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都想成为显学。
  至少,也要成为被朝廷认可,被天子赞誉的学派。
  而公羊势力却太过于强大。
  无论是荀子学派还是谷梁派,都不足以与公羊对抗。
  自然,大家就只能强强联合,共抗强敌。
  一如当年战国之时,面对强秦,东方六国合纵抗秦一般。
  而韩婴和他的韩诗派,就是当年的齐楚。
  得不到韩诗派的加入和帮忙,合纵联盟就会缺乏声势和足够大的威慑力,就很容易散伙。
  为了让韩婴同意联合,朱文甚至在来之前,已经说服了整个荀子学派的巨头,同意了暂时搁浅荀子学派与韩诗派的纷争——主要是人性到底本恶还是本善?
  想到这里,朱文就抬头道:“明公至此,想必与某的来意是相同的,不如……”
  朱文闪烁着神色,道:“先生与我先论了一论义利之分?”
  荀子学派,就是现在儒家内部的天字第一号大喷子。
  他们继承了荀子的个性和学问,自诩以荀子传人为傲。
  对儒门内部的其他派系,一个都看不上眼。
  谷梁?伪君子,娘炮!
  公羊?愤青!
  鲁儒?迂腐之辈,不足与谋!
  楚诗?暮气沉沉,难以为事!
  思孟?孟子的话本来就是错的,你们还信?是不是脑子有病?
  重民?满身铜臭味,三百里开外都能闻到了,就问你们羞不羞?
  他们唯一看得上眼的,大约也就是韩诗派。
  但奈何韩婴早就宣布,他已经摒弃了人性本恶理论,所以……
  韩诗派他们也喷过……
  换句话说,对荀子学派而言,儒门内部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一个完美和完善的学派。
  统统都是一堆错漏和毛病的渣渣!
  自然,即使此刻朱文肩负合纵重任,但看到谷梁派的人,加上此人还有些瞧不起他,那就对不住了,合纵先放一边,辩论辩论再说!
  这也是士大夫文人的通病了。
  这个世界上,可不止名家喜欢辩论。
  事实上诸子百家,人人爱辩论。
  真理越辩越明嘛。
  自子夏先生之后,士大夫们聚在一起,倘若不是志同道合之人,肯定免不了要上辩论台走一遭。
  当年的白马非马之论,就是这种爱好和喜好的巅峰表现。
  而除了白马之辩外,历史上诸子百家之间,知名的辩论,不止发生过一次。
  譬如当年农家创始人许行先生与孟子之间的那场辩论,就对整个儒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明显的,莫过于,儒家从此学会了精神胜利法——不管别人信不信,孟子自己宣布了自己的胜利,贬斥许行为“南蛮鴂舌之人,作先王之道……”
  但……
  这种方法或许可以在后世蒙混过关,但在现在不行!
  因为许行先生自己写的《神农书》以及其弟子门徒留下的著作都很好的证明了当年的辩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况且,还有一个更清楚的证明——那场辩论后,孟子的许多弟子门徒,弃儒从农……
  所以思孟学派至今耿耿于怀,坚持当年孟子是赢了的。
  这就成为了一个公案。
  至于此番,即将召开的石渠阁会议,主舞台肯定是要留给诸子百家辩论的。
  有没有理?有没有用?是否符合公序良俗,先王之道?
  一切,辩论台上见分晓。
  所以,其实,朱文觉得,在那之前,先热身一下,也是不错。
  而那位谷梁学派的巨头,似乎也正有此意——比嘴炮?谁怕谁?辩就辩呗!
  倘若同门之中都不能取胜,那又如何去在石渠阁上直面墨家、法家、黄老学这样的强敌?
  所以,他拱手作揖,道:“既如此,朱公请随我来……”
  ……
  而与此同时,在邯郸城内的一个别院之中。
  年已七十的韩诗派掌门人兼创始人韩婴,却在招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客人姓伍,非常年轻,大约只有三十岁,穿着白狐裘做的外套,脚上一双黝黑色的皮靴非常惹人眼。
  “晚辈尝读长者大作,常常爱不释手,今日有幸得见长者,实在是三生有幸……”伍姓青年恭身拜道。
  韩婴听了却是笑而不语。
  这些年来,捧着他闲暇是写的几篇文章,编辑出版,成为《韩子杂谈》一书者,而从天下各地蜂拥而来,想要跟他套近乎的人,数都数不过来。
  因为……
  其实,真正接近天子的人,都知道,当今天子,真正喜欢和赞许他韩婴的不是他的那部洋洋洒洒数十万万字的《诗经集解》。
  而是,不过数篇故事,总共不过两三万字,十来页的《韩子杂谈》。
  与相较于学术性和思想性更浓厚的《诗经集解》相比《韩子杂谈》不仅仅字数少,而且行文随意,有些类似小说家言。
  其故事,天马行空,甚至可能是子虚乌有。
  韩婴当年写这些故事,其实只是教育门下弟子,寓教于乐。
  但那成想,本来是娱乐自己和教育门徒的故事,吸引了今上的注意,甚至非常得今上喜爱。
  今上屡次遣使来此,只为一件事情——催更!
  韩婴就曾经亲口听到了来访的天使对他转达的天子口诏:朕将以先生故事、文章,为朕子嗣之书,为诸子教化之蒙也!
  这是迄今为止,韩婴所知的,当今天子第一次对人说起了自己对皇子们的教育计划。
  自己的文章和故事,能够成为皇室教育的一部分。
  这让韩婴很爽。
  但随之而来的贵戚和贵人的烦扰,又让他不胜其烦。
  但却又没有办法。
  譬如眼前此人。
  他来自安东,拿着的是朝鲜君刘明的亲笔拜帖。
  不见都不行!


第1164章 合纵(四)
  “足下是杂家的巨子……”韩婴捏着手里的茶杯,微笑着问道:“老朽不过是鄙野嘉人罢了,岂敢劳足下,远涉千里至此?”
  其实,当世之中,儒家的门户之见是诸子百家之中最小的。
  儒家从来才不在乎你是黄老是法家?
  只要有用有益的东西,儒家素来不惮于将之变成自己的。
  当年荀子先生,不就倡导了一波儒法合流,还玩了一把从黄老思想吸取营养的套路。
  荀子之学,实际上糅杂了法家、儒家、黄老派甚至杂家的思想,然后用儒家的理论阐述出来。
  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的思想,永远在前行,眼光总是放在未来。
  韩婴本人,其实是深受荀子思想影响。
  他的老师,甚至就是正宗的荀子传人。
  这一点,即使是今日的荀子学派,也无法否认。
  只不过,在韩婴看来,如今的荀子学派,且不论对错,但实则已经偏离了荀子的道路。
  荀子是儒家的开拓者,也是儒门的践行者。
  不拘泥于书本,不局限于三王。
  放眼未来,着手今日。
  这才是真正的荀儒弟子风范!
  然而,虽然儒家不搞门户之见。
  但是……
  儒士个人会有。
  天下人也会有。
  脑门上贴的标签,可不是那么好洗脱的。
  今时今日的杂家,虽然自号新杂家。
  立足于安东,数年来,埋头发展,时至今日,门徒三千人,贤达以百计,影响遍及安东诸国和辽东等地。
  是实至名归的东方学阀。
  韩婴对于杂家倡议和宣扬的许多理论和思想,也颇为赞同。
  譬如:盗窃起于贫穷,礼仪生于富足。信欺在性,不在贵贱等等。
  这些理论都与他倡导的理论在很多地方不谋而合。
  然而,杂家与儒家,终究是一条平行线上的两辆马车。
  儒家的最高理想,始终是外王内圣,以齐七政,恢复三代之治,最终达到刑罚不用,没有税赋的大同世界。
  而杂家?
  自吕不韦至今,其核心思想,拥有围绕着“贵生”“贵公”“崇乐”“务本”来阐述。
  杂家在思想上,更接近于思孟学派,但在行为上更类似墨家和黄老学。
  想到这里,韩婴就试探着问道:“老朽听说,足下曾经在安东,令蛋壳漂浮于空中,使人叹为观止,不知可有此事?”
  伍姓青年闻言,微微一笑。
  此事,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
  他恭身说道:“不敢瞒老大人,在下确曾做过此事!”
  “所用之法,非常简单……”他解释道:“不过是取一鸡蛋,去其蛋液,用艾草燃烧,其便可自行浮空尔,甚有意思!”
  “机变械饰啊……”韩婴笑了一声:“庄子生平之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