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他还能出台一条法律敢劫金币者斩不成?
  而假如金币无法大范围流通,那金本位也就失去了力量。
  毕竟,金本位是为了加大国家货币储量和流通量,减少对铜钱的依赖而设计的。
  但百姓都不用金币。
  皇帝除了瞪眼之外,还能怎么样?
  倒是大宗商品交易,现在逐渐开始以金币为货币,让刘彻多多少少,感到了一丝丝欣慰。
  可惜,这欣慰也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绣衣卫报告:那帮天杀的商人,拿着金币交易完了,然后,就跟以往一样,将它们藏在自己家的地窖里面了。
  他们只进不出!
  他们宁肯拿着铜钱去换金币,也不愿意拿着金币去交易和流通!
  只有少数人,才会在实在周转不开时,拿出自己的积蓄来支付。
  当时,刘彻心里就日了X了。
  照他们这么玩下去,刘彻就算把霓虹的金山都挖了,估计也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这些守财奴了!
  刘彻有心想用一条鞭法,教这些渣渣做人。
  但却又害怕,教他们做人没教成,反倒逼反了农民。
  于是,这个事情,就这么悬着了。
  只能慢慢想办法,让这帮家伙脑子聪明点,思想先进点。
  让他们知道,把黄金藏在自己的地窖里,其实,只是方便了皇帝抄家……
  而很快,就将迎来这么一次感人的教育机会。
  将“三藏法师”与“沙悟净”送走后,刘彻立刻就传召了绣衣卫都督周左车。
  周左车并不是一个人进宫的。
  他带着几乎所有在京的绣衣卫校尉。
  在绣衣卫的构架里,一个校尉,就是负责一个郡,甚至一个王国的高级官员。
  目前绣衣卫有二十一位校尉,其中十九人分散在天下郡国之中。
  留守长安的,现在只有三人。
  但,周左车此次入宫却带了六人。
  换句话说,有三个负责一郡甚至一国的特务头子,已经回京了。
  他们当然不是空着手回来的。
  “陛下,这是巨鹿及邯郸郡,阴与匈奴相通,走私违禁品的商贾名单!”王温舒跪地奏道,并将一封长长的名单,呈递到刘彻跟前。
  刘彻抬眼,看了看这个史书上著名的酷吏。
  数年前的任氏一案,王温舒搞砸了。
  或者说,他太年轻了。
  以至于几乎让刘彻下不来台,所以,他被冷藏了许久。
  但,刘彻不是那种因为别人犯一次错误,就不用的人。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嘛。
  更何况,当初王温舒虽然做错了不少事情。
  但有一件事情他做对了——对豪强,毫不留情的坚决下手和残酷打击。
  所以,刘彻给了他机会。
  让他去赵国重新开始。
  从一个基层的探子和细作开始。
  不得不说,王温舒胆子大,但心细,而且,在吃过亏后,他也谨慎了许多,改掉了许多毛病。
  这让他在赵国,逐渐的爬上了当地最高级别的绣衣卫校尉一职。
  刘彻接过王温舒的报告,看了一眼。
  好家伙!
  这人数还真是不少,密密麻麻,其中甚至不乏有列侯家的子侄或者亲戚,甚至还有封君亲自下场的。
  不过想想也能够理解。
  虽然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当地的民风,就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一诺许千金,一誓托性命。
  这在燕赵是日常。
  但,刘彻更清楚,燕赵尤其是赵人,骨子里深处的现实思维。
  他好歹也是当过十几年河间王。
  太明白赵人的想法了。
  对赵人来说,只要有好处的事情,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太史公说:民俗缓急,仰机利而食,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相随锥剽,休则掘冢作巧奸治,多美物,为倡优。女子则鼓鸣瑟,沾履,游媚贵富,入后宫,遍诸侯。
  这固然有些地图炮,也有些以偏概全。
  但,多少也描绘了一些赵地民风和赵人的精神面貌。
  赵地自古地薄而多灾,更是四战之地。
  自春秋战国以来,赵地就成为天下交战的中心。
  无论是以前的诸夏混战还是近代以来的汉匈交战,赵都是前线,都是焦点。
  赵人迫于生计,只能选择现实。
  因为不现实就活不下去!
  所以,当初,赵王刘遂,身为刘氏诸侯王,却整天想着借匈奴兵入关……
  所以,出现如此众多的跟匈奴勾勾搭搭的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只是……
  这人数也未免太多了!
  密密麻麻,几近三四百人!
  刘彻略略思考片刻,就已经决定,将这名单上的大部分人划掉。
  打击面,不能太广。
  况且,这只是杀鸡骇猴。
  不是真的要大开杀戒。
  一般的与匈奴私底下交易,卖卖青铜或者粮食的,可以放过。
  但是,大量走私铁器,甚至武器装备,乃至于……那些向匈奴走私书籍的,刘彻是一个都不准备放过!
  是的!
  绣衣卫在半年前就发现了,匈奴人在高价向汉朝商人收购书籍。
  为了钱,连爹妈都能卖的商人,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于是,很多汉家的书籍,都流入了匈奴。
  甚至,还有人将原本只能给官员阅读的《新农书》以及邸报也想卖一套给匈奴人。
  还好王温舒盯得紧,才没有让这个汉家的不传之秘,流入匈奴。
  但,其他书籍,尤其是那些管控不严格的书籍,就不知道有多少被匈奴人得到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毕竟,刘彻不是神仙,不能施法,让一切出入中国边境的人,都不能携带纸张出境。
  唯一的好消息是:匈奴人不可能也没办法接触到墨苑里的那些书籍和手记,甚至不可能接近墨苑的水力锻锤作坊。
  就算接近了,他们估计也搞不明白这水力锻锤的原理和制造流程。
  但,这些胆敢将中国的文化典籍以及技术,出卖给匈奴人的渣渣。
  刘彻是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在王温舒之后,其他两位校尉,也都各自提供了一份名单。
  刘彻在审阅过后,当即下令:“立刻缉捕所有曾经出售铁器超过五十件以上,或者兵器、书籍之商人,朕会命令廷尉负责接收一切人犯,同时各郡监军御史,将配合诸卿的行动!”


第1011章 缴文
  随着刘彻的命令。
  一场风暴,开始慢慢蓄力。
  当然,它不会马上就刮起来。
  在汉军出塞之前,匈奴人还会继续沉迷于和平的假象之中。
  这使得刘彻也有了些空闲,能抽出时间,挑选一下出使的使者。
  翌日,刘彻亲自驾临北阙的公车署,接见被公车令挑选出来的十位使者预备人选。
  这十位候选者,是公车署从近百位投书报名的人中遴选出来的。
  刘彻在拿到名单的刹那也是笑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王朝。
  再看籍贯:齐国人。
  也与刘彻记忆里的那个王朝对上号了。
  “想不到蝴蝶效应这么大,齐国最有名的方士,居然要报名出使大夏……”刘彻在心中笑着。
  这个王朝,在刘彻的印象里,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
  盖因为此人在刘彻的上辈子,可谓是方士们的楷模,术士的榜样。
  他以方士起家获宠,但最后却走上了文官的路子。
  他甚至做到了左内史这样的顶级文官的位置。
  可谓,风光无限。
  在方士群体里,哪怕是权倾一时的李少君,也不如他来的风光。
  而在历史上,此人更是显眼的很。
  他最终成为了武帝朝时,最有权力的丞相府三长史之一。
  可惜,命不好。
  偏偏要去跟张汤刚正面。
  然后,就被张汤一换五了。
  不过,这倒不是最让刘彻感兴趣的事情。
  毕竟,这王朝的能力,在武帝朝的前期,只是在方士神棍中出类拔萃。
  但在群臣之中,却不过是中人之姿。
  只是武帝爱方士,所以他才得以贵幸。
  真正让刘彻觉得有趣的是——王朝即有,马汉何在?
  因此,还没见面,刘彻就已经决定了。
  “二师兄就是你喽……”轻轻的在此人的名字上提笔划了一条线。
  反正,副使这种位置,完全可以随便委派人选。
  而且,刘彻觉得,使团这一路上未必安全。
  历史上,张骞的使团,刚出河西,就被匈奴人拦截住了。
  要不是张骞自带了幸运Buff,早就成了河西峡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