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10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是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离开皇帝。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老刘家的八卦,总能传的满长安沸沸扬扬的缘故。
  刘彻即位后,就强化了对宫廷内部的监管。
  这使得八卦党们一下子就失去了许多素材。
  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那个家伙敢对外面乱嚼舌头根子了。
  一般,他们对外透露消息,都必然是刘彻这个皇帝在背后授命的。
  “丞相来的正好……”刘彻拿着一册书简,笑眯眯的递给周亚夫:“丞相请看,此乃朕刚刚所得的一部奇书!”
  周亚夫顿时就是一噎。
  但没有办法,皇帝劳资最大!
  他勉勉强强捏着鼻子,凑过脑袋,然后就看到了一册小小的书籍。
  书籍不大,也就两个手掌的大小。
  用硬纸为封面,其上书有《皇汉英雄传》五个小纂。
  “小说家言?”周亚夫缩了缩脖子,对小说家这种市井之中的读物,周亚夫还是挺了解的。
  甚至,他家就藏有一些不是那么河蟹的小说。
  譬如什么《诸吕秘闻》啊《太宗故事》啊……
  反正,小说家常常做大死。
  好在,刘氏对此并不看重。
  当今甚至曾经对提议要求审查文字和治理民众议论皇家私密的人说:朕难道还能删帖,搞个屏蔽字列表不成?
  虽然一直不明白删帖、屏蔽字为何物。
  但这个表态却显而易见,是与太宗皇帝的《除诽谤诏》思想一脉相承的。
  老刘家向来不在乎老百姓们八卦自己的私生活。
  只要不造反就行了。
  但这个《皇汉英雄传》是什么鬼?
  周亚夫好奇的翻开书籍,然后,他的眼睛就离不开了。
  实在是这本书里的东西,太夸张了。
  开始高皇帝斩白蛇起义,还算有点依据。
  但后面就纯粹是瞎扯淡了。
  什么周勃初见吕后,知其必乱天下,于是暗中计议,与陈平相谋。
  萧何举韩信,偷偷告诉高帝:此子脑后有反骨……
  更夸张的是……
  平城之战的记录。
  陈平居然跑去了冒顿单于大帐,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说服了冒顿,使其知“中国天子,神人也”于是解围。
  这这这……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但是……
  “好带感啊!”从未见过这种文风和故事的周亚夫深深的沉迷了。
  尤其是这本小说的最后一章,简直看得周亚夫热血沸腾。
  这最后一章,讲的是他的父亲周勃死后,其魂魄升入天国。
  太一神亲自前来迎接,赐给周勃神药,更带着周勃畅游寰宇。
  太一神从海洋中捞取一群鱼,命令它们永生永世,顺着固定的路线,洄游到安东的新化,世世代代为诸夏之粮食。
  太一又从汉家天子供奉给祂的三牲之中,提取几头小马驹,然后将它们丢到大海,使它们变成一条条巨大的鲸鱼,命令它们成为诸夏的油脂与肥料来源。
  最终,太一带着周勃来到身毒,指着那片肥沃的土地说:此吾千年前所造之陆地,合该在汉兴五十六年后,为汉所知,合该在汉兴六十年后为汉所得。
  “二三子,嘉此天命,受兹玄社,夙兴夜寐,永佐皇汉!”
  故事的最后,他的父亲看到了无数的光点从星空落下,落到那个名为身毒的土地上。
  于是一个个国家,一个个公伯候子鼎立。
  周勃也不由自主的落向大地,降落在一条长河之旁的平原上,进入山脉与大地之中。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圣人之泽,五世而斩,德衰而家国亡,德盛而社稷永存,昔者,我训夏后氏九韬,禹乃作九鼎,故夏后享国八百载,至帝孔甲不行德而乱天下,故天命终焉,三世之后,亡于桀。
  我又命汤作汤誓,以商德而主天下五百年,至帝武乙,去武王之训诫,不行王德,故天命终焉,周乃兴盛……”
  “帝武乙三世后,亡于纣……”
  故事到此结束。
  虽然没有说周怎么灭亡的,更没有提及汉室的兴衰关键。
  但书里,太一神的意思再直白不过了。
  不能佐百姓,而使四海升平的国家社稷,就要丢失其天命。
  持续耗费下去,祖宗积累的功德渐渐消耗。
  于是,自有雄主起于草莽,奋于天下。
  周亚夫仔细想想,貌似这本瞎扯淡的小说里的一些事情,还真像那么一回事情。
  其所提到的天命流转,比起阴阳家所谓的五德终始,似乎更靠谱,逻辑上更自洽。
  周亚夫抬头看了看一脸笑容的天子。
  他心里一疙瘩,不由得脑补起来:“或许,此书之中的某些内容,乃陛下假小说家言之口而扬于天下?”
  再联想到天子前岁,忽然将宣室殿重修了一遍,花费千万,将整个大殿的装潢换了一次。
  在宣室殿前,刻录太宗皇帝的诏命。
  又在宣室殿大殿悬挂汤武的誓言“四海穷困,天禄永终”。
  联想到当今的种种神异之处。
  再看此书,周亚夫就不得不深入的去想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书中所言未必是假……”
  汉人笃信人死后有灵,祖先在九泉之下,长久的庇护着后人。
  历史上,死后成神的,也是一抓一大把。
  蜀郡的灌口二郎,关中的杜伯,楚国的屈原,甚至前不久病逝的张释之,乃至于项羽,都有着香火祭祀和供奉,被认为是鬼神。
  周亚夫在心里面当然是愿意相信自己的父亲死后成为鬼神,升入天国的。
  尤其是父亲还给自己在身毒的“封国”当起了保护神。
  这种上天注定了他们老周家就要成为诸侯的文字,让周亚夫无比受用。
  只是……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圣人之泽,五世而斩!”周亚夫在心里玩味着这句话。
  这代表着什么,周亚夫太清楚不过了。
  这是世袭制的丧钟!
  虽然汉室一直有降爵体系。
  列侯以下的爵位,世代递降。
  甚至,列侯本身也很难逃脱递降的命运。
  开国百余列侯,至今还能保住其受封封国的,大抵不过十几家。
  剩下的,不是烟消云散,就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甚至,就连太宗功臣,现在也凋零了许多了。
  没有家族能长久的富贵。
  就像他周氏,若无他周亚夫,说不定下一代就要获罪除国了。
  甚至很可能早就除国了。
  当年,他的哥哥周胜之触法,封国废黜,他随后继承条候侯国,有着许多运气成分在内,也有他自己努力的缘故。
  因而,周亚夫并不反对递降爵位制度也延伸到列侯之身,甚至诸侯王的身上。
  上一代没有功勋,下一代就要接受剥夺封国食邑甚至降爵的惩罚。
  这很公道。
  但问题是,其他人恐怕不会这么看。
  对多数列侯来说,劳资英雄儿好汉才是天地至理。
  家族应该永生永世,骑在其他人脑袋上面。
  哪怕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陛下用这小说家言探路?”周亚夫在心里琢磨着。
  刘彻看着周亚夫,笑着道:“此书拿来消遣,还是不错的,丞相可以拿回去慢慢看……”
  好嘛!
  天子对丞相推荐一本书,说它很好看。
  丞相应该怎么做?
  当然是回去以后推荐给其他同僚。
  周亚夫很清楚,天子的意思,就是如此。
  让他这个丞相出面,去对百官和士大夫以及食客们推荐这本书。
  然后,这本书慢慢的流入市井,成为各种八卦党们钻研的目标,甚至成为百姓日常娱乐消遣的部分。
  如此,十几年后,当此书中的内容,被人广为接受,天子再顺势下诏制度化“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圣人之泽,五世而斩。”
  周公之后无圣人。
  换句话说,所有贵族列侯公卿士大夫,全部要面临“三世而斩”的危机。
  为了不被三世而斩,他们就只能拼命干活,捞取政绩。
  而且每一代都不能松懈。
  不然,现在的那些因为没有立下军功,而惨遭递降爵位的封君们,就是未来的列侯们的命运!


第907章 少府的成果(一)
  “对了,丞相入宫,有何要事?”刘彻笑眯眯的问道。
  周亚夫想起了自己入宫的事情,于是神色一凛,说道:“陛下,楚国、赵国社稷无主将近四载,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臣以为,陛下当决断矣!”
  这个事情,也确实是只有周亚夫能对刘彻说。
  其他大臣,都不够资格!
  刘彻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