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8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拘你用什么法子。
  只要你把事情给天子解决了,那就一定得赏受功。
  反之……
  等着挨训吧!
  刘彻微微笑着,看着刀间。
  濊人在今天,已经彻底汉化了。
  在今日的安东都护府,你已经很难分辨汉人与濊人了。
  特别是新生代!
  汉濊之间的差异,几乎彻底消失。
  如今,在安东,能够分辨汉濊的方法,已经几乎没有了。
  因为,濊人已经彻底的习惯了汉人的生活方式。
  汉濊的通婚比例,更是高达八成!
  而这个事情,刀间是立了首功的。
  但羌人不是濊人,濊人能够彻底汉化,除了拳头外,还因为濊人的高层,本就有了汉化的底子。
  这羌人就不同了。
  特别是这合黎山和河西的羌人。
  他们已经远离诸夏文明辐射至少两百年,大多数人别说汉文化了,恐怕连汉与诸夏到底意味着什么都不知道!
  历史也证明了,羌人是一个极为复杂和难以搞定的民族。
  漫长的两汉数百年教化,也未能彻底使其归心。
  要收复羌人,需要的不仅仅是道德与恩义。
  还需要铁与血!
  “若愿归心,既以濊人故事……”刘彻淡淡的道:“如若不愿……”
  刘彻看着刀间,对他道:“卿当知道怎么做……”
  刀间闻言,露出自己的牙齿,敞亮的笑着拜道:“臣知道了……”
  “请陛下准臣,自安东召集几位佐吏……”刀间请求道:“另外,再请陛下许臣便宜行事之权……”
  “准了!”刘彻拍拍手,一个侍中将一个符节递给刀间。
  刀间立刻就恭敬的接过那符节,再拜道:“臣谨受命!”
  ……
  走出未央宫时,刀间回望身后的宫阙城楼,他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登上自己的马车,对车夫吩咐:“回府,立刻召集诸家臣……”
  若论起殖民手段和杀戮之策,刀间算是汉室官吏之中的先行者了。
  甚至可以这么说,他是第一批殖民官员。
  仅仅是在受命的那一刻,刀间就知道,一场泼天的功劳和财富在等待着自己。
  他刀间可能带兵打仗,一塌糊涂。
  但是做这个事情,却是得心应手。
  他在安东,早就已经知道对于这样的局势,应该怎么去处理了。
  无非就是,诱之以利,施之以雷霆而震之于血腥。
  简单的说——跟我走的,有糖吃。
  不跟我走的,那就去死!
  想了想,刀间又道:“再派人去请卓公与程郑公过府,就说某有大事相商!”
  临邛的这两位国丈,现在正在满世界寻觅着新的廉价劳动力来源。
  邴氏、师氏与田氏,也都是这么个情况。
  自从西南夷诸国入觐后,汉家的大贾们就失去了一个合法、廉价的劳动力来源地。
  所以,这些人砸锅卖铁,全力支持汉军对幕南和合黎山方向的作战。
  为的就是要在战后获得廉价的劳动力。
  刀间相信,假如自己能够给他们一个劳动力来源。
  他们一定会迫不及待,卖肝卖肾的支持自己。
  而只要找到了接盘侠,羌人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利可图,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人们不敢去做和做不成的!


第1572章 以夷制夷
  数日后,石渠阁之中,刀间埋首在无尽的档案之中,仔细翻查着资料。
  这些资料里,有古代的记载。
  最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
  也有近代的记录,包括了过去数十年,汉使出使匈奴的报告以及汉军占据合黎山后,合黎山驻军发回来的报告,还有归义候和投降的匈奴贵族的所言所语。
  “还真是有些难缠呢……”刀间合上一本书册,自语地叹道。
  在看过了数十万字的资料、档案和情报后,刀间就明白了。
  羌人的问题,要比濊人复杂无数倍。
  与濊人相比,羌人自古就没有一个统一的领袖。
  也从来没有人能统一羌人各部。
  因而,羌人的问题,已不是拉拢几个高层就可以解决的了的。
  仅仅是目前,汉家所掌握的,规模较大的羌人部族,就有着谷羌、渠羌、氐羌、屋兰羌、姑臧羌、合黎羌等。
  更麻烦的是——这些各自不同的羌人部族,不仅仅互不统属,就连习性、习惯、语言甚至信仰,也都各不相同。
  而且,这些羌人部族,都是以深山、峡谷和森林为家。
  他们居住在高耸险峻的群山之中,隐匿于茂密的森林深处。
  在这些其他人,难以行走的地方,羌人如履平地,健步如飞。
  而汉军目前,是一个骑兵为主要作战力量的野战军队。
  天赋几乎全部点到了在开阔平原和无垠草原的战争之中去了,山地作战的经验极其匮乏。
  当然,也不是没有善于山地作战的军队。
  譬如梅候的合浦军,长沙国的郡兵,就都有着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但,从合浦关或者长沙国调兵,辗转去往合黎山。
  这要跨越一万多里的地域,最起码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等这些合浦兵和长沙兵赶到合黎山,黄花菜都凉了!
  更别提,万里转运大军,需要耗费的钱粮与资源,本身就是一个无底洞。
  即使,他刀间说服朝堂和剧孟,准许抽调长沙兵或者合浦兵。
  但是,劳师远征,经过了一万多里跋涉后的军队,是否还能有战斗力?
  这些生活在南方卑湿之地的士兵,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水土?
  这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总之,刀间现在遇到了一点麻烦。
  他得先找到一个可以适应,并且善于山地作战的可靠军队。
  一念及此,刀间便站起身来,走出石渠阁。
  两位一直守候在门口的官吏立刻上前,为他将门关上,同时上锁。
  这是石渠阁的规定,所有一切档案,都属于机密。
  哪怕是刀间这样级别的官员,想要查阅石渠阁之中的档案,也需要向太史令衙门提出申请,经过核准之后,方才许可查阅。
  且查阅过程之中,原则上不许带离,不许抄录。
  据说唯有九卿级别的高官,方有可能抄录某些内容。
  而在查阅过程之中,更是会有专人监视和监督。
  “刀都尉,太史令让下官转告:若都尉下次再来查阅,可以不需申请,直接来此就可……”一个官员轻声说着。
  “替吾多谢太史公……”刀间连忙回礼。
  太史令衙门,近几年来,地位渐渐提高,从原先的皇室家臣,转变成为了一个专门掌管和保管汉室档案、公文以及各种机密文件的部门。
  其逼格,更是直逼两千石!
  而由太史令本人直接监管的茂陵图书馆,在如今更是已然成为了天下士人心中的圣地。
  出了石渠阁,刀间乘上马车,径直前往位于戚里的贵平君府邸。
  这几日,刀间与这位帝国的国丈之间的沟通,频繁而密切。
  而事实上,刀间与卓王孙、程郑婴以及长安城内的大贾们,熟悉的很。
  因为京辅都尉衙门本身,就是直面长安商贾和贵族们的。
  刀间的到来,立刻就惊动了卓王孙。
  这位帝国的国丈兼贵平君,如今已经是一位大腹便便,养尊处优至极的富家翁了。
  他甚至连生意也不怎么关注,一直常住长安,学习贵族和公卿的生活方式。
  下一代的卓氏,很可能由商转官。
  而卓氏庞大的产业,则可能由少府接管。
  当然,这都是坊间传言,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没有人知晓。
  但有一点,很显然——这位贵平君,近些年来一直在处心积虑的为汉军的对外扩张提供种种支持。
  “都尉今日前来,可是已经有了主意?”一入府,卓王孙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嗯……”刀间点点头,对卓王孙笑道:“这几日,在下查阅石渠阁之中的档案与记录,已经有所心得了……”
  卓王孙闻言,立刻就笑的脸都挤成一团了。他对刀间道:“倘若明府有需要某家的地方,尽管直言……”
  于卓王孙而言,他已经明确无误的从未央宫之中得到了准确的信息——天子对于他用财富和资源协助汉军在幕南的行动非常赞赏。
  以至于爱屋及乌,天子临幸卓妃和程郑氏的次数都比往常要多了。
  这很关键!
  卓王孙现在每天都在给泰一祈祷,向灌口二郎上香,请求两位神明保佑自己的女儿一定生下一位皇子!
  一旦女儿诞下皇子,那么,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