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鲁班士,是一个如同博士官体系一样的名誉头衔。
  当然,没有像博士官们那样威风,也没有什么特权。
  但在民间,鲁班士,哪怕只是一个两百石鲁班士,那也是地方上的名望之士,连官吏也要尊敬一二的贤者。
  他们是地方上的知名木匠、铁匠和泥瓦匠。
  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
  他们生产和制造地方上需求的大部分器械。
  像是水车、犁耙、镰刀、谷仓、房屋,都是他们的作品。
  在手工业浪潮兴起的今天,这些鲁班士们,更是被大贾们当成宝贝一样看待。
  某些高级鲁班士,拥有百万家訾,甚至他本身就是一个地方上的手工作坊的巨头。
  这些人有钱,有资源,有人手,看到列侯之赏,自然心痒难耐。
  更何况,此事还不仅仅与列侯之赏有关联。
  还跟金五铢有关系!
  棉布,是当今汉室商品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自元德六年,市面上有棉布出现以来,这种新型的布匹,因其坚固、保暖和耐磨损等诸多优点,立刻成为贵族和中产阶级的宠儿。
  尤其是棉被,在北方和安东地区,几乎是供不应求。
  如今,一床标准的棉被,价格常常在一万钱以上。
  而一件棉布缝制的常服,其作价也常常是千余钱。
  若能攻破棉布的纺纱技术,那等于是在印钱!
  没人能无动于衷。
  是以,就连汉室的大贾们,也挥舞着钞票,投身于竞赛之中。
  这些有钱的狗大户,譬如临邛的卓氏和程郑氏、关中的师氏、田氏,乃至于列侯勋臣中的某些人,譬如御史大夫刘舍等人,全都虎视眈眈,盯上了纺纱机技术。
  人人皆知,这就是一个金矿,一个崭新的金矿!
  而另外一些人,则将目光瞄向了棉花种植业。
  既然天子已经开出了这么高的赏格,那么未来,棉花和棉布就很可能取代如今主流的苎麻种植和粗麻布。
  纺纱机这等高端技术,大家伙没那个才智与资源去研究。
  但,种地总会吧?
  特别是那些本身就在安东有着种植园的贵族们,悄然之间,就已经决定,将自己的种植园规模扩大,并提高棉花种植面积。
  整个七月,长安和关中,都在纺纱机的喧哗与浪潮之中渡过。
  不知不觉,就到了八月了。
  一份从远方抵达长安的情报,抵达刘彻案前。
  情报上的内容很多,但重点归纳起来,就是两个事情。
  第一——匈奴结束第三次西征,所获甚多,筑单于城于康居,有西迁之意。
  第二——单于句犁湖变法,夏务运动开始。


第1589章 筹备(一)
  北匈奴变法,无疑是元德八年最具标志性的事情。
  在接到这个情报的刹那,刘彻就明白了,在史书上,今年的最具代表性事件已经产生了!
  甚至今后数年乃至于数十年的标志性事件也诞生了。
  世界历史,从此将走向一条完全陌生的异路!
  一个中国化的游牧帝国,一个汉化的中亚和西域。
  从现在开始,直至数百年后,这一事件的影响都将涟漪不绝。
  句犁湖变法的影响和意义,很可能将成为千年后初中历史课本之中的必考题。
  此事的意义,与商君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将是同一级别的。
  它必将深远而深刻的重塑整个世界的历史脉络,至少,从此东北亚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匈奴的改革,无论成败,都将使得诸夏文化圈的规模,瞬间扩张数倍。
  并辐射至中亚和南亚,形成一张巨大的大网。
  当然,匈奴的变法能否成功,现在来看,依然是未知数。
  但就算是满清的洋务运动,尚且缔造了所谓的“同治中兴”,搞出了个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
  匈奴变法的结果再差,多多少少也是能弄出点东西的。
  更何况,匈奴不是满清,这是一个侵略性极强的民族。
  历史上,匈奴被两汉轮番蹂躏,不堪其辱,一部分匈奴人西迁,随即引发了上帝之鞭阿提拉惩戒欧陆,导致罗马帝国的分裂。
  如今的匈奴,虽然屡遭重创。
  但通过一次次西征,它总是能及时补血成功。
  倘若它再进行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提高其国力和单于庭的威权,那么,未来,很可能会有一个怪物出现。
  刘彻也不知道,倘若未来,匈奴依然西迁,依然去到欧陆。
  欧陆诸国,能否扛得住经过了改革和变法的匈奴?
  要是一个不小心,连罗马城都人攻陷了,那就搞笑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
  至于当前……
  “北匈奴既然准备开始所谓的‘变法’……”刘彻在心里嘀咕着:“那朕就必须先抓一张王牌在手了……”
  那还有谁能承担这张王牌的地位?
  除了军臣的嫡子,刘彻的小舅子,匈奴帝国正统继承人,西匈奴的于单单于外,还能有谁?
  理了理衣冠,刘彻就转身对左右吩咐:“去传丞相、大农与少府卿来见朕……”
  自夏四月,长平侯周亚夫从丞相之位退下去,晁错接班以来,汉室朝堂在这数月之间,已经完成了洗牌。
  少府卿桃候刘舍因其劳苦功高,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成为亚相,与晁错撘班子。
  其少府卿之职随即由廷尉赵禹接任,空缺出来的廷尉之职,则按照安排由汲黯接任,而汲黯的尚书令一职责暂时空缺。
  这几个月,这些新九卿们,都还在磨合期,难免有些磕磕碰碰。
  譬如,汲黯在廷尉的位置上,据说已经忙得足足一个月没有回家了。
  而赵禹面对少府内部错综复杂的情况,似乎也感觉两眼一抹黑,有些难以适应。
  不过,他是法家大臣,而自古以来,从来只有下属去适应法家的,从未有法家的人会主动去配合适应环境。
  所以,赵禹上任后,就抓了几个典型,杀鸡骇猴,震慑少府卿上下,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非常旺盛。
  由是,少府上下焕然一新,办事效率都提升了许多。
  倒是刘舍当了御史大夫后,许是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完美了。
  索性也就躺了,将御史大夫衙门的大权下放给了御史中丞,自己则乐的逍遥。
  九卿各有司之中,变化最小的,要数大农。
  虽然旧大农卿直不疑已经光荣退休,拿着个特进元老的头衔,衣锦还乡,装X去了。
  但新任大农商容,却早已经是大农衙门的实际主持人。
  他上任后,大农的规矩和体系,丝毫不变。
  不过是将办公地点,从大农的侧厅,搬进了正殿而已。
  不过一个多时辰,晁错等人便出现在了刘彻跟前,纷纷稽首拜道:“臣等恭问陛下圣安……”
  “朕躬安……”刘彻摆了摆手,让人给他们赐座,待众人落座后,刘彻才道:“朕诏卿等来此,是有件事情想向诸卿请益……”
  晁错等人互相看了看,类似的情况,过去八年已经上演过无数回了。
  但凡天子召集群臣,向他们请教某事,那么,天子肚子里一定憋着坏水。
  所谓请益,不过是一个由头罢了。
  但,没有人敢破坏这个游戏规则,甚至大家伙得自动的配合,当好演员的角色。
  “陛下旦有所问,臣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众人纷纷拜道。
  “是这样的,朕闻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刘彻笑眯眯的说着:“三代圣王皆行此道,先代贤主皆用此策,然朕不敏,颇有疑惑……”
  他正色道:“若有一国,为夷狄之主,其先与有血仇,然则其幼主深陷奸贼之手,为奸佞所制……”
  刘彻站起身来,微笑的看着群臣们:“此国之主,当救还是不当救?”
  群臣闻言,立刻就明白了,刘彻要对河西的西匈奴小政权下死手了!
  还特意抬出了这冠冕堂皇的“兴灭国、继绝世”来当旗号。
  不过,想想似乎也很合情合理啊!
  汉匈虽是仇敌,但也是姻亲。
  如春秋的秦晋,类似战国的秦楚,虽然都快打出狗脑子了,但两个王室确实是亲戚!
  当初,申包胥哭秦庭,救了一回楚国。
  倘若,此时此刻,再来一出西匈奴于单单于衣带血书,像伟大的天单于,他的姐夫求救。
  那仁义无双的大汉王师,当然得奋勇先前,解决这个可怜的被奸贼所控制的匈奴之主,顺便将之带回长安,让天单于好好安慰安慰。
  如此一来,汉军的行动就将天然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