不开眼被皇子一棋盘砸死,那该有多冤?
只要想到这个往事,诸侯王们心里自然就上心了,反正记清楚每一个皇子的样貌、性格、与喜好,总不会是坏事。
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情就是老刘家的基因优化工程做的确实不错,基本上,皇子们个个的外形都不差。
百余年后,班固在汉书中就说:臣之姑充后宫为婕妤,父子昆弟侍帷幄,数为臣言:成帝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
连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成帝都被赞有穆穆天子之容。
刚刚过完十五岁生日的刘德,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虽然身高不到一米六,但轮廓分明,身材修长,气质也不错,跪在地上,像个雕塑一般。
“何事?”过了一会,一直沉默不语的天子刘启终于开口问道。
“儿臣听闻母后昏厥,心忧于此,故而斗胆恳请父皇恩准,使儿臣前往探视,以尽孝心!”刘德轻轻地说道。
但他这话一说出口,不亚于在这宫殿之中丢下一枚重磅炸弹。
刘德所说的母后自然不是他的便宜老妈粟姬了。
按制,能被皇子在正式场合称为母后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朝皇后薄皇后。
也只有母仪天下,执掌后宫的皇后,才是理论上所有皇子的共母。
但是,那也只是理论上而已。
事实上,几乎全天下都知道,当朝皇后薄氏并不讨天子的欢心,薄氏的皇后位子之所以稳固,靠的是她的祖姑母太皇太后,如今,老太太已经撒手人寰,薄氏的皇后之位立刻就开始摇摇欲坠。
没人能理解刘德此时的举动。
倒是几位薄氏外戚的公侯向刘德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人人皆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老太太在的时候,薄氏自然是汉室国戚,连天子都要礼让一二,但,老太太刚一去,整个世界一夜之间就出现了变化,让薄家人充分的知道了,什么叫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此时,刘德能想起来要去探视薄皇后,自然让薄家人大为感动。
薄家人一高兴,有人自然就不高兴了。
粟姬的脸色几乎霎时就变得铁青起来,窦氏的几个长者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倒是老太后好似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般,静静的跪在灵枢前,仿佛一切都与她没有关系。
“这是应有之理,准了……”上头的天子不平不淡的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转身继续面朝灵枢跪了下去,于他而言,即使本身并不喜欢皇后,但在这国丧之上,必要的面子必须维持,方才皇后昏厥,却没有一个皇子站出来表示一下,已经让他的脸皮都有点挂不住了。
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当初,先帝孝文皇帝最宠爱和喜欢的儿子,其实压根就不是他,而是已故的梁怀王刘揖,先帝为了培养刘揖,连贾谊都送去给刘揖当太傅。
在刘揖坠马身亡之前,他的太子位置一点都不稳固,要不是当时的太子妃现在的皇后薄氏在太皇太后面前多番周旋,他根本撑不到刘揖身亡的那一天。
因此,刘德能出来救场,刘启自然很高兴,只是作为天子,他不能表现出来。
“诺!”刘德深深拜下去,只有他才知道,这是他踏出自救之路的第一步:“儿臣谨遵父命!”
然后,刘德转身对粟姬轻声解释道:“母妃,请原谅儿子自作主张……”
粟姬低着头,铁青着脸,不肯搭话。
刘德心里早有准备。
想要踏上夺嫡之路,就必须舍弃一些东西,况且其实他跟粟姬除了血缘上的联系外,感情并不深,因此,他心中并没有所谓的负疚感。
他低下头来,看着粟姬的模样,轻声道:“母妃,我汉家以孝治天下,生为人子,儿子不得不以身作则……”
刘德这话声音虽小,但还是能被旁边几位妃嫔听到。
大度的或许一笑置之,但小心眼的,却是立刻就恨得牙咬咬了。
“什么意思?”刘德听得分明,这是刘彘的母亲王娡的声音。
但刘德没有理会,转身弓着身子,朝着内殿寝宫走去。
第3章 薄皇后
汉室的宫廷,没有唐代的金碧辉煌,更没有明清紫禁城的奢侈铺张,朴素之中带着点厚重。
沿着长廊向前,刘德能看到许多扶栏上的漆都已经掉色了,一些地板更是显然已被修补过多次。
当初,萧何奉命主持修建“未央”“长乐”两宫,曾对刘邦言道:非壮丽无以重威。
当时的宫廷大气磅礴,向天下臣民展示着汉家天子的威势。
然而,时过境迁。
刘德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是个出了名的勤俭天子,当初,刘恒想修个亭子,找工匠估算了一下造价,发现竟然要花掉一百金,相当于十户中产家庭的家资之后,这位勤俭天子果断就不修了。
这位天子,甚至在临终之前,都还念念不忘的在遗诏之中详细的交代了自己的后事应该怎么办才省钱。
刘德的便宜老爹,当今天子,虽然在勤俭上比不上太宗孝文皇帝。
但毕竟是当初在代地吃过苦的穷孩子出生。
因而也能继承先帝的遗风,终其统治期间,汉室宫廷也没怎么扩建和翻新,汉室的钱,都存了起来。
以至于,日后有人称赞文景之治时,总忘不了文景之治时,国家仓库里连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的例子。
但是……
刘德记得他前世最后一次来长安时看到的景象。
宫殿在扩张……
到处可见运送木材与石材的工人……
文景两代数十年掰着手指头省下来打算作为与匈奴决战的金钱与资源,就那样源源不断的变成了刘彻享乐的上林苑、建章宫。
而与匈奴作战的开销却被平摊到了老百姓头上。
文景两代,竭尽全力,休养生息,给小民的税赋一减再减。
田税减到了三十税一,小民的服役年限从秦代的十五岁始傅直接推迟到了二十岁。
正是这些种种措施使得天下保持安宁,小民也能安居乐业,汉家的江山才稳固下来。
但是,到了刘彻手上,文景两代的德政消失的干干净净,各种苛捐杂税多如牛毛,为了筹措军费,刘彻甚至前无古人的发明了口算——三岁以上的孩童就要交税了,每年二十三钱。
这可是连所谓的“暴秦”都没干的事情……
想着这些,刘德心里又多了一个必须当皇帝的理由了。
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天下苍生!
有谁能比穿越者更能体恤小民?
虽然刘德也知道,这不过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
但是,有了这么个理由,他的腰杆瞬间就硬挺多了。
事实证明,就算是当强盗,假如抗了个“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旗号,那么打劫起来,效率也会比单纯的抢劫高的多。
在人类历史上,有着一个光鲜亮丽外衣的组织或者个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的却一定会失败。
不知不觉,刘德就来到了寝宫门口。
“殿下……”守在门口的宦官见到刘德,连忙跪下来。
刘德看了看,这宦官他还认识,是大长秋李信,所谓大长秋,其实就是皇后的管家,为宫廷宦官官衔最高的一个,通常代皇后管理宫中大小宦官、侍女甚至能直接责罚某些地位较低的妃嫔。
只是可惜……
薄皇后可不是先帝时的窦皇后……
所以薄皇后的大长秋,其实就是个摆设,并无太多权力。
这从只有李信一人守在门口,就能看出。
刘德点点头,问道:“母后可安好?”
“回殿下的话,皇后现在已经好些了,刚刚服了些安神的汤药,此时正在小寐……”李信规规矩矩地答道。
“带我进去探视一下……”刘德轻声吩咐:“勿要惊动了母后!”
“诺!”李信点点头,就领着刘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