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了少府的保护和遮掩,他们就会暴露在阳光下。
  而暴露在阳光下的黑暗,还会黑暗吗?
  即使还不行……
  大不了解散该部门,重新挂块牌匾,换个名称,要不了多少钱!
  ……
  接下来的这一天,整个长安城,都处在惊疑之中。
  无数八卦和小道消息,传的满世界都是。
  毕竟昨夜的声响和动静太大了。
  连武库和戚里的交通都被封闭了,大量军队,在街头建立了营垒,路面上更遗留了许多痕迹。
  这不能不让八卦党们脑洞大开,各种臆测。
  甚至有人传说:某某图谋不轨,意图政变,所幸为忠诚勇敢的南北两军所制裁。
  至于这个某某是谁?
  无数人纷纷躺枪。
  甚至远在睢阳的梁王刘武,也不幸背锅。
  至于某某能政变成功这个选项是不存在的。
  忠诚勇敢的南北两军和护卫天子的羽林卫和虎贲卫,足以粉碎任何阴谋。
  即使如此,坊间也一度人心惶惶。
  甚至某些危机感比较强的家伙,还在家里开始准备储备食物和饮水。
  好在,到了下午的时候,大部分的猜测和脑洞,都被证伪了。
  官府的布告,也贴到了每一个闾里的露布之下。
  “天子夜梦东南山崩,醒而惊闻:平陆候礼及红候富及其世子皆薨……不禁哀从心来,于是夜谒太庙,告罪于先祖……”
  这个官方的说法,很快就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任。
  当然了,资深八卦党们,还是嗅到了不对劲的地方。
  但是,少府下属的宣达司和绣衣卫拼命的到处宣扬这样的言论,将这个“事实”灌输到百姓脑海里。
  加之刘彻于下午,公开带着自己的兄弟们,浩浩荡荡,前往上林苑游猎,消除了百姓对于兵变和政变的猜疑。
  既然天子无事,那大家自然就能放心了。
  对长安城的百姓来说,只要未央宫没有危险就好了。
  其他人,就是死一箩筐也不干他们的事。
  况且,这官府还能撒谎不成?
  于是,所谓的天子夜梦东南山崩,醒而元王无后的说法渐渐深入人心,也解答了许多人的困惑。
  在没有证据和其他佐证之前,就是最疑虑的八卦党,也乖巧的闭上了嘴巴。
  其他事情可以随便八卦。
  但这种敏感之事,一个不小心,就要被廷尉请喝茶,甚至被流放三千里。
  八卦党们又不傻,自然不会去触这个霉头。
  当然,在私底下,在内心深处,许多人都知道,这里面有鬼!
  这样又过了两三天,长安的舆情和议论终于平息了下来。
  甚至没有人再去关心几日前的所谓“政变”或者“兵变”之事。
  因为,一个更大的新闻发生了。
  执金吾郅都在曲阜,一日判处三百名士大夫地主官僚死刑!
  汉家的地方郡守,虽然这些年来一直是杀人如杀鸡,逮着看不顺眼的地方豪强和贵族就是一顿乱砍。
  但执金吾郅都,在齐鲁地区,已经先后让四位诸侯王,十一位两千石,三十五位千石,外加一千多名士大夫地主官僚“死有余辜”了。
  除了那四位诸侯王,以及去年冬天所杀的几百人外。
  剩下的人,都还没死。
  只是被判处“死刑”。
  因为,现在是春天,马上就是夏天,不是处死的季节。
  依照汉律,冬天才能处决罪犯(当然指的是一般性犯罪,重罪和大罪,是可以直接处死的)。
  而且,依照刘彻去年颁布的命令,所有地方的死刑,必须由他这个天子亲自核准和复核。
  这就给了那些齐鲁地主和士大夫官僚们一线生机。
  于是,长安城的街道上,一下子就出现了数百个身披孝服,一步一跪,喊着“冤枉”的齐鲁民众。
  他们的到来,立刻就抢走了整个长安的关注焦点和目光。
  再没有去想什么“前几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八卦党们更是兴趣盎然的投入到了围观齐鲁鸣冤队伍的行列。


第927章 土鸡瓦狗(一)
  “齐鲁民众齐聚长安……”刘彻坐在御座之下,冷声的质问着跪在他面前的那一大票官员和将军:“尔等是干什么吃的?”
  这可不是几个人,也不是几十人,而是几百人的集体入关。
  从雒阳到曹阳亭,再到弘农郡,再到函谷关,以及关内诸县。
  这沿途的上上下下的汉室系统是吃翔长大的吗?
  刘彻睁开眼睛,不怒自威。
  显而易见,不是官僚系统抽风或者当机了。
  而是这些家伙,放水了!
  不然,以汉室地方政府的动员能力和掌控能力。
  这些人别说到长安了。
  能不能过雒阳,渡过黄河,都是个问题!
  “楼船将军!”刘彻将视线挪到徐悍身上:“你有什么要向朕解释的?”
  没有楼船放水,几百个操着齐鲁口音,还明显是要来长安捣乱的犯官家属,怎么可能渡过黄河?
  现在的黄河,可是碧波荡漾,宽广无边的大河。
  刘彻可不是没有见过黄河,是那种在宫里面玩泥巴长大的皇帝。
  现在,想渡河,没有楼船衙门的大型帆船,其他船舶,不可能承载数百人安全无虞的抵达曹阳亭。
  徐悍低着头,恭身道:“臣失职,有罪,请陛下罚之!”
  “罚铜三千斤!”刘彻说道:“以儆效尤!”
  “臣谨奉诏!”徐悍苦着一张脸,无奈的跪下来。
  但心里头实则是欢喜的不得了。
  讲道理的话,那些齐鲁民众要过河,确实需要他楼船帮忙。
  但问题是,楼船将军衙门怎么管的了曹阳亭渡口的那些小舢板?
  现在,楼船的注意力和重心可全在海洋。
  当今,也不止一次下诏训诫楼船衙门要“努力开拓”“勿失朕望”。
  而这内河航运和巡逻,楼船衙门早就甩给了地方去负责,自己只是个挂个名而已。
  那为何天子要指名楼船?
  但这处罚却是如此之轻?
  三千斤铜,又不是三千斤黄金!
  三千斤铜,铸成五铢钱,也不过三十万而已!
  这笔款子对普罗大众,或许是个天文数字。
  但对他徐悍而言,九牛一毛罢了!
  旁的不说,楼船衙门每天经手的钱财,就是以百万为单位的。
  而他徐悍的松滋候国,虽然食邑不多,即使加上上次伐朝鲜的益封,现在也才三千五百户!
  但松滋候国,却是富甲天下的知名侯国。
  松滋县内,现在拥有水库、水渠和无数的水车。
  其境内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几乎年年丰收,岁岁谷物堆满仓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徐悍的父亲松滋夷候徐厉在世时打下的基础。
  徐厉就国前,松滋甚至不是一个县,只是一个在淮泗地区的偏远小山村,当地要啥没啥,别说水渠了,就是水沟也没有。
  土地常年盐碱化。
  但是,徐厉就国后,带着自己的家臣和退役的伤残老兄弟们,肩挑手提,生生的将一个偏远山村,变成了淮上桃源。
  时至今日,松滋县,已经成为了庐江国境内最富裕的县。
  人口从最初的两三千,变成了如今的将近一万户!
  老徐家每年坐地收钱数百万,加上封国产出,接近千万。
  加恩令后,徐悍学起了自己的老爹,派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带着家臣和百姓人民,前往怀化开发自己的国土。
  两年来,安东都护府和之前的新化县,每年报告的典型里,就有着徐家的封国。
  不过两年时间,徐氏就将自己的加恩封国,变成一个拥有良田千顷,水利设施完备,同时还种植超过三千亩大豆的完全农耕地区。
  老徐家种田和修地球的本领,可谓独步汉室。
  而这个新封国的产出,也非常丰厚。
  虽然目前还不及松滋一半,但也非常可观了。
  至少在目前所有的加恩封国里,徐家封国,在所有数据上,都吊打了其他一切人。
  为此刘彻不止一次表扬和嘉勉老徐家,还特地下诏,追加赏赐了一块接近其加恩封国面积一半的山林作为鼓励。
  自然,这三千斤铜,对徐悍来说,不值一提。
  甚至在徐悍眼里,他巴不得天子多罚一点。
  为什么?
  现在的情况,就是上上下下的很多人,都在放水。
  故意放那些齐鲁民众入长安。
  这其中,大家伙的心思,也各不相同。
  有人纯粹只是想恶心郅都而已,看那头天子苍鹰不爽,巴不得他倒霉。
  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