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疏学浅,不能明之,请仓公为我解惑!”
淳于意接过帛书,心里起初还是有些不屑的。
谁能比他的师承扁鹊还厉害?
但,只看了一眼序言的前面几句,淳于意立刻就被震撼住了。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这一看就完全收不住了,整篇序言,不过千余字,但淳于意却看了一遍又一遍,只感觉自己被从内到外,都接受了一次洗礼。
“这才是真正的医者啊……”淳于意感慨着,与这名为仲景的医者相比,他无论是见识还是道德或者是学识统统都是完败啊,再向下看,却只见到了几个似乎是方名的名字。
“桂枝汤?麻黄汤?六味地黄汤?”
“这些是什么?”
“说好的伤寒辩证十六卷呢?”
刘德闻言,站起来,揖首道:“这些是小子所能找到的最后三个完整的能看出字迹的方名了,其他的包括辩证、用药以及病例全部遗失了……”
“只能隐隐约约从残缺和腐朽的竹片中,看到一些‘少阴病……’‘太阳病……’‘解表发汗’一类的模糊描述!”
淳于意听了不由得失望无比,扼腕叹息道:“此医书若能保全,老臣断言,可为当世医者必读之书,可惜,可惜……”
淳于意并没有怀疑什么。
因为,秦末的战乱毁灭了太多的典籍了。
别说区区医者之书了,就是《尚书》《诗经》如今都只剩下残篇,韩非子、商君的论著,也遗失了大半。
这位仲景先生的医术能留下些只言片语,已经是邀天之幸了,甚至淳于意感觉,可能是这部书太强了,所以上苍才故意只留下这么点残章断片。
“不知仓公能否为小子还原这三个药方?”刘德拱手拜道。
淳于意想了想,道:“老臣不敢保证,只能说尽力吧……”
他拿着刘德给他的帛书,仔细看了看,道:“以这位名为仲景的医者在序言中所说之事来推断,此人当是周赫王早年之人,似是卫人……”
“殿下您看,此处就有‘余宗族素多,自赫王纪年以来,向余两百……’的记述……”
刘德微笑着点点头,其实,那是他改的……
“再从殿下所述之‘少阴病’‘太阳病’等描述来看,以及序言最后所提及的诊脉、辩证与其所参考的医书来看,此人所用的辩证之法当是脱胎于《素问》中的辩证法,似是以解表而断?”淳于意思考着道。
这个倒还难不倒他,他的先师扁鹊就已经提出了病分表里的辩证法。
“请容老臣细思几日……”淳于意道:“看看能否还原……”
“桂枝汤与麻黄汤,老臣一月左右当能大体还原,至于六位地黄汤,老臣只能尽力了……”淳于想了想又道。
桂枝与麻黄,这个看上去应该是个简单的汤剂。
对于淳于意这样的老医生来说,知道了君药的话,只要根据君药的药性与药理来推断,再经过思考,应该能还原出大概。
只是那六位地黄汤就复杂多了,他是完全没把握的。
刘德闻言,大喜过望,能弄出桂枝汤与麻黄汤,与刘德而言,就是天大的幸事了。
若有这两个药剂,起码大部分的伤风感冒都不再是绝症了,不再需要人靠自身的体质来抵抗了。
而且,这两个药剂都是廉价便宜的药。
譬如桂枝,有桂树的地方就能找到药材,可以说是此时的阿司匹林也不过分。
于是,刘德拜道:“一切拜托仓公了!”
刘德想了想,道:“无论仓公能否解出此三方,小子都想恳请仓公,留于长安,教授弟子!”
“小子愿出千金,于长安起一医学,以仓公为祭酒,传授天下有志医学之青年医书医道!”刘德诚恳的道:“除此之外,小子还可向父皇请求,益仓公弟子宗族子侄五人为郎官!”
淳于意闻言,脸上的神情立刻就变得有趣了。
弟子宗族子侄五人为郎官?
这可是天大的好处啊!
要知道就算彻侯家族,也最多只能萌弟子子侄一人或者两人为郎官!
他能萌五人,对仓公来说,这个好处,让他无法拒绝。
当此之时,医学的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因为没有张仲景、孙思邈等人的发扬和传播,所以基本为零。
像仓公这样的名医,基本上不会给百姓看病,也不会有什么悲天悯人的情怀,他们给人看病诊治都是要钱的!
简而言之,没有好处的事情,基本不会做。
因此,想要让淳于意拿出真本事,真心诚意的传授别人医术,刘德就得拿出一些他无法拒绝的东西。
什么东西不可能被人拒绝?
答案是弟子后代的前途。
而在汉室,再没有比郎官更加前途光明的职位了。
于是,淳于意立刻拜道:“老臣既蒙殿下厚遇,敢不效死?”
第244章 贿赂
刘德与淳于意聊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将淳于意师徒交给石穰照料和安排后,刘德正准备洗脚睡觉,这时候,王道走进来,跪下来拜道:“殿下曲城候蛊捷求见……”
额……
刘德摸了摸头,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此人跟他还是有些关系的。
譬如现在在长安,辅佐剧孟办事的蛊臬柔就是蛊捷的侄子。
只是……
他来见我做什么?刘德心里狐疑着。
这种在晚上黑灯瞎火的时候偷偷跑来见人的,十个有九个,所求的事情是见不得人的。
刘德想了想,觉得自己好像也没什么要用到蛊捷这个二货的时候,于是,道:“就说我睡了,请曲城候明日再来……”
“诺……”王道点点头领命而去。
过了没多久,王道又折返回来禀报道:“殿下,曲城候说一定要现在就见您,他拿着丝公的拜帖……”
“袁盎?”刘德眼珠子转了一下,让侍女给他擦干脚,穿上木屐,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袁盎这个家伙啊,就是喜欢到处种人情……
只是,蛊捷这种家伙的人情都种,刘德就觉得,袁盎有些走火入魔了。
人脉这个东西,说重要很重要,说不重要,一毛不值。
就譬如,年前袁盎被晁错一脚踢出朝堂,他平时结好的朝臣,种下人情的勋贵,有几个帮他开口说话了?
要不是袁盎有个大靠山窦太后,刘德觉得,除了申屠嘉外,愿意理会袁盎,还会把他放眼里的,估计也没几个了。
所以说啊,刘德一直都懒得去跟朝臣有太多牵扯,也懒得跟彻侯勋贵家族有太多联系。
龙有龙路,蛇有蛇道。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和心思去跟那些几乎是墙头草的家伙建立关系,还不如多拍一下皇帝老爹和窦太后的马屁,经营好跟刘嫖的关系。
就如现在,错非蛊捷有袁盎的拜帖,刘德根本懒得见他这样一个蚂蚁般的人物。
没多久,王道就领着一个外貌看上去还算不错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那男子见到身穿冕服,头戴旒冠的刘德,立刻就跪下叩首拜道:“臣曲城候蛊捷拜见殿下!伏问殿下安好!”
“安!”刘德坐下来,对左右吩咐道:“给君侯备坐!”
等到蛊捷坐下来,刘德就问道:“君侯深夜拜访,可有什么事情吗?”
“殿下……”蛊捷满脸堆笑的出列拜道:“请屏退左右,臣有一件喜事禀报……”
“喜事?”刘德呵呵的笑了笑,道:“事无不可对人言,君侯若有喜事,直说就是了……”
对于蛊捷的事迹,刘德心里跟镜子一样,这就是个奇葩啊!
光是他的曲城候爵位两废两立的过程就足够明载史册,为后人讥笑了。
更别说此人的两次废立都是犯法被废,走关系被复。
刘德记得,他以前听章德说过,蛊捷最近一次起复是因为重贿了刘嫖跟周仁,起码都是一家一千金的重贿……
因此,对于此人的所谓喜事,刘德嗤之以鼻。
蛊捷却是尴尬的笑了笑。
但他脸皮厚,对刘德话语里明显的不耐烦和不屑一点都不以为意。
他媚笑着轻声拜道:“殿下,臣奉淮南王之请,拜见殿下,请殿下为王转圜,只要殿下答应,淮南王愿立刻奉上黄金一千五百金,钱三千万为谢,若殿下能保淮南王王位不削,淮南王事后愿岁岁献金五百,钱两千万,美姬十人……”
刘德听了哈哈大笑。
重生这么久了,终于第一次碰到了前来贿赂他的人了。
这算是对他地位的认可呢还是讽刺呢?
刘德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
汉家宫廷贿赂成风,刘德早就知道,前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