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
  六年后,也就是西元前一百四十四年。
  岁在丁酉,春三月,大雨雪!
  整个关中,将连续三天,遭遇暴雨和大雪袭击。
  当年,关中粮食歉收,减产超过一半,同时北方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隔年,关中一日三地动。
  上庸大地震爆发,震级至少里氏八级,强余震持续二十二天。
  上庸县被夷为平地,死伤百姓士民以万计。
  夏,大旱,蝗虫起。
  这意味着,那两年,汉室都不会有余力处理外面的事情。
  必须将全部心神放在内政上。
  好在,去年刘彻就已经下令迁上庸郡迁离原址,向南偏移一百里。
  但,这只能确保上庸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
  而且,那场可怕的晚春雨雪灾害和隔年的大旱,在刘彻的记忆里,留下了非常可怕而深刻的印象。
  而听到了这个准确的时间的将军列侯,却都是私底下弹冠相庆。
  事实证明,打仗捞军功,是会上瘾的!
  尤其是马邑之战的大胜和随后实实在在下发的赏赐和爵位,让整个汉室的军方和贵族们,都为之疯狂。
  从上到下,现在,都只有一个想法——还有谁?还有谁!
  这也是商鞅设计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的可怕之处。
  房子、土地、票子、妹子、爵位、地位!
  想要吗?
  那就去作战吧!
  用敌人的首级和鲜血以及哀嚎来换取这些奖赏吧!
  明文规定,明确的军功等级以及相关的晋升方法,足以让任何人,哪怕是胆小鬼和怯懦者的勇气和血性也被唤醒。
  现在,整个世界,整个中国的军人和百姓,都被马邑之战的辉煌胜利以及丰厚的奖赏而刺激的血脉偾张。
  军队内部暗流涌动。
  尤其是那些上次没捞到出战机会的山头……
  譬如,棘门军、灞上军这样的老牌的主力野战兵团。
  “陛下……”一员虎将,昂首跨步,走出人群,来到殿中,微微恭身致意:“末将臣灞上军都尉勇,愿为陛下轻兵之矢!”
  他微微收缩一下身子,庞大的身躯中的骨骼,顿时就响个不停。
  足足至少一米九以上的个头,使得他的身形就犹如一座小山一样,结实的肌肉,就像坚石一般,仿佛电影里的史泰龙走到人间,随时都会提起加特林大杀特杀!
  让刘彻看了,都有些发毛。
  “勇儿,天子面前不得放肆!”将军们之中,一位老将出声训斥,然后出列而拜:“老臣管教无方,让陛下见笑了!”
  刘彻看着这对父子,露出一丝笑容。
  管教无方?
  是故意的吧!
  “冯公请起……”刘彻抬抬手说道:“令郎狼行虎步,勇冠三军,朕甚喜也!”
  刘彻拍着手道:“朕愿以令郎为侍中,为朕侍卫帷幄,不知冯公意下如何?”
  老将军闻言大喜,拜道:“这是犬子的荣耀,伏唯陛下之命!”
  然后,他扭头对那个年轻的巨人说道:“还快快奉诏?”
  那军官连忙叩首拜道:“诺!臣谨奉诏!”
  刘彻看了,满意极了!
  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军官,在未来,会是一位让人敬畏,同时也让人惋惜的英雄!
  他姓冯,名勇,字子敢。
  墨子曰:勇志所以敢也!
  他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和表字。
  在曾经的历史上,七年后,雁门郡郡守郅都为窦太后赐死。
  匈奴去一大敌。
  隔年,匈奴就大举入寇雁门,想要一雪被郅都吊打的耻辱。
  当时,接替郅都为雁门郡守的就是这位冯勇的父亲,大概就是刘彻现在面前的这位老将军冯敬。
  冯敬是老臣子了。
  冯敬之父,是秦将冯无择,也就是那位在曾经保护秦始皇南巡的秦武信候。
  顺便说一句,冯无择的祖父,就是那位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的韩上党郡太守冯亭。
  所以,这是一个军功勋爵为本的武将世家。
  而且枝繁叶茂,经历战国至秦汉的岁月依然强盛。
  冯敬本人的履历也非常漂亮。
  他本人,曾经与韩信和曹参在楚汉争霸时交过手,虽然战败被俘,但却得到了刘邦的夸奖,说他还是颇有贤能,打不过韩信曹参,那是理所当然,非战之罪。
  冯敬本人,参与过平灭诸吕之乱。
  并且在政变中,手刃了诸吕的头号战将,那位与他父亲同名,曾经在荥阳城断后,为刘邦出逃争取到宝贵时间的汉博成侯冯无择。
  因为这个功劳,冯敬本人在太宗皇帝时期,曾经短暂担任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然而,很快,一个事情发生了。
  冯敬因此丢掉了御史大夫的职位。
  外人都说,冯敬是因为和周勃、灌婴合伙诋毁贾谊。
  因此被太宗皇帝冷落。
  但,只有刘氏的天子才知道,真相是什么?
  刘彻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位老将军,老实说,心里面也是发毛的。
  众所周知,刘彻的老爹即位前,是还有四个哥哥的。
  也就是说,刘彻有四位伯父,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就死了。
  怎么死的?
  史书上说病死的,坊间说是因为从代国来到的长安的路上,染上风寒,暴卒的。
  而散落在民间的八卦党里,则有些微弱的声音在说:太宗杀妻杀子杀舅杀弟。
  杀舅杀弟,是即位后的事情。
  而杀妻杀子是即位前的事实。
  八卦党们又一次胜利了!
  但,他们没有证据,他们的声音注定要被埋葬,而且,他们知道的也不是真相。
  只是接近真相!
  当然,史书上的记载,偶尔也会暴露出真相和事实。
  譬如,后来太史公著史记,就不小心在《外戚世家》里就写漏了:代王王后先后生四男,及代王更立,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注意是先后病死,而且是太宗来到长安在长安先后病死的。
  他们为什么会先后病死?
  还有,那位代王的王后,哪里去了?
  她姓什么叫什么?
  她的儿子们叫什么?
  死因是什么?
  史书上一个字也没有!
  这段历史,毫无疑问,是被强权,而且是强大的连皇帝都要低头的强权强行从历史长河中截取出来,然后抹杀掉了的。
  她们的名字,永无人知晓,她们的故事,随风消逝。
  但,在唯有皇帝能接触到的,深藏在未央宫深处,被严格保护和保密的一间密室里。
  堆满了这些被抹去和抹杀的历史。
  其中,有着韩信之死的真相,有着彭越被诛的事实,还有着完整的高帝起居录、孝惠起居录以及吕后起居录。
  自然,也有有关这段历史的真相。
  刘彻的四个伯父,不是病死。
  而是被毒杀!
  下毒的人,就是眼前的这个老将军冯敬。
  而且是他亲手将毒酒,灌入四位王子的喉咙里,看着他们咽气的!
  但,他们的父亲,刘彻的祖父,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
  因为,这就是代价。
  即位为帝的代价!
  因为,那四个儿子的母亲,姓吕!
  吕后当年,为了永葆吕氏富贵,于是,推行了刘吕联姻。也就是所谓的“吕氏有女,不以他配,而适刘氏。”
  所有的诸侯王的正妃,都是吕氏!
  代王刘恒,自也不例外!
  而当代王要变成天子。
  那么,王后和王后的儿子,就不能留下,必须去死!
  这就是为什么,史书上会记载,太宗孝文皇帝,在代国,听说了大臣们推举他为帝,却犹豫,却迟疑,没有马上启程的缘故。
  根本不是担心局势。
  而是……
  诸侯大臣的条件是——王后及王后子,皆不得留!
  冯敬作为亲自下毒毒死了太宗皇帝四个儿子的人,哪怕他只是个执行者,真正的命令,是陈平周勃灌婴等巨头所下。
  但他也因此被牵连。
  在陈平病故,灌婴逝世,而周勃被驱逐甚至下狱后。
  他的御史大夫,自然也要罢免。
  不止被罢免,还要被长期排斥在决策圈之外。
  一个大臣,连皇子都敢毒杀。
  就问皇帝怕不怕,心里面发不发毛!?
  皇帝在这样的大臣面前,当然会感到恐惧,也当然会心里发毛。
  但,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了。
  当年,联合起来诛灭了吕氏集团,控制了天下的诸侯大臣贵族联盟,也早已经支离破碎,所有的巨头,全都死了。
  留下的不过是三五只小猫小狗。
  他们再也构不成对皇权的威胁了。
  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